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日報 社論 鼓吹 三次金改】 誰的黃金十年大計?
2010/08/29 14:29:58瀏覽660|回應2|推薦0

請參考文章二次金改弊案 「動新聞」羶色腥翻版! 政府無法可管? 官員皮球互推?  2010/4/2

【經濟日報 社論 鼓吹 三次金改】 誰的黃金十年大計?

看看政府高官...
再看看中央的國家政策的產生方式及各式各樣的決策委員會,是不是有大財團的影子呢?

在看聯合報 的投資者及股東們,是不是也有大財團的影子呢?
經濟日報 社論 長期被本人批評社論內容,沒有道理嗎?

參考 二次金改弊案 「動新聞」羶色腥翻版! 政府無法可管? 官員皮球互推?
http://blog.udn.com/glee/3906412

被批「財團的金管會」,如今對二次金改弊案做了甚麼?
其實人民看不到 "他們"做了甚麼?
反而只見 金管會主委陳沖  升官 至行政院副院長....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8.29  金融業也需要黃金十年大計 ...
"根據金管會資料,公股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在整個金融體系的比重仍高達50%以上,由於政府相對於民間是缺乏效率跟創新的,如此高的公股結構對一個發展中的市場實非長久之計。"...

不知 經濟日報 社論 鼓吹的 金融業三次金改,是誰的黃金十年大計?
經濟日報 社論 長期被本人批評社論內容,沒有道理嗎?

經濟日報 社論 知道 台灣金融業的金控公司,長期賺錢不用繳稅,甚至退稅嗎? 經濟日報 社論等他們,會不知道嗎? 真不清楚 經濟日報 社論被誰掌控?....

*********
金融業也需要黃金十年大計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8.29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815152.shtml
 
馬政府喊出黃金十年,並推出綠能產業等十大招商主軸,啟動招商計畫。但令金融業失望的是,在政府首長迄今提及的黃金十年方向中,遍尋不到台灣金融產業發展政策的影子。做為金融業主管機關的金管會雖然宣示將配合黃金十年,將金融業資金引導到公共建設,但就一個產業發展而言,需要的不是這種消極的配合,而是更積極的革新政策。

金融改革是持續性工作,隨著不同階段的市場發展需要,改革重點也會不同。如20021年推出258計畫,期望二年內清理金融體系的壞帳,將逾放比率降為5%、資本適足率提高為8%,成就了「一次金改」;接續推出但引發爭議的「二次金改」,則是推動金融機構的大型化國際競爭力。這幾年,台灣金融業最大的經營困境已轉為兩岸市場管制。因此,馬政府推動兩岸簽訂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打開了大陸市場這扇門,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則幫台資金融業爭取了相對有利的登陸條件,為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立下重要里程碑。如今,在突破兩岸金融市場障礙後,金融業的下一個發展方向,更需要政府籌劃藍圖

對於金融業未來十年的發展願景,先不要談遠大的金融中心目標,眼下最根本的金融體系結構性問題,就是政府應解決、也有能力解決的大事。根據金管會資料,公股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在整個金融體系的比重仍高達50%以上,由於政府相對於民間是缺乏效率創新的,如此高的公股結構對一個發展中的市場實非長久之計

尤其,公股金融機構的經營經常受制於行政、立法部門,僅僅是要辦理現金增資以拓展大陸市場國庫就沒錢參與增資,其他籌資方式成本又高,如何與人競爭?

包括金管會、財政部在內,都知道金融業需要整併,以重組台灣金融體系的結構,卻至今沒有端出具體的政策。金管會寄望公股金融機構扮演金融整併的領頭羊,但其大股東財政部似乎有不同的想法,例如擔心公股股權被稀釋,對公股銀行的現金增資顯得猶豫。扁政府推動的「二次金改」,其鼓勵整併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方法是錯誤的,加以當權者包藏禍心,引發併購爭議與醜聞,讓整個改革變了調,改革不能因此停頓

馬政府上任後,正面迎戰在野黨的反對,勇敢帶領民眾走向兩岸開放之路,讓台灣不被邊緣化;但在金融改革這條路上,卻遲遲無法擺脫「阿扁魔咒」,不但忌談公股金融機構的整併,甚至連釋出公股都小心翼翼。但最令人質疑、也最不應該的是,「二次金改疑雲」恐怕只是當權者意欲繼續掌握金脈資源的障眼法若是如此,那麼台灣金融產業再多個十年,也難有黃金年代。

