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拒毒 從幼兒園做起 社工,是香港青少年遠離毒品的重要角色。 印尼押返詐團 匈牙利又傳被逮 左營「無業」搶匪..
2017/03/30 10:25:40瀏覽933|回應0|推薦0

 

願景/拒毒 從幼兒園做起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93229?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4-10 00:48聯合報 高克培/神經科醫師(台北市)

有關台灣毒品的氾濫,二○○五年六月陳前總統就表示過「已衝擊國安」,而且強調,政府自民國八十二年已公開「向毒品宣戰」。但由近日聯合報願景工程專題「毒癮悲歌」系列報導,十多年來,嚴重的程度仍然以駭人的速度快速增加。更可怕的是,衛福部調查,全台有近萬名未成年吸毒者,平均十四點八歲染毒、戒毒臨床案例甚至出現小五生,天啊,這就都是我們台灣未來的主人翁?

眾所周知,吸毒者中毒死亡、自殺、犯罪、死於他殺和意外事件等等都高出一般人甚多,台灣已經少子化得可怕,經不起青少年再染毒。蔡總統對此的宣示是:「對毒品零容忍」,其實這與過去政府「與毒品宣戰」一樣都是好聽的口號;至於她說「要跨機關、從源頭打擊」,高檢署立即煞有介事地說要整合檢、警、海關等六大檢警調系統,建立毒品情資資料庫,透過大數據分析鎖定毒品交易熱點、運毒路線、毒販對象等等,亦只是依既有的緝毒劇本照表操練而已,因此長此以往,十年之後,台灣絕對依舊高唱「毒癮、甚至亡國悲歌」!

筆者年輕獨自在國外進修,因為緊張、空虛和挫折感,曾有一段時間與幾位同事吸食大麻,至今猶記得那種吸食後「天人合一」、「每個人、連野貓小鳥都變成那麼友善」、「沒什麼大不了」飄飄然的快意,所幸即時警覺,加上經濟上入不敷出,返國前斷然停止,因此在我身心只留下慶幸,以及對毒品成癮的深刻了解。

人類為排解緊張、空虛和挫折感,腦子裡有一個機制能讓我們製造腦內啡(endorphin),它可以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感覺、繼續人生。啟動這個機制的方式有很多,其中由長時間辛苦努力的工作或運動,以「獲得成就感」最慢、最不確定,而以毒品刺激最快速、最確定且最有效率。一般說來,被啟動時年齡愈小、次數愈多,爾後掌控我們愈深、愈強,而且更使得我們對緊張、空虛、挫折感的忍受度降低,這就是為什麼一般人、尤其是孩童建立好的習慣很難,壞的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掉(柏拉圖說:人,是習慣的奴隸)。這亦說明,為什麼青少年戒毒的再犯率最高(達九成之多)。

根據法務部的統計,吸食毒品人口下降到六到十一歲兒童,十二到十七歲青少年更暴增三倍。預防重於治療,筆者認為「拒毒」的「源頭」不在國、高中,為了與毒梟爭奪孩子和台灣的前途,我們必須從幼兒園和國小時期就開始,由父母、老師、甚至兒科醫師,不斷地、零漏失地,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和教材、列入評鑑,強力灌輸每一個小朋友,要他們牢牢記住:「除了父母、醫師、老師,任何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可吸、不可吃、不可注射」的觀念。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不是嗎?

 

 

 

刑事局破獲五百多公斤k他命 足以供應百萬人吸食

2017-04-01 11:08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378178?from=udn_ch2cate6639sub7315_pulldownmenu內政部長葉俊榮到刑事局查看查獲的毒品。記者李承穎/攝影分享

刑事局昨日下午在桃園地區破獲劉姓男子為首的販毒集團,查獲k他命共551公斤,純度高達9成以上,還以茶葉作為包裝,警方指出,這批毒品研判是從中國大陸運送來台灣,若流入市面,將足以供應100萬人次吸食,且毒販企圖流入春天吶喊嘉年華活動,若沒有即時阻斷,後果不堪設想。

