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漢字「薯」與「藷」,組字有玄機
2010/03/29 14:22:12瀏覽4290|回應1|推薦30

「甘薯」可寫成「甘藷」,俗名地瓜,它的營養很豐富,味道很甜美,所以名稱才會帶一個「甘」字。早年人們只吃肥大的塊根,莖葉就留給豬去吃,但後來發現葉子既營養,又好吃, 因此甘薯葉也變成人們常吃的一道蔬菜。「薯」字和「藷」字既是同音,也是同義,但由於使用習慣有差異,所以字頻上大大不同。在漢字的組字上,「薯」字與「藷」字代表什麼含意呢?請看本文之解說。

薯,組字部件是「署」,念成ㄕㄨˇ,當名詞用,字義是多年生的蔓草,是番薯的簡稱,又名甘薯或甘藷,也稱山芋,塊根多肉,味道甜美,可製成澱粉或食用。

藷,組字部件是「諸」,念成ㄕㄨˇ,當名詞用,和「薯」字相同。念成ㄓㄨ,當名詞用,例如藷蔗,即甘蔗之意。

甘,組字部件是「一丨丨二」,念成ㄍㄢ,當名詞用,字義一是姓氏;字義二是指悅耳令人心喜的言辭。當動詞用,字義一是心誠意願;字義二是嗜愛喜歡。當形容詞用,字義是味道甜美。接著介紹薯字與藷字的部件,如下所示。

諸,組字部件是「言者」,念成ㄓㄨ,當形容詞用,字義是許多。

署,組字部件是「四者」,念成ㄕㄨˇ,當名詞用,字義是衙門或官廳。念成ㄕㄨˇ,當動詞用,字義是佈置,例如部署。

者,組字部件是「土丿丶日」,念成ㄓㄜˇ,所有字義皆跟薯無關,但可將者字看成是地瓜,者字下面的日代表地瓜的形狀,上面的土就是泥土,也可看成是蒂頭,丿和丶代表莖或葉。

者字可代表甘薯的外形,那為何當初造字時,不造「著」字來代表甘薯呢?應是著字已先被造走,所以只好另找含有者字的漢字來組字,最後是選中「署」字和「諸」字。「署」和「諸」這兩個漢字本身的讀音並不同,但卻要用來造出相同的標的物,而且讀音要相同,這真是很奇妙。

按字面來看,薯字裡的署是指甘薯可吃的塊根並非長在地上,而是長在人們無法看見的地下,意指甘薯暗中在地下「部署」果實之意;署字也可看成四個地瓜,四個代表多個之意。藷字裡的諸是指甘藷會在地下生出「很多的」地瓜;諸字左邊是言字,言字下面的口字可看成是一個小地瓜,至於諸字右邊的者字,可看成是一個大地瓜。因此,署字和諸字皆代表甘薯很會生,但署字也暗指甘薯是在人們看不見的地下,不知不覺地將地瓜生長出來。

最後到谷歌網站做關鍵字查詢,結果的左邊是「所有網頁」,右邊是「台灣的網頁」,資料量的中間用斜線隔開,薯字是1,870310萬,藷字是283萬。由此可見得,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大陸,皆以使用薯字居多,藷字的資料量很少,只有薯字的百分之一上下而已。

關於筆畫數,「薯」字是18,「藷」字是20,寫「薯」字比起寫「藷」字速度快,難怪大家都習慣書寫「薯」字。日後當您食用美味的地瓜時,不管您要稱呼它是「甘薯」,還是「甘藷」,皆可回想一下這項食材組字的玄機,思量一下老祖先造的這兩字漢字是否很有道理?

[相關閱讀]

下面的超連結是連到台中后里國中莊溪老師的網頁,敬謹致謝。

認識甘薯:http://kplant.biodiv.tw/甘藷/甘藷.htm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wang&aid=3895320

 回應文章

思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時候
2010/03/30 13:26
小時候我好像都寫甘藷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0-03-31 12:35 回覆:
  謝謝思于老師的回應,書寫甘藷的筆畫數雖比甘薯多了兩畫,但是該種寫法並不會被廢棄,例如台中后里國小莊溪老師的植物網頁就寫成甘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