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28 23:57:46瀏覽440|回應0|推薦3 | |
記得在一場講習中,台上講師這樣說道:「你們是年輕人(男)邁入社會之前,『教育的最後一道防線』」 自己當然知道,其實沒這麼偉大,但是,他的話語,的確道出一個事實─「『畢業』以後,你就是個完完全全自我負責的個體」 我認為,人打從一出生開始,自始至終,不都是『教育』的過程嗎?並非只能在學校的環境裡學習知識,人生的更多道理,難道不是我們一步步邁向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去體會與領悟的麼? 其實,教育本身沒有錯,而是影響它的關鍵-人的心態, 說實話,我們心態下造就出來的教育體制,正慢慢扼殺下一代的生命力,有許多麼迷思,在我們的上一代,甚至,影響我們的現在. 在大學生滿街跑的現今,老實說,碩博士生比比皆是,每個人都是「專業」、「權威」,但是,人才有因此而增多嗎?教育水平比之從前有所提升,很好,也很慘,我們有多少個學歷同等於職位的位置提供給大家? 就我們的心態而言,當然是往最輕鬆,最好能做辦公室,不用流汗,可以管別人而不要被人管為目標邁進,因為,我大學畢業,我研究所畢業,我讀完博士班了,父母說:「學歷高才有競爭力!」 無庸置疑,這句話一點也不假,但是,學歷不等於你的品德素養,不代表你可以眼高手低,更不表示,你高人一等! 恐怖的不是教育體制怎麼制定,而是我們普遍存在又深不自知的一股迷思 我出生於鄉下地方,老實說,真的很鳥不生蛋(但等我真正去過東部地區才知道我幸福多了),在那種資源相對匱乏於都市小孩的邊緣區,唯一能跟的上腳步,同別人競爭的,也是老媽常嘮叨的那一句「努力讀書!!!」 這無可厚非,因為我知道在父母那個年代,唯一最大的遺憾就是無法繼續升學,而這一份「夙願」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去完成,那是多麼值得欣慰的一件事(雖然現在的小孩很難體會) 努力讀書當然沒錯,但是當套用在學校的環境裡,父母,小孩,老師,每一個在「共錯結構」下的人,分數的高低,在考試中贏過別人,爭名次的排名,這種偏執卻讓迷思漸漸豢養著...... 我國中進入升學主義濃厚的教學體制裡(但是真正跟都市裡的小孩相比大概又望塵莫及),老實說,一切一切在我小學時還能夠享受的田園、小河、更多的單純,取而代之是每一次模擬考、段考那沉重的全校排名,爭的永遠都是彷彿決定你一生命運的數字. 「那就去上補習班吧!」,為了贏過都市小孩,這好似變成一種路徑... 英文補,數學也補,國文理化補補補,都市小孩在補習,就用更多的補習贏過他...因為只要補的多,投資的多,分數一定補得回來,但是,卻補不回那逐漸消逝的動力... 有幸,贏了分數,贏了名次,卻少了自我追尋的動機了,你只知道要拚命讀書贏過別人,考上第一志願,然後再不斷讀書,再往更高的志願邁進,然後呢? 分數無法量化一個人的道德和品格,但,這不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嗎? 教育要你做「精英」,只知道讀書而沒有自我思考的機器?還是自私自利甚至傷天害理的高知識份子呢? 成績單上漂亮的分數,能看得出你的未來嗎?? 現在的人好像都少了傾聽的能力了,每個人都只想把話給說清楚,每個人都在講,都在吵,但是,我們好像變得,希望別人聽我們的想法,但是對他人的心聲充耳不聞,每個人都張開嘴,每個人也都閉起耳朶,嘿,好愉快的場面,好悲哀的喜劇阿...... 沒有了傾聽也就不會有尊重了,捫心自問,我夠尊重別人嗎?當自己想法錯誤時,能夠虛心接納別人的意見嗎? 我深深覺得,有時候善意的想法用再不對的時機上,那可比惡意的劍刃傷人更深,更刺,所謂的對與錯,本來就沒有好討論的,笨蛋!重點在於立場不同!思考的角度就不同. 我當了許多次笨蛋,痛過,哭過,還是一直重複著錯誤...因為,你總認為你這一次比上一次成熟了,沒想到到最後才發現你根本還是自私自利的討厭鬼!! 人阿,矛盾的是,可以很輕易被愚弄,也可以同時存有根深蒂固的偏執,我們說什麼是同理心,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沒錯,但是若更精確一點地說,是「我認為」有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還是別人真的「感受」到你在為他著想?? 我們不是X教授,也沒有超能力,沒法讀取他人心中的想法,我們總在「我以為」、「我想他應該這樣想」的角度在揣摩他人心思,如果言語都能造成誤會了,又怎能奢望能相信你主觀的想法而決定呢? 那就去尊重別人吧?不預設立場,如果自己當個笨蛋能讓別人好過一點,你會因此而對笨蛋的自己過意不去嗎? 要是我,當然會!! 所以,才要去學習,不是嗎? 笑容永遠比仇恨能夠化解隔閡 如果一個人可以吸收所有人的仇恨、忌妒、不滿, 這個人或許會,或許不會,因此過得痛苦, 被誤會,被嘲弄,被仇視, 這都沒關係, 只希望每個人都快樂, 再窮,再苦,再飢餓的人都能夠把握了, 你有什麼資格說你不行?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