警方指出,刑事局第一大隊接獲線報,國內某毒梟企圖於春天吶喊活動前運送大批毒品,分裝販售,劉姓男子(21歲)等五人,警方報請桃園地檢署指揮與海巡署、憲兵隊合作;經連數日跟監、蒐證,於上揭查獲時、地,發現劉男等人,正在搬運、分裝載運,即時趁他們下車之際逮捕。

內政部長葉俊榮及警政署長陳國恩今天到刑事局表揚有功人員,葉俊榮指出,警方阻斷毒品的供應鏈,將源頭阻絕,透過毒品大數據分析,是近年查獲最大宗毒品。

 

 

台灣美景 給了香港離毒解方

https://udn.com/news/story/10983/2366981?from=udn_ch2cate6638sub10983_pulldownmenu

2017-04-01 08:45聯合報 林秀姿黃信璁陳柏亨

台灣美麗的風景,竟然成為香港毒品問題的解方。圖/聯合報紀錄片工作室提供分享

台灣美麗的海岸線,竟成為香港毒品問題的解方!

香港路德會青欣中心社工張栢淳,2014年來台灣騎單車環島求婚,「騎單車時,左邊是山,右邊是海,太震撼了。」台灣美麗的風景讓他大為感動,決定引進香港,以單車協助戒毒者養成健康生活。

轉動改變之輪

發起單車戒毒計畫的社工張柏淳。記者陳柏亨/攝影分享

「We Cycle/改變之輪」是張栢淳提出的戒毒、復歸計畫,短短兩年協助100多位毒癮者,將他們培育成單車導覽員。

張栢淳說,培訓戒毒康復者擔任單車導覽員,必須先通過驗尿,然後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包括急救、單車技巧、體適能以及導覽訓練等,運動的鍛鍊可以讓戒毒者增強戒毒決心、遠離毒品。而導覽最後,再讓導覽員跟參加者分享自己吸毒、戒毒的心路歷程。張栢淳說,不少參加者原本認為「我不需要接觸戒毒者」,但聽了抗毒過程後發覺,這不只是戒毒而已,而是一個人的生命改變歷程。

「我們不能改變人生的歷史,但可以改變面對人生的態度,」張栢淳說,戒毒者原本的興趣就是吸毒,拿掉毒品後,他們剩下什麼?社會可以給他什麼?給戒毒者騎單車的興趣、導覽的工作,他們才會願意放棄原本的「興趣」。

根絕毒癮 先解決社會問題

安菲(左)與貫中(右)本來是吸毒人口,現在戒毒後成為志工,穿著背心騎單車宣導反毒。記者陳柏亨/攝影分享

17歲染上K他命的安菲,曾瘋狂到在計程車上拉K。現在已經是單車導覽員,也遠離毒品3年的時間,這段期間,他還帶了許多朋友戒毒,一起參與單車導覽的培訓。

毒齡十多年的貫中,除了白粉以外,什麼毒都吃過,毒品甚至造成他膀胱纖維化,每10分鐘就要上廁所。現在他也是We-Cycle單車導覽員,並透過每次帶團前的驗尿流程,持續證明他改變的決心。

We-Cycle想改變的不僅是離毒者,更希望扭轉社會與離毒者的關係。曾有參加活動的民眾緊抱導覽員,激動的說聽到不只是戒毒經驗,而是生命的改變。張栢淳表示, 「We-Cycle的目標,就是讓參與的戒毒者跟群眾互動, 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和社會連結,是社工無法全然取代的。」

張栢淳相信運動能改變這群戒毒者。他表示,今年將來台灣與戒毒機構合作,希望能促成台港兩地戒毒者單車環島的壯舉,讓台港兩地不僅能正視毒品問題,也給予這群戒毒康復者關懷與希望。

 

 

 

社工,是香港青少年遠離毒品的重要角色。

            http://p.udn.com.tw/upf/newmedia/2017_data/social_workers_for_drug/index.html?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他們在中學校園,協助吸毒通報的轉介;在公宅大樓敞開大門,歡迎青少年求助;走進公園或大樓迴廊,找尋無助的青少年;也在各戒治中心,陪伴戒毒者脫離毒品掌握。

香港社工體系發展40餘年,在90年代遇上狂野派對上大受歡迎的K他命與搖頭丸,如今青少年則躲在家中吃「冰毒」(甲基安非他命)。要如何打撈出這些染毒的青少年?要如何協助他們離毒?離毒之後的生活該怎麼辦?如何避免青少年再走回頭路?

