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迎接數位元年 政府與業者各有職司
2011-11-30 00:57 工商時報
政府已經設定明年是台灣數位電視元年。除了5家無線電視台預計於明年7月起關閉已經沿用了逾半世紀的以類比式傳送訊號,改以數位方式傳送之外,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要求有線電視台必需於2015年改採數位傳播方式達到50%的普及率。如果再加上前此不久,由國家相關業者組成的雲端暨聯網電視論壇(CCTF)正式成軍,計畫打造數位內容雲端平台,預示在2015年前國內的有線電視業者將投入逾200億元推動電視視訊的數位化,帶動數位內容、平台設備、用戶端設備等商機,估計2014年整體市場將可達到逾千億元的規模。
除了政府主管部門所設定的數位匯流啟動期程,以及國內相關業者以論壇形式推動跨平台數位匯流服務及華人數位匯流合作之外,單單在最近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國內也就先後舉辦了兩場具指標意義的專業論壇。包括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公信會等單位所主辦的「2011媒體新紀元傳播論壇」,以及由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所主辦以「數位匯流下的媒體發展」為主題的「2011兩岸六方媒體高峰會議」,顯示包括政府與民間,甚至跨越海峽兩岸,如何面對數位匯流、三網合一時代的來臨,以及把握、開創更大的商機,業已在相關的產官學界形成一項熱門議題。
不過,值得進一步檢視的是,相較於政府主管部會NCC以高屋建瓴之姿設定台灣推動資訊數位化的相關期程,以及CCTF以迎接數位化時代來臨,國內將呈現一股更換數位電視或購置具備數位錄放影功能的機上盒之龐大商機預估,在前述的兩個專業論壇中,與會的媒體業內人士卻不無憂心忡忡的探討面對不可擋的數位化時代之來臨,什麼才是既有媒體資訊內容提供業者真正可以依循的「贏的策略」。
客觀來看,媒體做為資訊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多年來早已形構出成熟的產業運作模式。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網路時代的來臨,部落格、社群網站、微博等新形式的傳播平台紛至沓來,此一全媒體時代的出現,的確顛覆傳統媒體的產業運作模式。以至近年來不時可見許多具有悠久歷史和良好聲譽的報紙、雜誌,因為讀者的流失和廣告收入的銳減而不得不黯然熄燈。而即使以充當國內電視數位化領頭羊的5家無線電視業者而言,面對NCC要求必需於2012年7月以前完成數位化轉軌的期程,在投入龐大資金進行設備更新與人員訓練的同時,對於明年電視數位化以後如何增加營收以彌補龐大資金的投入,其實並沒有個譜,反而還要擔心數位化以後電視頻譜壓縮,預計釋出的更多電視頻道,在廣告大餅並未增加的情況下,恐將陷入分食者眾的經營困境中。
也許正是基於對整體國內媒體產業前景的信心不足,綜觀當前台灣的既有媒體,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所謂的傳統媒體,在面對網路、行動新興媒體的強力挑戰之際,呈現的乃是所謂傳統媒體的轉型困境。也就是明明知道數位化時代的來臨勢不可免,但牽涉設備更新、人員培訓以及操作、營運模式的調整,在獲利模式(business model)並不明確的情況下,因而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
就如同國內DRAM、面板、LED、太陽光電等產業目前正面臨產業調整轉型的嚴竣考驗,經濟部等相關部會也對這些產業業者的營運前景表達關切,台灣的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同樣也正面臨必需數位轉型的嚴刻考驗。而更為嚴竣的是,不論是數位匯流或三網合一,國內的媒體業者不只要面對轉型的困境,還要同時面對今後全媒體時代跨國媒體的競爭。
一般而言,媒體不單只是一項產業,同時更承載一個國家地區文化傳承與整體競爭力提升的任務使命。而在台灣因為媒體廣告投放量近年來呈現遲滯不前的情況下,顯示當前的台灣媒體其實正面臨因產業支撐度不足而陷入競爭力弱化的困境。這樣的困境,無疑值得行政當局的重視,就如同經濟部伸手關懷面板、DRAM等產業的發展前景,NCC在規範、監控國內廣電製播內容品質的同時,如何營造、提供友善的數位產業發展環境,無疑也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政策課題。否則明年所謂的數位元年,迎來的將不是台灣數位媒體產業整體競爭力快速提升的新紀元,而是讓台灣媒體產業陷入競爭力弱化惡性循環的輪迴中而難以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