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數:179 | |
中風失語 針灸開聲 |
知識學習|健康 2011/02/17 15:13:30 |
李耕利用身後的功能性磁力共振造影, 替中風患者進行掃描。 中風失語 針灸開聲 現時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部分患者在中風後,會出現口齒不清、語言障礙的問題,一項研究發現,可以利用針灸刺激大腦,加快復元的時間。 負責研究美時醫療新生兒磁共振及臨牀應用事務總監李耕醫生表示,中風可能令腦部負責言語的區域受損,影響語言表達和理解,因而令患者喪失語言能力,患者可能跟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可能只能發出「丫」、「丫」的聲音,過往會認為「無得醫」。 但近年有醫學研究發現,若能訓練病人,讓他們重新建立一條語言的「通道」,便可恢復說話的能力,而出現失語症的中風病人,需在發病後的病情穩定一周內,就應開始進行發音訓練,功能康復訓練包括發音訓練、短語訓練等,對於完全喪失語言能力的病人,他們需像小孩學習說話一樣,從發音開始,如讓病人發出「丫」音等。 針灸刺激語言中樞 而針灸有助刺激患者的語言中樞,加快復元,因此他們進行一項研究了解針灸對病人康復進度的影響,當中有7名中風病人參與,他們均是完全喪失語言能力,平均年齡約為53.7歲,並且慣用右手的人士,另有14名對照者,平均年齡為51.9歲。 參與研究的病人,針灸的次數都不同,大部分都是施針 3至6次,每次10至30分鐘,其中更有部分針灸後,即時有良好的反應,而施針的位置,包括人中、金津等。 重新建立新語言通道 中風患者接受針灸後,再利用功能性磁力共振造影(fMRI)的掃描,結果發現,有三個語言區域有反應,其中大腦左前中廻的反應最大,這是語言中樞。 另外,右腦島也有反應,右腦島是重新學習語言的關鍵部分,若能刺激該部位,就好像把機關打開一樣,失語症的病人,可重新建立一條語言的通道。 至於針灸能具體加速復元的時間,李耕指出,則要視乎病人本身的學習速度, 但相信可以加快患者恢復語言能力,李建議,一般病人應每周針灸5次,持續半年至一年。 都市日報 2011年02月15日
|
最新創作 |
|
||||
|
||||
|
||||
|
||||
|
||||
最新影像 | 30 本 895 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