四大關鍵階段,由2萬1千名註冊社工扛起重責大任,透過訓練有素的社工,他們聯繫社福團體、結合醫學專業,幫助戒毒青少年養成規律生活與思考的習慣,也協助他們就業、就學,返回社會人群。

規模600位社工的香港青年協會,處理邊緣青年服務的社工約40位,「等於每人一年負責110-120位,處理青少年碰到的暴力、性危機與毒品等綜合性問題。在此同時,社工也要協助家長、學校老師調整做法,每個個案都要花去不少時間。」邊青服務督導主任陳文浩表示。

hk
霓虹斑斕的香港,社工在街頭巷弄陪伴青少年遠離毒品誘惑。

從戒癮的第一哩路到最後一哩路重生,都有社工的陪伴。

強而綿密的社工體系協助個案到家人、校園到社區,與政府並肩採取「小政府大社會」的合作模式,成功關鍵是政府提供龐大經費支持。1996年成立的禁毒基金,支撐起非政府組織(NGO)與志工進行防戒毒工作。

街頭夜訪 先與少年交朋友

晚上九點鐘,走進將軍澳的公園,社工紛紛上工,與認識或不認識的青少年聊天,慢慢建立信任,彼此討論毒品知識,給他們自我防禦的知識武器。

外展服務是香港社會工作重要的一環,由社工主動出擊,在轄區內的公園等公共空間接觸深夜在外的青少年聊天,一方面提供青少年防範毒品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建立青少年與社工聯繫的管道,給青少年主動求助的機會。

社工主動攀談很少被拒絕。「一開始會覺得很煩、很奇怪,但知道他們是社工,不會拒絕交談。幾次之後就熟了。」還是學生的阿彤說。

這樣的親切其來有自。香港六七暴動之後,英國政府大量增加文康社福活動,奠定社工發展的基礎,提升社工的社會地位。「但是深夜工作的風險還是存在,一般來說都會兩到三人一組進行,好互相照應。」負責青協深宵服務的李智廣主任說,他向涼亭下另外一組社工揮了揮手。

人可以改變 但反覆戒毒很正常

凹頭青少年中心院長鄭妙娜認為,吸毒背後原因不解決,青少年只會陷入戒毒再吸毒的循環。他們面對的是心癮,而非單純的生理成癮,是場意志力的拔河。

戒毒一次就成功的個案並不常見,多數人要經歷3至4次反覆戒毒的過程,才能完全戒除。戒毒者一次一次回到中心,在社工幫助下慢慢進步,這非一蹴可幾的改變。

現年27歲的阿榮,已在凹頭青少年中心接受戒治17個月,雖然這是他第四次回到凹頭戒毒,「跟前幾次待沒幾天就想離開,這次覺得自己進步了,有信心成功。」阿榮開心地說。

阿榮23歲開始,斷斷續續戒毒又吸毒,回想過去與K他命、古柯鹼為伍,「生活很無聊,沒有睡覺的時間就是在吸毒。」

在社工幫忙下,阿榮穩定作息、規律運動,逐步拾回自我管理的能力,回到職場工作,學習財務管理技巧,跟家人的關係也漸漸改善。

「他現在是中心其他學員的榜樣,很照顧新來的夥伴,其他學員也會體諒他要工作,晚上十點準時熄燈睡覺。」鄭妙娜描述阿榮與其他學員間的體貼互動。

長期陪伴 找出吸毒背後的問題

凹頭青少年中心位於新界元朗的主幹道旁,幾棟簡單建築,看不出來收留20多個吸毒青年,大家平常一起睡、一起吃、一起學習,宛如男生宿舍,常充滿笑鬧聲。輔導他們的社工廖權昌與張証傑,跟所有學員生活在一起,彼此相處像是朋友般沒有距離。

