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基代工是才? 「台灣動畫界不是沒有人,而是沒有才!」??
2008/12/14 10:17:59瀏覽11953|回應3|推薦7

引用文章遊戲軟體業的默哀(資策會與美商英偉達 拚數位內容) 

西基代工是才? 說「台灣動畫界不是沒有人,而是沒有才!」??

自我膨脹? 不求進步?

記得曾問過一位曾待過西基的一位剖有名氣的動畫師,台灣接了如此多的國際動畫代工,是不是學到了很多相關技術,台灣動畫要不靠代工走出國際,還缺少甚麼東西及技術? 他說還缺少不少東西...但他就是還講不出缺少甚麼東西...

有人說,因為他還沒想過這個問題...所以不知如何回答...

台灣動畫產業看來好像就是產官學研,自己劃個圈圈,繞圈子自己快樂...愚民也自愚...

可悲的是,很多人不知自己正在繞圈子...

產學合作》培育動畫人才 世新接軌業界 
 
【經濟日報╱賴盈如】 2008.12.14

學界與業界在人才培育的看法和做法上,長久以來總是有段落差。尤其是以全球為主要市場的台灣動畫產業,更有國內教育出的人才未達國際水準的感嘆。

為了培養國際級動畫人才,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與國內著名的西基動畫公司進行產學合作,由西基動畫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施文祥領軍進駐校園開課,啟動為期四年的國際級人才培育計畫。

與西基公司合作

沈浸動畫界20多年,身為國際級動畫公司負責人的施文祥表示,近年來動畫產業已經發展出商業模式,卻赫然發現大學培育的人才無法和業界接軌。

「台灣動畫界不是沒有『人』,而是沒有『才』!」1988年回台投入動畫產業的施文祥,長期觀察發現,國內培育動畫人才明顯呈現「量」重於「質」的趨勢,就市場導向的需求來看,這些人力對於業界其實沒有太大幫助,反而增加不少在職教育訓練的成本和投資。

施文祥表示,公司都已接單到2011年,也想多用國內人才,但人才就是不夠,只好外包給香港或日本等地的國際人才。

由於動畫產業逐漸呈現專業分工化,人才需求年成長率高達20~30%,他直言:「這個行業將在裁員浪潮中逆勢成長、大舉招人!」

施文祥認為,動畫人才的培育就像學鋼琴一樣,要及早開始,必須從大一就學習動畫的整體製作及相關理論,大二、大三進行模組等相關訓練,大四開始實習。這樣一來,畢業時至少能從以前只有30分的表現,提升到可以在業界工作的60分基本水準。

解有人無才窘境

嚴格來說,目前各大學畢業生的動畫製作能力只有30到40分,必須再加強到50到60分,才是業界可以接受的水準 ,「如果你能達到60分,就不會有畢業即失業的擔憂。」施文祥說。

西基動畫為國內三大動畫公司之一,以承製好萊塢3D動畫鉅片《星際大戰:複製人之戰》動畫聞名,此次與世新數媒系簽約合作,自97學年度起開設「數位媒體創意」課程。修習這門課程的學生,必須準備個人作品,到西基動畫參加面試,面試通過者才能上課,結果從120名大二、大三、大四學生中,脫穎而出的只有30名。

上學期,由西基動畫的專業講師到校授課;下學期,再從修課學生中甄選出15名優秀學生,到西基動畫接受更專業的製作技巧課程,成績優異者畢業後將可進入西基動畫工作。

目前,世新大學數媒系已有三名畢業生任職於西基動畫,工作表現頗受好評。這三名畢業生中,有二位接受過西基的職前訓練後,即可上線工作,使西基動畫對世新學生頗具信心,促成西基動畫和世新大學進行產學合作,藉此解決產業界人才荒的問題。

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主任徐道義指出,數位內容產業中,以動畫和遊戲產業產值最大。

以動畫為例,一部30分鐘的動畫影片,需要相關專業人員花上一年時間製作,在動畫市場日益成長的情況下,專業人才需求孔急。但學界培養的人才,和業界所需的人才仍有一段距離。「為了縮短人才供給及需求間的差距,產學合作是唯一解決之道。」徐道義說明產學合作的出發點。

縮短供需間差距

徐道義進一步分析,學界的人才培育和業界人才需求產生極大落差,是因為學校鼓勵學生「做創意」,卻沒有教導學生如何落實創意,作品多半難以執行,淪為「空中樓閣」。

施文祥補充,動畫是一種創作,也就是「創意┼實作」,而「創」更要源於作,但各大學只教「創意」,使得許多大學畢業生雖然在求學期間做了很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沒有達到業界的標準。

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名列國際動畫影片製作人員名單,世新數媒系大四生柯嘉惠表示,西基的老師們以實務的角度出發,教授很多專業動畫製作的技巧,不只教得多,還教得細,讓她的技術能力大幅提升。同時,在國際就業市場取向的課程訓練下,更懂得如何更精確地呈現自己的作品,例如,她就學習到求職時,如何呈現一個能充分展現專業能力的作品,以博得應徵企業的青睞。