台灣金融機構最大的問題之一家數多規模有限,金融體系必須再次的重整,調整體質後,才能再創金融活力,走向國際。隨著大陸市場崛起,以及大量台商在大陸投資等兩岸之間的特殊淵源,台灣金融業邁向國際,少不了兩岸三地這塊市場者;現今因處於兩岸金融市場開放的初期,業務開放的幅度及業者經營的深度都有限,短期內效益尚難呈現;但隨著ECFA的推展及可預見的進一步擴大開放,要讓台灣金融業真正做到「結合兩岸、立足台灣、放眼天下」,「規模」的意義將愈來愈重要。

金融是產業的血液,產業要發展,需要金融的支援,金融更要跟隨產業壯大,才能提供足夠的金融服務。創造台灣未來黃金十年,更需要有堅實的金融業做後盾,如何許台灣金融產業一個黃金十年,政府是責無旁貸

【2010/08/29 經濟日報】

***********
請參考

【財團當家】的 三次金改 及 產業創新條例?

 

引用文章二次金改弊案 「動新聞」羶色腥翻版! 政府無法可管? 官員皮球互推?

報載
等到最終判才處理? 邱毅:金管會關門算了  聯合晚報  2010.04.01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511326.shtml
 
二次金改弊案至今,多位相關當事人遭起訴或調查,但當初金控合併案無一受影響,立委邱毅提出「二次金改善後特別條例草案」,主張金管會可以要求回復原狀。邱毅今天表示,金管會的作為等於沒有作,又不支持此法,如果要等到最終判才處理,根本是掩耳盜鈴,「金管會乾脆關門算了」「根本是財團的金管會」。

他主張,司法判決前做二件事,第一,像中信金插旗兆豐金,應該變成通案;第二、可將不法股權暫時凍結權利,例如表決權,甚至像目前政府要求登陸金融機構必須符合健康寶寶,就可以限制,否則第二代第三代看起來很健康,實則當初被敵意併購的負責人已經不見了,何時才有公道

金管會主委陳沖仍認為要回到憲政體制來談,「有些手段超越主管機關的權責」。

邱毅提出的「二次金改善後特別條例第5條」規定,若金融機構違法或不當取得被併購公司之股份,經檢調單位起訴或金管會移送檢調者,應依不同情節命令其涉案高階經理人立即解任,命金融機構限期處分被併購公司股權,以及回復至被併購公司股份之前狀態。

邱毅提案說明時表示,行政院去年1月就已經針對二次金改提出報告,直指國泰併世華、元大併復華等多起金改併購案有問題,但至今金管會未做任何後續處理,使台灣金在國際上蒙上陰影。他說,此案本應由金管會主動提出但金管會還以各種理由反對,認為「起訴不是最終判決」,認為應在最後判決再處理,根本是掩耳盜鈴。

他認為,至少金融主管單位應像很多人建議,將幾個爭議性財團金控限制權利行使,例如表決權,若不做短期凍結權利措施,讓金融犯罪持續進行,最後覆水難收。

【2010/04/01 聯合晚報】

**********
個人看法:

1. 二次金改弊案,有些政府部門該做的事,在不違憲及職權內,即使沒有「二次金改善後特別條例」,其實有些對應措施已可進行。

>>>>>>

引用 政治染黑財團 財團也染黑政治 
【聯合報╱社論】 2009.12.26 

"

特偵組這次起訴,算是填補了扁家弊案的一塊缺損;但就二次金改而言,只認定相關企業家涉及幫助扁家「洗錢」,然對於他們以巨款交換購併的關鍵事實卻不認定為「賄賂」,恐怕還是避重就輕,迴避了核心問題。試想,公職選舉有人只是幾千、幾萬的賄款,就被判當選無效;而二次金改涉及數百億元的利益,也發現了幾億賄款,居然可不論罪,豈能服人?