中心以戒治毒品為目標,但他們不只協助戒毒,更改善青少年原生生活中面對的問題。「毒品只是問題的表面,青少年尋求毒品的慰藉,多半是因為生活中遭遇的困境無法解決,才會以吸毒逃避問題。」中心主責醫師劉家業說。

「社工的工作就是陪伴,花時間跟學員一起研究達成目標的規畫,協助他們創造成功經驗。」負責管理學員生活的社工廖權昌說。

awl-tou
佔地不大的凹頭青少年中心,籃球架、團練室、健身房,每一筆資源都慢慢建置起來。

凹頭提供各種不同的探索課程,像是咖啡沖泡、奶茶調理、游泳、烘焙、泰拳、樂器練習。給學員一些之前不曾進行過的活動,刺激感覺與思考,依各自的興趣找到學習資源。

「許多學員一開始被要求多嘗試,反應都是不要、不會、不喜歡。」鄭妙娜說,但社工多次的溝通與鼓勵,讓他們慢慢向外接觸,再透過各種活動建立成功經驗,增強學員自信心。

不只少年 家長也需要輔導支持

位在新界屯門的明愛容圃中心,專責校園宣導與社區戒毒工作,服務屯門地區38所中小學。他們與國中駐校社工緊密合作,一發現有青少年吸毒,就立刻與地區的NGO連繫,轉介輔導。

明愛容圃關懷吸毒少年,也關心少年的家長們,他們成立了「家友會」,運用戒酒互助會的模式,讓照顧家中毒癮者的家長齊聚一堂,分享彼此經驗。社工提供專業的知識技巧,像是戒毒方法、情緒輔導,以調適家長們處理家人反覆戒毒的精神壓力。

「許多夫妻因為孩子碰毒,管教方式有摩擦,反而造成夫妻關係惡化。家友會就是一個幫忙處理這類問題的地方。」明愛容圃中心主任鄭靄君表示。許多家長在子女成功戒毒之後,留下來擔任義工幫忙其他人。

中間機構 重返社會的最後一哩

電影般的唐樓街景,是香港青年協會位於上環的中途宿舍,專門提供18-24歲,戒毒回歸或家庭失能的青少年一個短期住宿空間。

協會社工負責找尋適合資源,如課程、成長團體、就業輔導等,協助青少年制定生活目標、訓練職業技能,也媒合工作,穩定青少年經濟來源,為獨立生活跨出一步。

四人一間,20坪的空間包括獨立儲藏間、衛浴與廚房。相同規格,在上環一帶實際月租要價30000港幣,青年協會只向入住青少年收取1800港幣的月租。

「很多青少年缺乏一個好的體驗。希望他們親身感受舒適環境後,有每個月繳房租住好地方的動力,進而穩定收入、穩定生活。」宿舍負責人李樂民認為「想要」是讓學員有動力規畫未來的重要因素。

住在永利街宿舍的阿明,15歲開始吸毒,K他命、發仔、冰毒、大麻都吸過,22歲因為販毒而進了懲教所(監獄)。

戒毒出獄之後,轉往永利街中途宿舍。社工跟阿明一起設定工作與經濟獨立的目標,也幫忙他跟媽媽恢復往來相處。

現在從事建築工作維持生計,阿明正努力考取貨車駕照,希望未來能組自己的車隊。「戒毒之後,精神比較好,跟媽媽的關係也漸漸改善中。」阿明笑著說。

中途之家的重要功能,不只是給青少年住的地方與一份工作,而是留宿期間,學習理財規畫與生活管理的能力,「這是個人獨立的根本。」李樂民強調。

回歸社會,是香港社工服務青少年時重要的根本精神。

戒毒者另類訓練營 帶團騎單車

眼前站著兩位身著車衣、精神煥發的單車導覽員,他們是貫中與安菲。沒人提起,不會有人知道他們曾與毒品纏鬥多年。

毒齡10多年的貫中,因為沉癮K他命,造成膀胱纖維化,嚴重影響個人與家庭生活。而毒齡5年的安菲,戒毒3次才成功。但他們成功戒毒,更成為「We-Cycle/改變輪舍」計畫的單車導覽員。

