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藉爭世界排名的貪腐 台灣第幾名? (高雄港貨櫃營運量也是假)
2009/06/18 08:48:19瀏覽2053|回應4|推薦1

引用文章政府科技政策貪腐 台灣第幾名? 

引用文章配合 電子化政府政策及世界排名: 立法院 電子錢包 浪費公帑 !! 

>>>>>>>

大家一起拼台灣在世界排名的"假"...

報載 高雄港造假搶排名 詐領3億獎金
聯合報 2009.06.18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4968924.shtml

連高雄港貨櫃營運量也是假...
台灣假很大...

不光是 政府科技政策貪腐 台灣第幾名?
應改為

藉爭世界排名的貪腐 台灣第幾名? (高雄港貨櫃營運量也是假)


************************
高雄港造假搶排名 詐領3億獎金
聯合報 2009.06.18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4968924.shtml
  
 
高雄港務局為提升高雄港世界排名,與航商掛勾虛報貨櫃營運量,詐領績效獎金,導致國庫虧空三億多元。

高雄地檢署經一年蒐證,昨天依貪汙、詐欺等罪嫌起訴多達四十六名官商,包括高雄港務局長謝明輝、高雄市國際輪船公會理事長劉森榮等人。

高雄港務局「三巨頭」局長謝明輝、副局長黃國英、港務長蔡丁義均涉案,另有十多名中下階官員被起訴,港務局昨天一片低氣壓。涉案官商大多喊冤,謝明輝表示,貨櫃裝卸量統計本來就有一套辦法,港務局據以執行,數字有出入是航商的事。

起訴書指出,高雄港務局為提高貨櫃吞吐量,使高雄港成為亞洲最有競爭力的港口,九十五年起訂定為期三年的「貨櫃量成長獎勵措施」,包括貨櫃裝卸量成長獎勵金、六萬噸以上貨櫃輪碇泊費打六折等。港務局內部也有績效獎金,鼓勵員工拉攏航商,致「肥航商瘦國庫」。

高雄港務局為使高雄港於九十六年貨櫃裝卸量達到一千萬TEU(以二十呎標準貨櫃為一單位)績效,竟與陽明美國總統公司(APL)、台灣日郵公司東方海外萬海等航商勾串,製作假績效,官商共詐領三億三千餘萬元獎勵金。

檢察官指出,陽明公司、APL與日郵公司在案件爆發後,已經繳回詐領的獎勵金一億一百零八萬多元,因此建議法官對航商劉森榮等人減輕其刑

檢調還發現,黃國英、蔡丁義與業務組長劉秋梅、企劃科長張乃文,每年三節收受航商贈送三千到一萬元不等的禮券或禮品。

「我心情很壞,需要沈澱。」黃國英說,絕對沒有收航商禮券。蔡丁義也否認收禮,他說港務局是照規定辦理貨櫃裝卸量業務。被起訴的陽明海運高雄分公司經理劉森榮說:「我一輩子奉公守法,運氣差才會捲入。」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3053109
 引用者清單(6)  
2011/01/03 09:33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官商勾結後 高雄港要改制公司 】高雄港造假搶排名 詐領3億獎金 後...
2010/06/20 08:57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失業率 與 世界排名
2010/06/11 23:12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交通部績優船舶運送業者 獲獎未必光榮!?
2010/02/16 20:07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愚民風氣 耳濡目染 成習慣?》怕嚇走遊客 發布震央避用日月潭、阿里山
2009/08/02 00:40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肥航商瘦國庫
more...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中港貨物裝卸量突破億噸
2010/12/22 09:35

台中港貨物裝卸量突破億噸  【聯合報】 2010.12.21
 
 
台中港今年前十一個月貨物裝卸量正成長超過百分之廿一,這個月順利突破一億噸,成為繼高雄港後第二個億噸大港。目前高雄港貨物裝卸量約四點二億噸,基隆港約七千萬噸、台北港約兩千四百萬噸。

台中港務局副局長陳義雄表示,目前台中港貨物裝卸量中,約八成屬於大宗原物料的進口,今年大量成長的貨物包括水泥、石化品、燃料油等。台中港積極招商投資,現在港區投資廠商五十九家,金額超過四千五百億元;自貿港區卅家,投資金額約一○四億元。

【2010/12/21 聯合報】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貨櫃三雄 運力排名下滑
2010/03/13 08:44

為什麼有這樣的報導? 與政府的稅則或政策有關嗎?
*******
貨櫃三雄 運力排名下滑  經濟日報  2010.03.13 
 
國內貨櫃三雄全球運力排名往後退,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XS-Alphaliner最新統計,長榮海運因未新增運力,從全球第四大航商退居第五大;陽明海運也退了一名,掉到第16大;萬海航運則是退出前20大,排第21名。

航商昨(12)日表示,去年海運業遭金融海嘯衝擊,每家航商幾乎都面臨史上最嚴重虧損,尤其運力愈大的航商,虧損幅度也愈大,長榮、陽明及萬海去年反應很快,紛紛退租船舶、拆解老船,雖運力縮小,全球運力排名下滑,但虧損金額也因此減少。

長榮多年來一直位居全球第四大航商,因沒有新造船計畫,運力未新增,加上去年5月至今,共退租13艘、拆解11艘舊船,目前船隊維持150艘,總運能55萬TEU(20呎標準櫃),最近被56萬TEU運力的美國總統輪船(APL)超越,退居第五大航商。

陽明有30萬餘TEU,原本排名第16,今年2月也被以色列Zim以31萬TEU追上,降到15名。萬海去年退租一半船舶,運力降到13萬多TEU,退出20名之外,從第20名衰退到21名。

