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離婚帶來傷害大於死亡
2012/12/01 08:39:49瀏覽786|回應1|推薦4
我認為,離婚對孩子造成的負面衝擊要比父母一方死亡更大。我有幾點解釋,說明為什麼死亡使孩子失去父母要比離婚失去父母更容易接受一些。

  首先,當孩子由於死亡失去父母一方時,他們不覺得自己要為此負責。當他們由於離婚而失去父母時,他們常常會責怪自己,儘管大多數情況下,他們與此一點關係都沒有。幾乎每個離婚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會背負沉重的罪疚感,他們這樣認為,"媽媽和爸爸分手了,全是我的錯"。

  一個10歲的男孩一臉認真地對我說:"如果我把自己的房間收拾乾淨,爸爸就不會離開媽媽了。"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說他爸爸過去常常抱怨(我想大部分爸爸是這樣的)他的房間很亂。接著,有一天,爸爸和媽媽離婚了,男孩認為是自己的錯。我擔心,這個男孩在進入高中、大學甚至工作以後,都會以為他要為父母婚姻的破裂負責。多麼沉重的負擔!

  我輔導過一個年輕女子,她的父母在她16歲時離異。她說:"如果我的飯菜做得好吃一點,我父親就不會和母親離婚了。"因為母親還有工作,所以黛比的責任就是打掃房間,預備晚飯。她的父親常常抱怨她做的飯菜。一天夜裏,這個男人,她在這個世界上最愛、最崇拜的男人,打包後離開了。7年後,黛比仍然確信--無論別人怎樣說--"爸爸和媽媽離婚是由於我是個糟糕的廚師。"她的廚藝和父母的離異毫無關係,但是無論她見過多少輔導員(她現在的心理專家是第5任的),黛比仍然繼續譴責自己。

  在一次大會演講之後,一位婦女走上前來求助。她告訴我,兩周前,她丈夫遞給她離婚申請。那個下午,當她開始和14歲的兒子一起參加會議時,男孩對她說:"媽媽,對不起。對不起,原諒我!"然後他開始哭泣。當她問他哪兒做錯的時候,他回答:"對不起,是因為我,爸爸才和你離婚的。"這位婦女向他保證離婚不是他的錯。但他卻堅持,"是的,是我的錯。"當她問為什麼時,他回答:"如果我不是那麼喜歡足球的話,他永遠也不會離開你的。"

  我常常看到這種事情。年輕人覺得他們應該為父母的離異負責。

  由於離異失去父母一方要比死亡失去父母更難接受的第二個原因,是沒有終結感。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痛苦,但孩子最終意識到爸爸或媽媽離開了,經歷某種程度的結束。在一段時間的悲慟後,他會繼續生活。

  但離婚卻沒有結束。當簽了那頁紙以後,它在孩子的生活中並未結束。沒有悲慟期間,他也不能拾起碎片,繼續生活,開始醫治的過程。離婚的現實對許多小孩來說,在每次長假、每個暑期、每個週末都會再次回來。分離的痛苦不斷地延續。耶誕節和媽媽在一起,新年和爸爸一起過;復活節晚餐在爸爸家,感恩節晚餐在媽媽家;寒假和一個人在一起,暑假和另一個:沒有盡頭。

  我聽到許多離婚後的父母說,"你知道,我的孩子對離婚處理得很好。"這些父母試圖從孩子身上明顯表現出來的力量找到安慰。從外面看,孩子們似乎是很好,青少年通常可以做到這一點:瞞住我們,不讓我們知道心裏真正發生的一切。但是你要知道他們一定很受傷。

  社會學家們可以給我們關於離婚的大量的統計,但他們不能量化離婚對孩子造成的情感衝擊。父母離婚是孩子們失去盼望的主要原因,也是他們開始從錯誤的地方尋找愛的一個原因。

  破碎的家庭,心碎的孩子


  中國有這樣的諺語:"雞飛蛋打"。這就是對離婚消極影響的一個尖銳的描寫。美國人口統計局發佈了以下資料,說明我們文化中不斷增多的離婚案例:

  ◆ 1900年,每10起婚姻中有1起離婚;
  ◆ 1920年,每7起婚姻中有1起離婚;
  ◆ 1940年,每6起婚姻中有1起離婚;
  ◆ 1960年,每4起婚姻中有1起離婚;
  ◆ 1972年,每3起婚姻中有1起離婚;
  ◆ 1976年,每2起婚姻中有1起離婚。

  瑪麗17歲,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已婚的姐姐。她父母離婚大約一年多了。瑪麗和弟弟們與母親住在一起,母親每天在外面上班。瑪麗的男朋友埃裏克是每個女孩夢想得到的那種類型,他是個高中生,很受歡迎的橄欖球選手。幾個月來,他一直是瑪麗惟一的安慰。結果,埃裏克認為自己有權利向瑪麗要求性行為,瑪麗由於自己父親而帶來的寂寞感強化了她對拒絕的恐懼,所以她同意了。

  一個破碎的家庭是青少年婚前性行為的主要原因。我收到過無數個父母離婚的孩子寫來的信。這些孩子中,許多人告訴我他們開始涉足婚前性行為。

  還有,當孩子們發現自己懷孕時,離婚率的增加也影響了青少年的決定。"當青少年發現自己懷孕後,那麼多人抵制婚姻,其中的一個明顯的理由是由於他們在父母的婚姻失敗時,忍受了很大的情感痛苦。自從1963年,離婚率增加了400%,給今天的青年留下了很深的情感傷疤。"即使當他們考慮結婚時,前景也是很嚴酷的。"青少年中,初婚者中的 1/3在5年內以離婚告終。"古特曼徹協會報導。

  破碎的家庭可以在至少4方面導致婚前性行為。其一是這樣的家庭缺少價值結構。孩子們被教導要去說"對不起",當他們借到東西用完後要把東西送回去,要禮貌,要照顧小妹妹;然而,媽媽和爸爸卻不饒恕、不接納、對彼此充滿仇恨。沒有成人的榜樣作用,正確與錯誤的概念消失了。

  當同伴的壓力和影響超過了家庭的影響力時,一個破碎的家也可能導致婚前性行為。應該在家中存在的親密和分享消失了,孩子們需要從別處尋找。

  還有,家中缺少安全感會促使青少年以不理性的方式去尋找親密感。身體上的親密不能帶來真正的親密感,但卻是感官上的替代品,讓人暫時感到安全。

  第4個原因是離婚對孩子自我形象的影響。父母離婚的孩子不僅覺得被父母拒絕,而且他們也常常覺得自己要為離婚負責,好像是他們的行為導致了離婚。被拒絕和罪疚感會讓一個青少年通過性行為來提高他的自我形象,性讓青少年感到自己對別人重要、有吸引力。

  如果你還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你的兒子或女兒,或是其他年輕人避免婚前性行為的痛苦和心碎,你願意做嗎?我想像不出會有人對這個問題給出否定回答。任何一位有同情心的父母、牧師或老師會跳進這個機會中,拯救他的孩子免受痛苦。

  你可以做一些事情,就在你的範圍之內。我常常這樣說:你能為孩子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愛你的配偶。你可以擊敗在孩子生活中出現的愛的饑荒,只要下意識在和丈夫或妻子的關係中做愛的榜樣就可以了:讓你的婚姻成為彼此關愛的一個不斷成長的榜樣;讓你們在彼此談話中、彼此關愛中,甚至在意見不和時,顯出你們對對方的尊重、關愛、忠誠和友誼來;然後決定要在下一代年輕人身上表現出同樣的品質。

取自我以前的格子

( 創作浪漫言情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92182&aid=7086535

 回應文章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可以了解妳在說什麼
2013/02/13 07:49

我九歲的時候,我父母吵得很厲害,一度要離婚。

我帶著妹妹和弟弟,在媽媽前面跪下來,求媽媽不要離家出走。在我心裡,我認為媽媽會離開家,都是因為我們不乖。

後來我自己有一晚跪下來禱告,求神不要讓我父母離婚,我那時根本不認識耶穌,但是神憐憫,聽了我的禱告。父母不久之後和好,沒再提過離婚的事。

我們的神,真的是聽禱告的神!

至於妳說,父母死了,孩子沒有罪惡感,這倒未必。特別是那些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等死的孩子,肯定會有罪惡感和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