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7/13 11:33:41瀏覽2561|回應1|推薦35 | |
男人的行囊裡裝的都是旅行中的風景:那些讓人魂牽夢縈的街食味道,那些讓男人心動的光影,那些曾經在路上交換過吉光片羽的陌生人,在在都成了一生一世的悼念,編織成一幅以城市為座標,以思念連結過往的地圖。 那些曾經吃過的,那些曾經走過的,都像是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我們曾經愛得轟轟烈烈,如今却都成了一道又一道斷離捨的傷痕。不在路上的男人就像是朵日漸枯萎的玫瑰,渴望下一場春雨,渴望下一趟旅行,日日期待下一場在天涯海角的戀愛場景。 於是在不旅行的日子裡,我們便在窩在廚房裡複製旅行的記憶,想補捉那一絲絲綺麗的味道。但是這終究像是想要把那個在外頭野慣了的浪子戀人補捉回家來談一場SM的虐愛,旅行途中的味道終究無法複製,行囊裡的風景總歸只是無窮無盡的纏綿記憶。 就像吃一塊娘惹糕一樣在指尖一層一層地剝:你愛我,你不愛我,你愛我,你不愛我。我們永遠在上次的情傷和下次的移情別戀之間委曲求全地活著,在上次的溫存和下次的邂逅之間更漫長的是等待中的牽掛。雖然明知白頭偕老只是童話故事裡的謊言,但是眷戀期待的,仍是下次的行旅。每一個新的地方都是再一次的初戀滋味,又一場萬劫不復的輪迴。 然,只因為人有了懸念,所以人生才美。 「娘惹糕」Nyonya Kueh是東南亞一帶很常見的糕點,它的總類相當地多,原料不盡相同,但是大多是蒸成這種一層一層顏色對比很漂亮的樣子。這種東南亞的傳統糕點代表的也是華人移民在東南亞的飲食足跡。早期的華人移民在南洋的男性被稱為「峇峇」Baba,女姓被稱為「娘惹」Nyonya(這兩個辭彙一般相信是從泉漳,潮汕一帶對父母長輩的閩南語稱謂演變而來的,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父親總會叫內祖母「娘嬭」ㄋㄧㄡˊ ㄌㄟˋ niû-lé,和「娘惹」如出一轍)。而華人在南洋發展出來的獨特文化就被稱為「峇峇娘惹」Baba Nyonya (Peranakan)文化。馬來西亞的檳城和馬六甲是「峇峇娘惹」文化的發源地,我在檳城時看到的的娘惹糕那才叫精彩。今天在廚房裡複製那個檳城的行旅記憶。 原料:木薯粉(菱粉/Tapioca Flour,台語說的樹薯粉) 3 cups,粘米粉(在來米粉) 4 Ts,糖 1 cup,椰奶 1 cup,水 2 cups,其它要加的調味(像是抺茶粉,紅豆泥,可可粉,或是咖啡粉)若干。 把木薯粉,粘米粉,糖,椰奶,和水調成粉漿。 把粉漿分成3等份。 每一份的粉漿裡要加什麼隨個人喜好,但是因為要分層,所以最好顏色能配得鮮艷好看。像是綠色的一層如果能有班蘭葉當然是最經典的,如果没有的話像我用抺茶粉來作顏色也一樣好看。本廚房一向很霸氣,拿京都一保堂的抺茶粉在作甜點的(笑)。 把要加的東西調到粉漿裡去。 要作三層的娘惹糕的話可以留一層椰汁原味的白色,另外兩層加東西調出顏色。這裡的粉紅色那一碗加了紅豆泥 2 Ts,另一碗加了抺茶粉 1 T。 今天其實同時要蒸兩個(原料x2)。其中一個是抺茶|紅豆|原味,另一個是抺茶|原味|可可咖啡。可可咖啡那份加了可可粉 1 T和濃縮咖啡粉 1 tsp。 我用的是9"x9"的蛋糕模。你如果模具尺寸不一樣的話那你可能要依體積換算來調整食譜。娘惹糕要一層一層的蒸,把模具抺油之後先把第一層要蒸的那一碗粉漿倒進去,大火蒸5分鐘到那一層稍為凝固,再把第二層倒進去再蒸5分鐘,然後倒第三層再蒸25分鐘左右直到竹籤插進去再抽出來時没有生粉漿為止。我關火之後又把它留在鍋子裡讓它悶了20-30分鐘左右。每一層粉漿要倒之前記得把粉漿攪拌一下再倒,否則粉漿放久了會沈澱。 蒸完的樣子。結果這兩個的最上層最後擺的都是抺茶口味,已經完全不知道那一個是那一個了(笑)。這個剛蒸完後很軟,把它放到冰箱裡去冰涼了以後倒扣出來才會比較好切。 最後的成品。 這個娘惹糕的食譜用的主要原料是木薯粉,所以成品的口感比較偏Q彈。如果用糯米粉或是粘米粉的比例高些的話口感應該會比較軟綿一點,下次再來試試其它版本的食譜。 我是個對傳統米食甜點完全没有抵抗力的人,娘惹糕一整個就是我的死穴啊(哥的內心住了一個台灣歐吉桑~冏)! 想追蹤文章按這裡就對了!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