徐道義笑說:「一般人想要接受西基動畫的職前訓練,不僅要自費,受完訓後還不見得被錄取,而世新數媒系的學生,在校求學時,就能擁有國際級人才駐校做專門訓練,真是賺到了!」

( 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2471726
 引用者清單(1)  
2009/05/03 15:16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由首映創意動畫「MuMu Hug」走入國際市場,看問題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大陸 最大的動畫代工出口企業
2009/11/03 00:17

中國動畫電影 產量冠全球
工商時報 2009-11-02
     西基動畫公司是台灣最大的動畫電影公司,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動畫代工出口企業董事長施文祥在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論壇上表示,中國的動畫電影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未來世界的動畫電影市場將會形成「漢字亞洲板塊VS英文的歐美板塊」。

     3年前台商西基動畫是廈門軟體園區第一家進駐的企業,當時造成很大的轟動,因為從此廈門的動畫產業就正式啟動,接著一家一家的動畫公司搬進園區。動畫產業已經是廈門的熱門產業,在整個中國也是如此。動畫已經成為中國最夯的新興產業,各省市都在積極發展,希望能成為中國動畫的霸主。

     施文祥認為,以目前中國政府花大錢投入動畫電影產業,中國的動畫電影產業未來是很有可能成為世界主流,但這必須要耐心等待,因為現在中國動畫電影是以量取勝,今年動畫電影的長度已經突破13萬分鐘,已經是全世界產量第一的國家,但在影響力和產值來說還是遠遠落後於美國。

     中國政府現在扶持43個動漫園區,每家動畫電影公司都在找尋嘗試能夠經營成功的模式。目前票房賣座冠軍的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這部片子幾乎改寫中國大陸的動畫電影,但很少人知道背後的成功原因是香港的動畫高手。施文祥指出,近幾年香港的動畫人才成為推動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引擎,尤其中國南方更深受影響。

     但美國皮克斯製作的「超人特攻隊」早已擄獲全世界的影迷,而「喜羊羊」的魅力還停留在中國。施文祥認為,未來中國的動畫電影的發展將會是結合兩岸三地的人才,再加上日本,形成所謂的「漢字亞洲板塊」,一旦成型後,全球的動畫電影市場將會大地震,美國霸主的地位就會受到動搖,東西方兩大文化也將會勢均力敵,到時中國動畫電影就有機會成為全球主流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西基動畫(廈門): 大力發展重點產業 人才缺很大
2009/11/03 00:10

大力發展重點產業 人才缺很大
工商時報 2009-11-02

     中國大陸國務院已經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重點產業,其中動畫產業就是其中之一。西基動畫(廈門)總監方旭嵐指出,這幾年因為中國大陸官方政府從上到下都大力支持動畫產業,以及中國政府希望擁有屬於中國文化的動畫電影產業,不要讓外國的動畫產業全面侵襲中國市場,所以加速動畫產業在中國發展,動畫電影人才也水漲船高,成為熱門搶手的工作。

     過去中國大陸的父母並不願意讓孩子作動畫工作,在他們的想法裡,靠畫卡通人物怎麼養家活口呢?但現在不同了,有了政府的背書,父母現在拚命把孩子送到動畫補習班上課受訓,班班爆滿。10個月的學費約要3萬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15萬元,很多爸爸媽媽還是願意負擔,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將來薪水,一定會把學費給賺回來的。

     以目前動畫工作的月薪來看,有一年以上經驗的月薪約為5,000元左右人民幣,有3年工作經驗的月薪就要8,000元到1萬元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5萬元,且不管功力如何,都不客氣地跟老闆要求高薪。許多年輕人就算不是動畫電影相關產業科系,也跑去補習上課,就是因為現在動漫行業算是高薪行業,比起服務業來說待遇好很多。事實上,目前中國大陸的動畫人才的薪水已經比台北高了,且差距開始拉大。

     動畫電影產業的老闆也和中國其他產業老闆一樣,都面臨人才留不住的難題。很多員工從完全門外漢,到接受公司完整的訓練且有經驗後,不到1年就急著跳槽,因為產業太缺人才,所以同業間惡性競爭,以高價來挖人。尤其是一些3D動畫的角色人物表演的製作工作,更是紅火。

     業者好不容易培養出人才,沒多久就會被同業挖角,有的甚至整個製作團隊集體離職跳槽,讓業者相當無奈。但此情況恐怕暫時無法改變,因為在市場上需求量大,人才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動畫工作就成為不景氣下的鐵飯碗了。


看不下去
記者對台灣動畫產業還真外行
2008/12/14 21:19

西基真的是賺到了

誰不知道西基是業界有名的動畫工廠需要很多動畫作業員

李深耕(glee) 於 2008-12-14 23:42 回覆:

希望西基能提昇自己,不要只做較微薄利潤的代工。當然規劃及推動產學合作相關計畫的經濟部及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也該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