提出點子的社工張栢淳說,2014年來台灣騎單車環島求婚,「騎單車時,左邊是山,右邊是海,太震撼了。」美麗的台灣風景讓他大為感動,決定把這個感覺帶回香港,協助戒毒者養成健康生活。

三個月的培訓過程對戒毒康復者並不輕鬆,他們必須通過體適能、急救、單車技巧與導覽解說等訓練,鍛鍊過程增強戒毒者的戒癮決心。至今已經培育60多位的單車導覽員,每次帶團前的驗尿,都證明他們持續改變。

參加導覽活動的市民也重新認識戒毒者,曾有參加活動的教師緊抱導覽員,激動說見證戒毒後的生命改變。

「We-Cycle計畫的目標,是讓戒毒者跟群眾互動,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和社會連結,是社工無法全然取代的。」張栢淳說。

台港比一比 人跟錢哪裡來的?

750萬人口的香港,共有2萬多名社工協助各種社福事務。對比香港,2015年台灣社工專職人員為1萬2千餘人,只有香港的二分之一,卻擔負起全台灣的案例。

statistic

輔導吸毒少年的社工,長期在高風險、高情緒勞動的環境工作,社工經常要統合醫療、就業就學、生活安置等資源。「但這些資源在台灣都很缺乏,長期下來,社工容易有無力感。」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理事長滕西華表示。

滕西華分析,台灣的毒品問題防制,目前僅緝毒作業有系統性的流程,毒品戒治與防制還有很多的改善空間。高中職以下校內社工人員配置,據《學生輔導法》規定,班級數達55班以上,至少設置專業輔導人員一人。然而據教育部2015年統計,全台僅約2成國中,符合法規中強制設置專業輔導人員的條件。其餘國中因未達輔導人員設置標準,在青少年需要幫助時,可能面臨無專業心理諮詢師、社工從旁協助的情形。

面對青少年染毒的問題,香港政府於1996年籌組禁毒基金,支持從事禁毒服務的非政府機構(NGO)進行毒品防制工作,更在2010年增加10億港幣,每年提撥千萬利息,讓不同單位申請,籌辦毒品宣導、戒毒輔導等服務,也上街頭找尋潛在吸毒青年。

香港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張越華說,本金30多億的禁毒基金,光是利息就能養活數百個NGO,且NGO熟悉社區在地狀況,可以看到政府看不到的問題,政府政策才不致於「一言堂」。

相對香港,台灣的社工輔導缺哪塊資源?滕西華直說:「人力、資源都缺乏,台灣還有太多需要建置的系統。」毒品防制工作要成功,需要根本性的解決毒癮者的生活環境、習慣與經濟問題。這有賴更強力的社會支持網絡,讓社工整合戒毒者需要的戒毒資源。

 

 

 

共諜案 共打機制冰河期

https://udn.com/news/story/10982/2373355?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3-30 02:28聯合報 記者張宏業王聖藜/台北報導

國台辦證實李明哲正接受有關部門調查,情治單位透露,以往台灣破獲共諜案,不久會有台商遭捕,理由都是危害國家安全,「這是諜報活動恐怖平衡潛規則」、「你抓我一個,我抓你兩個」。

李明哲事件拖延數日,才確定遭陸方限制人身自由,原因在於,若是由大陸公安部門拘留,會依照兩岸協議通報,但此事屬於「國家安全活動」,是大陸國家安全部採取行動,是現行兩岸通報機制上的漏洞。而兩岸共打機制也陷入冰河期,法務部發函後,對岸是否回應,相關人士都沒有把握。

