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1/21 11:36:19瀏覽1645|回應1|推薦24 | |
一年當中的節日,有春節和秋節(中秋節的簡稱),那是否也有夏節和冬節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國語辭典》對「春節」、「夏節」、「秋節」和「冬節」四個節日作查詢,結果如下:
(一) 春節
注音是ㄔㄨㄣ ㄐㄧㄝˊ。釋義是傳統節慶之一。舊時指立春,民國以來指農曆新年的假期。
(二) 夏節
辭典查無此詞。之後轉查「夏至」詞條,解釋如下:注音是ㄒㄧㄚˋ ㄓˋ。釋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約當國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該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南半球相反。也稱為「北至」、「夏節」。
(三) 秋節
注音是ㄑㄧㄡ ㄐㄧㄝˊ。釋義1是秋季。釋義2是農曆八月十五日。參見「中秋節」條。之後轉查「中秋節」詞條,解釋如下:注音是ㄓㄨㄥ ㄑㄧㄡ ㄐㄧㄝˊ。釋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月之中,故稱為「中秋節」,民俗於是日全家團聚,吃月餅賞月。也稱為「八月節」、「團圓節」、「秋節」、「中秋」。
(四) 冬節
注音是ㄉㄨㄥ ㄐㄧㄝˊ。釋義1是冬季。釋義2是冬至。參見「冬至」條。之後轉查「冬至」詞條,注音是ㄉㄨㄥ ㄓˋ。釋義1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國曆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或二十三日,這天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南半球相反。也稱為「冬節」、「南至」。釋義2是傳統節慶之一。在冬至這天,南方的應節食物為湯圓,北方為餛飩。民間並有祭祀祖先、神明的風俗。
關於冬至與冬節這兩個詞語,國語常說冬至,少說冬節,但台語則只說冬節(tang-tseh/tang-tsueh)。可見得國台語真的有差別。
對於春節、秋節與冬節,《國語辭典》已設有詞條;夏節雖然未設為詞條,可是在解釋夏至詞條時,有說它也稱為夏節。春節固定從農曆一月一日開始,大概在春季第一個節氣立春的前後;夏節就是夏季第四個節氣的夏至,約當國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秋節固定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大概在秋季第四個節氣秋分的前後;冬節就是冬季第四個節氣的冬至,約當國曆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或二十三日。
春節和秋節,是農曆固定的節日;至於夏節和冬節,是節氣固定的節日,它們和國曆的相關性較大,誤差只有一至兩天。
不查辭典不知道,一查之後,才知道不只有眾所周知的「春節」與「秋節」,也有很少聽到的「夏節」與台語指的就是冬至的「冬節」。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相關閱讀]
(1) 春節圖片
(2) 秋節圖片
(3) 冬節圖片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