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道全面電子收費 媒體看不到核心問題?
2010/03/22 08:46:24瀏覽1137|回應0|推薦0

引用文章【膽大妄為的官員?】 便宜的TAG不用,上國道汽車強迫裝車上機 

國道全面電子收費 媒體看不到核心問題?

社論-國道計程收費 別半吊子上不了路
2010-03-22 中國時報

媒體社論 看不到核心問題?

1. 國道電子收費,反對的人應不多,但用落伍的技術安裝貴的OBU,不管政府是否補助安裝OBU車上機,明顯圖利財團,有損全民利益...

2. 交通部若執意推動落伍的技術及安裝貴的OBU,交通部成了誰的白手套?


********
社論-國道計程收費 別半吊子上不了路
2010-03-22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x112010032200308,00.html

     一個只有兩成民眾支持、卻有六成民眾反對的政策,要如何推動下去?是的,政府正在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預計民國一○一年底實施的國道計程收費,就是這麼一個政策。政府是否繼續推動這個政策、如何推、最後是讓政策成功上路,還是在萬民皆罵中鎩羽而歸,對政府推動政策的能力,將是一個嚴苛的考驗。

     目前國道收費採收費站方式,平均三四公里一個收費站,收費四十元,平均一公里一.一七元;如果在兩個收費站之間的交流道上下,則可享受「搭便車」之利,一毛錢都不用付。此收費方式簡單明瞭,更重要的是:所有用路人都習於這種做法。

     但此收費方式問題也很多,一個是公平性問題;以使用者付費觀點看,有五五%的使用者是開短程、免付費,變成長程使用者補貼短程使用者。再者以高速公路使用效率而言,由於太多短程車輛開上國道,加上在車多時,收費站都成為瓶頸,行車效率影響相當大。因此,專業的看,國道改為計程收費─走多少付多少錢,不論由公平性、提升國道效率看,都是值得肯定、支持的政策。

     不過,就如調漲健保費、開放美牛進口…等諸多政策一樣,專業看是正確的政策,未必能為民意與社會接受。計程收費面臨最大的瓶頸,一個是政府如何讓那六成多尚未使用電子收費者,願意改用電子收費;還有讓那五五%免付費的使用者,至少有一部分轉而支持計程收費,再一個則是如何解決OBU(車內扣費盒)價格問題。

     根據旺旺中時民調中心日前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六成民眾反對實施計程收費,支持者只有二成二;而對OBU目前的價格一一九九元,有近七成者不願以此價格購買。至於民眾能接受的合理價格,有二成三認為應該免費,二成七接受的價格區間在七百元以內。但如OBU可由政府或廠商免費提供,支持此政策者,會由原先只有二成二跳升為四成四。顯然OBU價格是政策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

     如果,電子收費是百分之百的公營事業,也罷,OBU就由政府編列預算補貼或甚至免費送,縱然有「社會公平性」問題存在,但也還算單純。但,偏生電子收費是BOT案,負責的遠通公司,雖然讓電子收費順利上路運轉,但本身也虧損累累,三八億元的資本額已虧掉三三億元,以其實力而言,不可能有能力大幅補貼或甚至免費送OBU;以政府與廠商的合約而言,政府要廠商補貼或送OBU,也是於法無據。

     而卡著一個BOT廠商,如果政府補貼OBU,以台灣事事防弊的心態,一定又被指為「圖利廠商」,以政府錢補貼OBU,增加使用者,結果讓遠通增加收入…。我們可以看到,現有買高速公路十張一本的回數票者,都享有九五折,但使用政府政策鼓勵的電子收費,卻無法享有折扣。即使廠商再三要求,政府主管單位都怕戴上「圖利廠商」大帽子的心態下,不敢應允,由此可知政府單位的保守、公務人員的自我保護,是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如果,政府這種心態不改、公務員仍以防弊避禍為上策,政府不可能透過與廠商談判給予誘因,讓OBU降價;OBU的問題無解,計程收費也難上路。

     其實,計程收費的前置作業,恐怕比外界想像的還複雜、還多;小的從電子收費逾期款處罰、驗車是否繳交欠款、電子收費與監理資料的連線,大者從工程建設、到地區交通的重新規劃(部分原使用國道的短程車會回流地方道路而引起擁塞),都需要政府一一規畫、解決。

     我們當然期望政府單位能以勇於負責態度,對計程收費先有詳細的評估;問題無解、民眾反彈難平,真不能做、做不通,就早點鳴金收兵吧!別浪費國家資源了。如果能做,就拿出解決各項問題的辦法,開誠佈公的讓社會了解,事前做好宣導與溝通,努力爭取五到六成的支持者,如此計程收費才有可能順利上路。千萬別眼高手低,半吊子的高談理想、堅持推動,卻無解決困難與問題的能力與方案;待建設完成上路,民眾反彈又立刻縮回舊制,平添糾紛又浪費資源。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387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