調查局偵辦緝毒業務與追緝外逃罪犯自去年蔡政府上任後就產生巨大變化,大陸官方自去年五二○後要求我方在公文上,須將「法務部調查局」換為「兩岸聯絡人」,調查局向陸委會反映遭拒後,毒品情資交換就「有去無回」,大陸禁毒局關閉對台聯繫窗口,影響緝毒工作甚鉅。

 

 

印尼押返詐團 匈牙利又傳被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30000499-260106

 騙地開花  刑事局29日將18名台籍詐騙集團成員(著黃色背心者)從印尼押解回台。(范揚光攝)

抓不完!刑事局與印尼警方合作9日在雅加達破獲2個專騙大陸民眾的電信詐騙機房,昨天才將18名台籍嫌犯押返偵辦,沒想到又傳出35名台灣人疑涉非法賭博,27日遭匈牙利當局逮捕,除主嫌1人羈押中,其餘34人訊後獲釋,是否為詐騙集團,外交部會同我司法機關了解中。

台印警方合作破獲的詐騙集團是今年首度與國外警方合作的案例,刑事局強調,從第一時間成立專案工作小組,將情資提供給印尼警方,並獲得檢察官全力支持,因此18名台嫌昨返抵機場,立即持檢方核發的拘票逮捕,後續將持續擴大向上溯源,追緝集團幕後主嫌。

另駐泰國聯絡官日前與泰國移民總局合作,在曼谷緝獲林錦鴻、吳正強、張君偉等3名「緝狐對象」,昨也將3嫌押返回台。

北市大安警分局則破獲假檢警詐騙集團,其中主嫌38歲男子蘇琮傑,多年前往菲律賓與10餘名台人經營詐騙,2011年遭當地警方逮捕,原要送往大陸,後「死裡逃生」被押回台受審,遭判刑1年8個月,去年出獄後,又找人在台中開設詐騙機房,給位在西班牙的歹徒打電話騙人,每月不法獲利超過百萬元。

至於匈牙利媒體報導,布達佩斯警方27日接獲民眾報案表示,鄰近民宅內有人需要協助,警方到場後發現35名台灣男女聚居。匈牙利警方也釋出以「進行非法賭博」為題的影片,說明在現場發現大量平板電腦與手機等電子通訊設備,懷疑他們在進行非法賭博。

外交部昨表示,我駐匈牙利代表處已在第一時間派員赴警局探視涉案國人,但目前暫無具體資訊,刑事局也表示在了解中。

(中國時報)

 

詐騙集團新招? 贓款匯被害人戶頭要求領出成詐欺共犯

https://udn.com/news/story/7318/2380092?from=udn_ch2cate6639sub7318_pulldownmenu

2017-04-02 16:57聯合報 記者蘇木春╱即時報導
胡姓研究生接到歹徒電話謊稱他的帳號涉嫌洗錢,歹徒卻將不明款項匯進胡男帳戶內,警方將到場取款的車手逮捕。圖/警方提供分享

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台中市一名胡姓大學研究生,接到歹徒電話謊稱他的帳號涉嫌洗錢,要求胡報出帳號資料,歹徒卻將不明款項匯進胡男帳戶內,再派出假檢察官要求胡領出交回;事後歹徒故技重施他認為有異報案,警方將到場取款的車手逮捕,胡雖戴罪立功但也一併被依法送辦。

警方調查,胡男(23歲)就讀台中一所大學研究所,他上月底接到一名自稱苗栗縣頭份鎮一家醫院人員來電告知,他的證件與郵局帳戶疑似遭人冒用要求提供個資與帳戶細節核對,胡以為未提供密碼及提款卡應不致被騙,且擔心自己真的涉案便逐筆提供。

不料隔天胡男的郵局帳戶果真有一筆40萬元不明款項匯入,沒多久又接到自稱地檢署檢察官來電,指出查獲胡男郵局帳戶有來路不明款項,涉嫌觸犯「洗錢防制法」,胡男信以為真,便配合假冒檢察官的男子的指示,相約到郵局將多出款項全數提領,交給指定前來取款的男子。