航商表示,去年運力大,虧損就多,全球第一大航商麥司克有205萬TEU,是排名第二大航商地中海航運的1.3倍,麥司克的貨櫃航運去年就虧了20.9億美元。

剛升至全球第四大的美國總統輪船則虧了4.9億美元、第六大的赫伯羅特航運(Hapag-Lloyd)虧損10.24億美元、第九大的韓進海運虧損10.94億美元。

【2010/03/13 經濟日報】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官商另一種關係: 最快明年上路/實施噸位稅 航商稅減
2009/06/29 08:28

最快明年上路/實施噸位稅 航商稅減 
經濟日報 2009.06.29 
 
船舶海運所得課徵較輕的噸位稅最快明(99)年起實施,財政部已經完成所得稅法修正草案,將送立法院下會期審查。實施噸位稅後,航商繳納的稅捐將只有現行的十分之一,國庫釋出的減稅利益逾20億元,長榮等五大航商可獲鉅大減稅利益。

船舶海運和一般公司一樣,目前只能適用營利事業所得稅相關規定,噸位稅完成立法後,授予航運業者選擇權。一經選擇適用噸位稅,適用年限達十年,業者不能視盈虧狀況經常變來變去。

行政院認為,實施噸位稅有利兩岸直航,並促使國輪回歸。依據交通部所做的評估,實施噸位稅後,預估可吸引30艘國輪回籍、增加540位船員就業機會,加上在我國境內維修支出可帶動周邊營所稅收約計27億元。

噸位稅按船舶噸位課徵一定稅額,不論盈虧均要繳稅,獲利高的大型航商適用噸位稅,減稅利益鉅大。依據評估,包括長榮、陽明、萬海、裕民等五大航商降稅明顯,大型航運業者每年可望省下數千萬元營所稅。

財政部規定,選擇按較低的噸位稅課稅的海運業者,不能再享有投資抵減與盈虧互抵等租稅優惠。

據財政部提案,船舶總噸數逾300噸國籍輪可適用噸位稅,海運業者及其100%持股子公司,自有國輪船舶淨噸位總和不得少於20%,第五會計年度起經營船舶的國輪比率要增至40%以上。

李深耕(glee) 於 2009-08-02 00:33 回覆:

噸位稅明年實施 大航商利多 
經濟日報 2009.08.01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5051964.shtml
 
行政院昨(31)日審查所得稅法中的噸位稅機制,將依船舶噸位大小推計利潤課稅,且適用十年,預估99年元旦實施,對大型航商是一項利多,並可望吸引國輪回籍,帶動境內維修及周邊營所稅收約27億元。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添枝昨天邀集財政部、交通部、金管會等進行跨部會議,除討論所得稅法、稅捐稽徵法外,也討論國際租稅中的「反自有資本稀釋條款」。

官員表示,船舶噸位訂出四個級距,採累退課稅,每天每百噸推算利潤算法為1,000噸以下利潤60元;1,001至10,000噸利潤45元;10,001至2.5萬噸30元;2.5萬噸以上15 元,推算出全年利潤後,依明年營所稅降到20%課稅。財政部則估算,若改採噸位稅,一年稅收損失約25億元。

依分級課稅規定,對噸位大的航運業者將更有節稅效果,但若逢景氣低迷,營運虧損時較航商較不利,因為選擇噸位稅後,就不適用盈虧互抵等其他法律租稅減免規定。

官員指出,依賦改會日前決議,300總噸以上的國籍輪可適用噸位稅,但海運業者及其100%持股的子公司,自有國輪船舶的淨噸位總和不得少於總擁有噸位的20%,第五個會計年度起,經營船舶的國輪比率要提高至40%以上。

在昨天達成共識後,財政部及交通部希望把這項法案,列為立法院新會期優先法案。有關「反自有資本稀釋條款」,則是仿照美國、日本、韓國及大陸機制,避免自有資本稀釋達到一定程度,防範跨國企業利用關係企業避稅的防弊機制。

【2009/08/01 經濟日報】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空櫃子載來載去還有錢賺
2009/06/19 08:08

前年本報獨爆高港灌水 官員拗亂寫
聯合報  2009.06.19
 
 
高雄港貨櫃裝卸量前年即傳灌水,本報及時獨家披露,港務局高層一度反駁「亂寫」,直到去年三月檢調著手偵辦,官員才噤口。前天檢方起訴官商四十六人,並有三家航商繳回一億多元獎金,證明裝卸量涉嫌造假不是空穴來風。

大陸經濟崛起,港口貨櫃裝卸量不斷成長,高雄港貨櫃裝卸量從九十一年自世界第四掉到第五,之後一路下滑。港務局九十五年訂定為期三年的「高雄港貨櫃量成長獎勵措施」,想藉發獎金保住排名,卻演變成官商勾結灌水。

九十六年間,航運界傳出貨櫃裝卸量造假領取獎金的說法,「空櫃子載來載去還有錢賺」。本報十月間接獲檢舉信,多方求證一個多月,於十一月廿九日率先報導。

九十六年底,港務局周年慶的時候,高層及附和的航商公開反駁裝卸量灌水的報導是「亂寫」,私下則追查是那名員工爆料。有員工看不下去,向本報及檢調單位提供更多不法的內情。

九十七年元月,本報根據新資料報導貨櫃裝卸量灌水詐領獎金,港務局高層又再度否認。兩個多月之後,檢調搜索港務局及五家航商,傳喚官商五十餘人,多名涉案人坦承灌水。檢方釐清細節後,前天偵結起訴四十六人。

涉案的五家航商昨天如常作業,一家外商駐高雄港幹部說,灌水獎金都交給公司,員工沒份;但航商絕未行賄港務局官員,大家都是想配合政策,讓政府有面子,航商也賺到「裡子(銀子)」。

【2009/06/1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