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他們都是世界人
2006/02/14 02:36:46瀏覽767|回應0|推薦13

  念奴嬌 

前生舊約,問經年何事,長負經卷?

夢入仙鄉,漸喚我、故友殷期無限。

李杜遺詩,釋莊託簡,丘翟頻邀宴。孫吳執手,盛情輕慢韓管。

卻憶仲任風流,潛思著述,衡論千秋短。

抱朴羅浮猶入世,漫議郭禰清懶。

烈士難尋,深情空負,知命微乎見。

臨窗游目,北辰光照庭滿。

   也許是過去職業的關係,與我來往的朋友,很多是「談笑有鴻儒」的文化界人士。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年前就暗自發願,要在人生有限的時刻中,找時間把中外的重要經典名著讀完,直到現在,成績還十分有限。在一次生日晚上,我填了這闕〈念奴嬌〉。 

在這個平面與電子媒體發達的時代,由於流行知識的氾濫,人類知識寶庫中經千錘百鍊而沈澱的經典名著,反而容易受到一般人忽視。尤其是在台灣政治本土化成為主流意識以後,閱讀中國的經典名著,往往被認為是「冬烘先生」。然而從人類的大歷史來看,文化是沒有國界的。對某地文化的刻意排斥,都是台灣的損失。耶穌不是以色列人;釋迦牟尼不是印度人;蘇格拉底不是希臘人;孔子不是中國人,因為他們都是世界人。 

當以色列尚未在歷史的種族仇恨中釋放出來,它不配擁有耶穌;當十二世紀回教徒入侵印度,佛教在印度已經滅亡;當二十世紀的中國人縱容執政者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中華文化在中國其實已不存在,只剩下典籍和古蹟。同樣的,當今全世界學者在研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時候,誰還會在乎他們是不是希臘人? 

台灣要擁抱海洋,擁抱全世界,必須有像海洋般浩瀚包容的胸襟,包容世界文化,尤其是來自古代中國的智慧。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otius6033&aid=17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