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上 不要「演戲」般 吵了! 台下 照此 兩岸 終必統一! 2011/09/10
2011/09/10 11:11:58瀏覽169|回應0|推薦0

台上 不要「演戲」般 吵了!  台下 照此 兩岸 終必統一! 2011/09/10

兩岸統一 為必不好!?

貪腐 騎著東方巨龍 畫著 癌症死亡地圖 2011/8/18

台灣 幫 還是帶壞 中國 ? 2011/6/14

誰帶壞誰?

還是【華人的自私】 牽到紐約的牛 還是牛!? (華裔女留學 鬧市遭姦殺 路過華人視而不見 )

大家咎由自取 !?

>>>>>>

參考
【商人無祖國】 中資 承包 政府智庫 國家政策不設防 !?  2011/7/26
http://blog.udn.com/glee/5470229

政府放寬金融業西進大陸的模式及業務範圍...政府將積極推動公股行庫民營化(第三次金改) 

參考
【一錯再錯; 紅頂商人 在政府山頭!?】看台灣政府三次金改政策 2011/5/27
http://blog.udn.com/glee/5258372
貪腐三次金改  誰的一石二鳥!?  公股行庫民營化財團化!

兩岸 不統一 難!?

***************
金管會興利再加把勁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9.10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581978.shtml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近日送給金融業一個中秋大禮,不只放寬金融業西進大陸的模式及業務範圍,更主動舉行記者會宣示,絕對重視金融業的「興利」措施,會為業者打造有利的經營環境,業者有需求可隨時反映。陳主委的宣示代表的是金管會的監理思維正轉為「興利重於除弊」,這是我們一直呼籲的,也是金融業最需要的,它比單一放寬措施來得珍貴,應為金管會的積極勇敢喝采,並期望能夠落實。
 
金管會直言興利,看似理所當然,卻是非常不容易。因為台灣金融體系一直受困於民進黨執政時期金融改革的種種弊端陰影,例如官商不當往來、金控巨獸壟斷、民營化等於財團化等,加上司法機關、監察院的約談行動,讓公務員飽受壓力,態度、行為也愈趨保守;尤其是金融海嘯後,歐美強化監理規範,讓台灣更加信守「防弊」的監理策略,行政處分連連,甚至被批評是見到黑影就開槍,罰得金融業者動輒得咎,也愈來愈不知所措。
 
金融監理重「防弊」而輕「興利」,讓監理官跟業者的關係變得緊張,彼此缺乏互動互信;儘管這些年金融業尚稱平安無事,多項經營財務指標也大致穩健,例如資產報酬率(ROA)及淨值報酬率(ROE)都上升等,但本應伴著經濟一起成長的金融產業卻是愈來愈小。
 
根據統計,去年金融保險業名目生產毛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只有6.41%,是調整統計範圍以來最低,今年上半年稍見回升,但增速比不上GDP,顯示金融業日趨萎縮,未能發揮活絡經濟的功能。
 
因此,金管會願意正視並回應民間對興利的期待,等於是跳出上述那些保守僵固但安全的監理「舒適圈」,確實需要非常大的政策承擔與勇氣,自應給予肯定,許多金融業高階主管亦已公開對金管會新政大表歡迎,反映了業界對興利的渴望。因此,金管會必須知行合一,莫令業界失望;相對的,金融產業界亦應珍惜金管會的信任,做好自律及風險控管,善用鬆綁的經營空間,卻不過度冒險,如此方能啟動正向循環:金管會擴大興利,金融產業發展茁壯,提供客戶更多更好的服務,國家經濟亦能因此得利,形成消費者、企業、產業及政府多贏。
 
至於興利方向,陳主委已提示四項,包括兩岸業務鬆綁、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科技籌資平台、健全金融機構財務及金融消費者保護;其中,兩岸業務鬆綁確是業界當務之急,因為之前的進展太慢,現在必須加快趕進度,其不只需要政府放寬法規,也需要政府加強運用兩岸合作平台協助排除障礙,當然也就無法迴避陸方要求我方相對開放的壓力。這是接下來要面對的課題,且攸關台資金融業深入大陸市場的範圍及快慢,政府須及早務實規劃。
 
除了兩岸鬆綁,金管會更重要的興利目標,是要做大金融產業,不只讓金融業占GDP的比率止跌回升,經營指標亦應以追上國際水準為標竿,其主要方向有二,一是民營化,一是國際化。去年本國銀行的ROA為0.58%、ROE為9.1%,都是近六年來最佳,今年可望更上層樓,但與國際間衡量優質銀行的標準ROA1%、ROE15%~20%相比,就遜色太多,主要是被市占率約四成的公股金融機構經營效率拉低了。台灣仍需要公營金融機構擔當部分政策任務,但不需要這麼高的比率,金管會應積極推動公股行庫民營化,釋放這一塊的經營活力。
 
在國際化方面,政府應規劃長遠的國家金融產業發展政策,協助本國金融機構拓展新市場,以分散獲利來源,使獲利具穩定性,進而提高銀行承受風險的能力、推展創新服務,並發揮金融產業對經濟活動應有的效率分配及支持功能。
【2011/09/10 經濟日報】

**********

官場現形記 口呼愛台灣 媚美搶破頭
2011-09-10 中國時報 【單厚之/特稿】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1091000147.html
 維基解密風暴持續延燒,至今除了蘇貞昌之外,相關事件的主角,不分藍綠,態度都完全相同,否認到底、打死不認。但即便無法完全證實維基解密的內容,單單看到這麼多朝野政治人物,爭相走上AIT的飯桌,如此頻繁的和美國官員打交道,就已經夠讓人怵目驚心的了。

 這次維基公布的AIT電文橫跨十一年,七十頁、三四五六份電文,內容簡直像是一份鉅細靡遺的「台灣政治史」。雖然多數內容在政壇都傳聞已久,並沒有太多的新意,只是證實了一些過去被否認的新聞或傳聞而已。但兩相對照之後,還是可以看出,縱使部分電文可能是美方官員誤解或翻譯錯誤,卻絕非空穴來風。

 台海關係長期緊張、台灣國際地位特殊,過去很多政府的作為都需要美國的支持或理解。但進一步檢視AIT的電文,不分藍綠的政治人物,和AIT談話內容多是「為私的多、為公的少,為己的多、為國的少」,很多談正事的時候,也都還帶有一黨之私、一己之私的成分。也難怪有媒體形容,朝野把AIT官員當成神父,爭相「告解」。

 朝野兩黨平常口口聲聲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捍衛中華民國尊嚴」;在私下見到美國的處長,卻就立刻矮半截,爭先恐後「告洋狀」、向「宗主國」表態、期待關愛的眼神。近年來兩岸關係和緩,朝野對大陸的態度越來越務實,我們很難想像,如果幾年後出現了一份「中南海解密」,裡面又會揭露出多少藍綠政治人物的醜態?

 這次維基解密的內容,儼然是一場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撕開了藍綠政治人物的偽裝,讓民眾看盡了政治人物聲嘶力竭高喊「愛台灣」的背後,其實有著另一副「喪權辱國」的嘴臉。如果這樣的衝擊,還不能讓國人有一些啟發,仍舊自我限縮在藍綠的固有疆域之中,台灣的民主也就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期待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562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