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腕管綜合症激增
2010/05/26 01:47:05瀏覽1125|回應0|推薦19

腕管綜合症激增

肌萎高危族

  現代人因為工作需要,應用手腕的密度和次數持續增加,腕管綜合症患者數目亦不斷上升,這是一種最普遍,但又同時很易被忽略的新興都市病。有脊醫表示,其求診者中每十人就有一人涉及腕管綜合症。如不及時處理,可致手部肌肉萎縮,永久影響手部活動能力。

  中醫論據

    氣血虛弱易患上

   註冊中醫師羅耀中表示,腕管綜合症是一種較新的都市病,中醫學上認為主要與姿勢不良、氣血不通有關。由於手腕經絡受損,風濕邪氣入侵,引致氣血不通。因此,患有慢性疾病和體質虛弱者,更易患上此症。另如受到外傷致筋骨移位,亦可令神經線發炎,引致出現腕管綜合症。

   細辨患處免誤診

    由於腕管內的正中神經,主管拇指、食指、中指和手心最大的肌肉,即大魚際肌,因此麻痹痛楚都集中於這幾個部位。如延醫診治,可能令痛楚上溯至前臂,甚至肩膊位置。肩膊出現疼痛,也可能是因頸椎出現移位所致,故應注意如痛楚集中於尾指或無名指,則可能是頸椎問題所致,未必是腕管綜合症。

    四穴通經絡活血

       同時在壓痛點和手腕穴位施針,亦能局部紓緩發炎和具鎮痛功效,減輕神經所受的壓力,改善病情。治療以早期的效果最佳。四個常用於治療的針灸穴位,平日如能以微力按壓至痠軟,每日各按十次,同具紓緩疼痛之效。

   曲池穴:位於手腕背部屈曲處,兩腕骨凸出的中間位置。

   大陵穴:位於手腕內側屈曲橫紋處的正中位置。

   外關穴:於曲池穴位置向手臂上移約兩吋的位置。

   內關穴:於大陵穴位置向手臂上移約兩吋的位置。

 西醫指引

  四類高風險人士

  脊骨神經科醫生朱君樸指,腕管綜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在這過往十年,因生活模式變化而有顯著上升的趨勢。腕管位於手腕近手心位置,為一個由多塊細骨和筋鍵組織構成的空間,用以穿過連接手臂的神經線和血管,如手腕長期受壓,可致腕管漸變得狹窄,壓逼內裏手腕肌腱及中正神經,影響手掌活動能力。高危人士包括:

   1. 長期勞損者,因長期勞損可令肌腱硬化增厚,發炎腫脹可令腕管空間減少。

   2. 孕婦、肥胖人士由於脂肪積聚,易令腕管變得狹窄壓逼神經。

   3. 類風濕關節炎和痛風症病人,其腕管內肌腱組織亦會增厚。

   4. 曾受外傷如腕部骨折、脫臼者,都會令腕管組織空間狹窄。

   嚴重萎縮可致殘

   由於患者中正神經受到壓逼,如不能及時放鬆,將導致神經線發炎,影響手部活動肌肉,同時出現手指疼痛麻木,而麻痹通常集中於手心、拇指、食指和中指位置。另也可致手腕活動時乏力,尤其在晚上或放工後特感不適。嚴重者更可感到手腕關節繃緊,難以自由活動。

   以紓緩壓力為主

   治療方面,需要設法將收緊的位置放鬆,讓神經回復正常。輕微患者可透過冰敷和伸展運動放鬆腕管。較嚴重患者要由脊醫以專業手法治療,找出問題癥結所在,鬆弛手腕管周圍肥厚組織,以紓緩腕管壓力。如情況非常嚴重,則需要借助外科手術,割開繃緊的韌帶,放鬆腕管壓力。不過,如不糾正不良姿勢,仍可導致復發。

 文:Chris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腕管綜合症治療

 

腕管是手腕裏的一條通道,多條手部的肌腱、神經等都由此「路口」進入手部。而「腕管綜合症」是指腕關節周圍肌腱,因長期重複動作或孕婦水腫等而勞損,壓力影響腕管正中的神經線,令患者手掌的首三隻手指感到麻痹痛楚,並影響腕關節致手部運動功能受損。

 

初期患者,可先嘗試以物理治療方式,減輕手部麻痹及痛楚;在不少腕管綜合症個案中,患者可獲安排使用支架(resting splint)以改善病情。

 

如情況持續,醫生可能會為部分病人,處方消炎止痛藥及維他命B等。但需留意,對孕婦患者來說,如她們希望在分娩後作母乳餵哺,則醫生多建議她們避免使用藥物治療。

 

較嚴重的患者,如腕管綜合症病況經使用支架及接受物理治療後,仍未有改善,便可考慮接受手術作根治。現時,已有微創手術可將創傷性減低,同時縮短術後康復時間。

 

歐健明 ( 筆者為荃灣港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

都市日報              2010年06月02日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psy818&aid=4066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