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10/13 11:41:30瀏覽1381|回應4|推薦6 | |
特偵組是否違法監聽國會?法務部為了緩和政治動盪,臨時找了一群人,組一個法務部監聽調查小組,這個調查報告在11日下午出爐。 法務部認為整起事件是監聽失誤,強調聲請程序雖然沒有違法,但承辦檢察官鄭深元明顯有疏失,檢察總長黃世銘和特偵組組長楊榮宗也未盡監督責任,因此決定將3人移請檢察官評鑑委員會審酌處理。 這個監聽報告,將整個監聽,定位在「沒有違法」、「沒有故意」,「只有行政疏失」上,這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預測得到。因為這個小組是法務部臨時組成,成員以法務部官員為核心,幾乎沒有自由派學者參與。像類似檢評會有公信力的學者委員如詹森林、蔡明誠、彭文正、張麗卿等這類的人,一個都見不到,因此法務部監聽調查小組的結論和公信力可想而知。 問題是這個調查小組雖然不像檢評會具有法定效力而且是一個常設組織,這法務部監聽調查小組只是一個臨時搭蓋的違章建築。但是因為法務部畢竟是檢察官的監督上級,法務部監聽調查小組的結論,對檢察官針對與本事件有關的司法具體個案,深具有影響力。因此這個結論,極可能影響到目前近百個民眾或被害人(包含柯建銘)對特偵組檢察官或黃世銘所提出的告訴或告發犯罪的案子。而且這調查報告對這次監聽和關說事件檢評會的評議,多少也具影響力。 馬英九以監聽情資,對國民黨考紀會公然下指導棋,當場飆淚,開除王金平黨籍,事後馬英九的滿意度民調在10%上下,王金平滿意度民調則60%,整個開除王金平黨籍事件,變成一場鬧劇。問題在馬英九針對王金平的「關說」事件,卻用比「關說」更嚴重的「施壓」考紀會來解決。而且這是一個台大法律系畢業,哈佛的法學博士所為。 而法務部針對監聽事件,事先用一個不具公信力和沒有法律依據的成員和調查報告,來「施壓」、「指導」檢評會和檢察官針對特偵組及黃世銘的刑事具體個案的偵查,把特偵組檢察官和黃世銘等定位在「沒有違法」、「沒有故意」,「只有行政疏失」。這也是我國最高司法行政機關所為,這機關的部長曾勇夫,剛因「關說」而下台。 這用臨時編組的法務部監聽小組的調查報告的定調,套用馬總統的一句話:「這不是關說,什麼才是關說?」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