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福澤諭吉的驕傲
2006/03/01 02:39:47瀏覽1430|回應4|推薦12

翠柳桃花遍滿山,清溪流過碧沙灣。

文明漫舞人間處,嘹亮江歌夢裏還。

日本的萬元大鈔上有一個人頭像,這個人頭像不是日本什麼名星、首相或天皇,而是日本的文化啟蒙者福澤諭吉( 1834-1901 )。他是把日本帶到文明的人,也被稱為「日本文明之父」。

福澤諭吉有一次在倫敦遇上了一個中國人。福澤諭吉問:「在中國有多少人可以講授西方的知識﹖」這個中國人說:「很慚愧,只有十一個人。」而當時日本有五百多個人可以講授西方的知識。

福澤諭吉創立了慶應義塾,驕傲地說:「只要有這個義塾存在,日本就是一個文明國家。」當今台灣,甚至中國,不是反應著這樣的影子嗎﹖我們如果把福澤諭吉的「西方知識」,改成「世界文明知識」,我們今天也一樣要問:「當今台灣或中國,有多少人能以世界公民的觀點來講授世界知識和歷史知識﹖」這個答案是十一個人以上或十一個人以下呢?

懂得德文、英文、法文或留過學的人,並不一定是擁有世界觀和歷史觀的人。我們大多數的高級知識份子,不是多在統獨中夾纏嗎?我們媒體號稱可以講世界時勢的人,不是多是以台北或北京的觀點來看世界嗎?主張統一的人竟然主張與中國統一,而不是與世界統一;只知有中國,也不知有世界。主張獨立的人,竟然是使台灣獨立在中國之外,也獨立在世界之外;只知有台灣,不知有世界。

三十多年前,日本的媒體,如果碰到澳洲一架客機失事,機上全部的人都罹難,媒體報導最後都會再補上一句話:「幸好飛機上沒有日本人。」為了改掉這句話,日本花了幾十年的時間。

日前在溫哥華碰到幾個在加拿大念大學,回台灣渡假的年輕人,他們普遍認為台灣無論藍綠,缺少的是世界觀,台灣的大學生普遍只知台灣和中國,不太關心世界和人類共同的未來。台灣何時能有造就世界公民,傳授國際觀和歷史觀的一流大學?

西洋的傳教士在十八、九世紀,普遍被認為是一個博學多能的知識份子,這些傳教士到全世界的窮鄉僻壤傳播福音,也傳播科學和文明的知識。然而當今的佛教山頭這麼有錢,為什麼不能成立像福澤諭吉所說的「慶應義塾」這樣,能傳播世界文明思想的世界公民學院呢﹖在這個學院是為了要建立一個世界人間的淨土,在這個學院中追求的是世界的文明,在這個學院中培養的是世界公民,是要追求世界文明的「開國」理想。

這個學院的學生,他們學習的知識對象是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哲學、宗教等八萬四千法門,這個學院追求的宗教是一個人道的宗教、是一個人本的宗教,就像當年佛陀所提倡的人本主義一樣。這個學院的學生,人人擁有宇宙意識;這個學院的學生,人人企圖起草宇宙憲章。他們想把現有的人類進化為另一個更高等的動物 --- 新人類(佛),他們人人是阿彌陀佛的前身法藏菩薩,想為這個世界建立成為一個新的阿彌陀佛世界(彼岸)。

「書呆子,你又在作夢了。」昨晚夢中佛陀對我說。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otius6033&aid=191701

 回應文章

魯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台灣看國際新聞
2006/03/03 02:15
在台灣看國際新聞,最好是直接看國外做的節目,比較保險。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看我們所謂的新聞節目
2006/03/02 23:31

除了SNG, 八卦與互批, 所剩無幾,

國際新聞比我小時竟然還少,而且八卦居多

前時間轉述"美國務卿萊斯"在被質詢兩岸議題時的回應

記者自我解讀成"對台很友善"

其實她是在說自認"美國做得對"而已(抱歉, 沒有記下原文)

這實在令人失望

要國際觀? 是否只有自己上網查或看CNN....??



魯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時人事日相催
2006/03/01 09:53

霧非霧說得不錯,百年後看今天,會令人失笑。

------

無煙戰火漫空雷,統獨僵持只劫灰。

舉世奔騰悲故土,天時人事日相催。



霧非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鼻子小眼睛
2006/03/01 08:26

五教教主早就一家親了

只有臺灣政客們眼光短小

不懂帶人民走向世界潮流

也許是利慾薰心吧!

小老百姓作作白日夢

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