從李登輝時代到陳水扁時代,台灣的黑金政商交易其實是變本加厲、每下愈況。揆其原因,固然是政治汙染了財團,其實也是財團汙染了政治。一個銅板不響,談及黑金權錢交易,不能只責貪腐的政客,想要收買公權力以圖私利的財團也是共同正犯。這次三大金控同遭起訴,對所有企業家都是一記當頭棒喝:別被政治汙染,也不要汙染政治,才能贏得社會尊重。 "

...

引用 朱敬一:政商勾結 要「有個限度」  聯合報  2010.03.28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5501856.shtml

"...

朱敬一日前退出賦改會,也忍不住痛責政商不分的狀況。

朱敬一表示,民國58年第一次成立賦改會時,成員清一色由官員與學者組成;20年後的第二次賦改會,開始有為數不多的商人色彩;98年的第三次賦改會,竟聘用大量商人與立委為諮詢委員,這種「政商二人舞」舞步相當難看。

..."

>>>>>>

花旗環球杜英宗:釋股關鍵 在公司治理 
【經濟日報 】 2009.11.30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5279902.shtml 

"...

問:二次金改後,各界對釋股、民營化仍有財團化等疑慮,該如何化解?

答:何怕財團化公司治理如果做的好,就不必怕財團化

韓國三星集團,市占率大、公司治理好,董長事出問題就被換下來,家族也未在後面控制公司,但台灣有很多財團董事長被換下來了,還在幕後控制,政府也心知肚明,談什麼公司治理,這是公司治理、政府監理的問題,不是財團化問題。

二次金改是執行的人出問題,不是制度問題,不能因一個人做錯事,就把整個制度推翻。未來公司治理要落實,監理要加強,重拾國人信心,公股銀整併不會變成利益輸送工具,人民對政府有信心時就可執行。

..."

>>>>>>>

報載 大部份金控公司不要繳所得稅...

引用 小小台北市國稅局擋不住,拿上百億劫貧濟富的政府? 20090107
http://blog.udn.com/glee/2542961

引用 金控百億費用扺稅 國稅局不認
2009-01-07 工商時報 

"台北市國稅局近日將核定14家金控公司民國92年度所得稅,由於國稅局認為,金控子公司上繳給金控母公司的股利免稅,因此金控公司管理、投資子公司的管理費用與利息支出,均不能認列為費用。由於此核定結果將涉及14家金控,92年至96年等5個年度課稅金額,備受市場矚目。"
...

"此爭議影響金額到底有多少?台北市國稅局表示,金控公司有連結稅制,金控各子公司之間的盈虧可以互抵,大多數的金控公司都不用繳所得稅,影響的是金控「虧損金額」,如果金控可以當成費用,則金控就有一大筆虧損,可以盈虧互抵10年,長期不用繳稅 "

>>>>>>

引用文章台灣稅制是不公不義: 劫貧濟富!! 20080615

引用文章饑寒邊緣上的人民: 「一九九五」「英九救我」 

有人躺著賺錢! 有人沒錢病死及餓死...

 為什麼這些企業賺那麼多錢,政府卻課不到稅?黃春生強調,不是要罵這些人,主因是過多租稅減免所造成。這些不公平稅賦的發生,是因累計稅率下的租稅減免而來,但實際實施結果,造成有錢人不用繳稅甚至是退稅。對此,財政部官員解釋,主要是指促產條例租稅減免、金控法連結稅制的母子公司合併申報所致,前者列為賦改會議題,但後者並不在賦改會議題之列。因為整體金控公司仍有繳稅,主因是金控公司事前扣繳稅款與暫繳稅款所致。

...

>>>>>>
 

二次金改商人沒有「賄賂」官員,那是「政治獻金」。政商二人舞一直很難看,報載 二次金改弊案等到最終判才處理? 邱毅批金管會是財團的金管會...

【馬政府 限量三次金改】 公股稀釋 財團化 ...

現在 中華民國的公司治理好嗎? 中華民國不是大財團的中華民國嗎?

人若不對、公司治理有問題、對大財團弊案的處理慢半拍、把賄賂視為政治獻金、及政府的利益迴避懸轉門功效差等,馬英九的三次金改已可看出大致的樣貌!?

大財團透過「產業創新條例」依然有錢人不用繳稅甚至是退稅...

由現政府對財團的作為, 看三次金改 及 產業創新條例...

