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色列建國六十年
2008/09/20 00:04:46瀏覽1424|回應0|推薦3

以色列建國六十年

郭都人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就巴勒斯坦分治進行表決。

結果,33國贊成,包括美、蘇兩集團;13國反對,包括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全部阿拉伯會員國。

亞洲只有菲律賓贊成。歐洲只有希臘反對。

十國棄權,包括中、英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中方棄權,證明蔣介石不是外國傀儡。英方棄權,證明它不甘退出巴勒斯坦,為了在中東的地位,不惜與澳、紐、加、南非分道揚鑣

表決通過分治即聯大181號決議。阿拉伯人拒絕服從。猶太團體則表示擁護,同時發動攻勢掃蕩阿拉伯(回教、基督教)村鎮,及早化居民為難民

決議通過之後半年,英軍撤退,猶太人建國,五個阿拉伯國家出兵干涉,結果慘敗。以色列建國於是成為上世紀中東的最重大歷史事件。181號決議所規劃的阿拉伯人國家卻流產,大片領土被以國併吞,竟包括耶穌的故鄉。

1948年五月至今,巴勒斯坦人的苦難有目共睹。經過1948、1956、1967、1973年的戰爭,以國建立了在地中海東岸的霸權。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讓西方措手不及,以色列國運坎坷時代來臨。伊朗締造了黎巴嫩什葉派真主黨;以國在1982年大舉進攻黎國,目的本是消滅巴解武裝,卻讓當地親伊朗勢力猛烈上升;以國最終在真主黨壓力之下,撤出黎國。

上世紀在克林頓安排之下,巴解喪失了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的中堅地位,最終淪為以國的傀儡。同時,以國趁機引進前蘇聯真假猶太人,減少了以控區阿拉伯人口的比例。

美國新保守派於是慫恿布什發動伊戰,以為可以削弱阿拉伯世界,同時鞏固以國霸權。不料弄巧成拙:伊戰最大贏家是伊朗,被削弱的是美國。伊朗勢力持續上升,終於導致2006年的黎以戰爭。結果真主黨屹立不倒。在回教世界心目中,以國卻受了重挫。

如今,哈瑪斯掃蕩了卡薩的巴解勢力,使得伊朗勢力在約旦河西與卡薩都有進一步擴展。以國與伊朗互為死敵。前者有核武,自然感到敵國可能加緊研製核武。

美國共和黨鐵定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為了爭取親以勢力支持,言論比許多以色列人更極端。例如,他宣稱耶路撒冷為以國首都;主張加強對伊朗經濟制裁;反對和哈瑪斯談判;自稱對以國領導人有十足信心。

當然,美國經濟衰退日趨嚴重,麥凱恩之妻又拒絕公佈個人納稅紀錄。兩者都可以讓他的當選希望破滅。

奧巴馬當選機率超出麥凱恩。因此有人開始公開質疑他的親以誠意。奧巴馬身經百戰,很懂得應付惡毒讕言。如果他認為親以勢力不友好,而他當選後還蟬聯,那麼,美國對以政策可能在2012年底作大幅修改。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參考文章:【  巴勒斯坦分久必合
參考文章:【  蔣介石的猶太復國觀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219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