【財團當家】的 三次金改 及 產業創新條例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4363793
 引用者清單(2)  
2011/11/26 11:42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官股銀行 「官商共治」作法:爛蘋果中選一個 !? 2011/11/26
2011/01/03 08:58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經濟日報╱社論: 前瞻興利 提升金融競爭力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資源財團化: 不是公股管理要走的大道
2011/02/13 11:43

公股管理要走大道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2.13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148795.shtml
 
 
國票金6月將改選董監事,做為大股東之一的公股態度成為關鍵。前次改選時,公股因不想捲入國票金兩大民股相爭的戰局,賣股退出,如今卻又傳出動員公股行庫加碼,想要重返董事會。面對同一家金融機構的權力改組,公股政策不能前後不一,這些股權紛擾也凸顯出公股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有待儘速調整改善。

民營化原是公股管理的政策主軸之一,但在民營化前,確保公股權益則是公股管理的重要工作。不過,以公股金融機構民營化為主的二次金改出現官商界線不清的爭議,也讓公股管理迷失了方向。例如公股拿下台北101大樓經營權,即被財政部視為重要政績之一。台北101大樓是民營公司,但因公股持股不低,董事長即使由民股代表出任,人選仍多由官方主導,最近財政部更直接將董事長改為官派。從維護公股權益而言,這種作法尚無不當;但之後公股為避免持股被民股頂新集團超越,竟指示金融重建基金(RTC)停賣台北101股權,卻與民營化方向相違;尤其RTC是基於金融安全而設,本應儘速收回處理不良金融機構所承擔的債權,早就該退場了,如今竟成公股擺弄的棋子,完全悖離RTC成立的目的。

對於國票金股權,財政部並未承認動員公股銀行加碼,但不少公股銀私下默認。不論財政部公股小組是否已開始加碼或僅屬評估,我們都希望財政部懸崖勒馬,因其既不符民營化政策,也不尊重公股行庫的經營專業,更有違財務投資與策略投資混為一談的公司治理精神。公股行庫持有金融機構股票的資金是存戶的錢,原屬財務投資,而非政府出資的策略性投資,公股小組自不宜隨意動員公股行庫加碼投資;且一旦投資虧損,責任又要算誰的?

彰銀是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公股管理個案。公股在彰銀的持股跟民股相差不遠,公股若也下令公股銀加碼,三年前就可以拿下過半席次董事,取回經營主導權,但財政部未如此做,主因擔心民股台新金無法跟彰銀編合併報表,財報大受影響。國票金跟台新金狀況相去不遠,但公股管理的政策卻大不相同。公股是國家資源,公股管理政策須有一致性及足以服說外界的正當性,否則如何有效管理?

再者,整併向是推動民營化的方式之一,政府口頭上從未鬆動,也宣稱要推動「公併公」,但標準化流程訂了多年形同虛設,釋股政策也早已喊停,至今只是「紙上談兵」。例如兆豐金持股台企銀多年,金管會早就要求兆豐金須在明年改選前出清,可說是宣示公股整併的大好機會,但最近傳出將延期,顯然還是欲併還留。

民營化、釋股、整併等大事做不了,公股管理政策就變成一些無關宏旨的小事。例如財政部一度力推的公股銀行整合平台,口號打得響,卻經不起評估,包括合購海外行舍多不可行、信用卡整合因涉及聯合行為而進退兩難等。

再如委外評估成立國家控股公司,研究結果雖可行,財政部卻只想做「虛擬」控股,也是不了了之。成立國家控股公司茲事體大,本來就是件困難重重的政治工程,與其花時間弄國家控股公司,不如直接推動土銀、台灣金釋股及民營化有效率,且更具政策指標意義。

公股事業的「公婆」太多,本來就會拖累企業的經營效率,唯有民營化才是正確的方向。公股管理政策應回到正軌,不要再抓錯方向;尤其公股金融機構的市占率高達50%,在金融體系扮演關鍵角色,身為最重要的股權管理者,更應有宏觀、積極的作為。

財政部應拿出對整體金融產業、國家經濟發展更有貢獻的大政策,做出一番作為,別老在枝微末節打轉了。

【2011/02/13 經濟日報】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媒體別為限量三次金改化妝
2010/08/29 17:14

參考

媒體別為限量三次金改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