但胡男返家後越想越不對勁,隔天詐騙集團又故技重施,將一筆43萬元不明款項匯進他的戶頭,胡男到台中市警察局第四分局春社派出所報案。待前往取款的葉姓未成年車手一現身,警方便一擁而上將他逮捕。胡男雖缺乏查證、無辜成為詐騙集團犯案共犯,雖事後戴罪立功協助逮捕車手,但仍以詐欺罪共犯移送法辦。胡姓研究生接到歹徒電話謊稱他的帳號涉嫌洗錢,歹徒卻將不明款項匯進胡男帳戶內,警方將到場取款的車手逮捕。圖/警方提供

 

 

警方嚴查詐騙集團鬧車手荒?40歲車手出馬被逮

https://udn.com/news/story/2/2378510?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2017-04-01 14:15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台南市善化警分局昨天逮捕年近40歲覃姓詐騙「車手」,他向警方供稱,因身體不好,長年無業,但有幼子要養,看到報紙的徵才啟事,日薪2千元,才會前往應徵,加入詐騙集團成為車手。因詐騙集團車手普遍年輕化,警方私下懷疑近年鎖定也查獲相當多年輕車手,導致詐騙集團也亂人手荒?

警方表示,被害人是住新市區55歲婦女,日前接到詐騙集團電話,先自稱是醫院,指稱她的健保卡有問題,接著轉成警方人員告知她涉嫌健保詐欺,最後一名假檢察官男子出面說要監管金融帳戶。

被害人信以為真,30日中午前往郵局提領150萬交給詐騙集團車手;但詐騙集團食髓知味,得知婦人另外有定期存款後,要她隔日再領出,會當面詳細說明監管帳戶的情形,被害人警覺「可能受騙」,晚間立刻向警方報案。

善化警分局獲報後,與被害人配合,31日到郵局領出120萬元,前往詐騙集團指定地點交款,警方全程監控,在覃姓車手出面取款時,將他逮捕帶回偵訊,依詐欺罪嫌移送法辦。

警方指出,近年來查獲的詐騙集團車手,大都是中輟或者在學中的未成年少年,最多是20歲出頭,昨天落網的覃姓車子年近40歲,較為少見,研判詐騙集團在年輕車手不斷被查獲後,可能出現車手荒。

 

 

中時快評》民進黨的神邏輯與神救援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225003153-262103

清泉崗基地內查獲51包安非他命,凸顯軍中毒品氾濫的嚴重性,動機、過程都令人匪夷所思,軍方內鬥等陰謀論紛傳,到底誰是幕後影武者?從藥頭、軍方高層都有人猜測,最誇張的是「阿共仔」、「馬英九」都被扯進來。

清泉崗染毒後,軍方緊急針對基地官方尿液檢驗,初步證實有校級軍官染毒,姑且不論是地勤或飛行員,如此部隊戰力堪慮,也難怪民代感嘆「三級毒品就可打敗國軍,哪需要航母、導彈?」

軍中是社會縮影,毒品氾濫凸顯內部控管鬆散,包括大門安檢、生活管理等多層面都要全面檢討,要如何擬定對策改善缺失,考驗執政黨的危機處理能力。豈料,立委蔡適應一句「馬英九的錯」,凸顯綠營仍停留在政黨鬥爭的慣性思維,一切先把責任推給前朝,藉此來減緩究責的壓力。

民進黨的神邏輯也不乏其例,之前陳亭妃指雄三誤射是「馬英九對陸懦弱」;去年南海仲裁失利,立委葉宜津更牽拖是「被馬英九害了!」彷彿這是民進黨神救援的劇本,但民眾真有這麼容易上當?

再者,軍方如何杜絕毒品,也要從強化內部管理著手,此刻拋出所謂「不排除對岸勢力勾結軍中人士擾亂軍心的可能性」,豈不是把責任推給「阿共仔的陰謀」?難不成,包括雄三誤射、軍中虐狗事件,都是對岸或第五縱隊所為?

蔡英文曾高聲疾呼「人民所期待的就是4個字:解決問題。」對重大事件的發生和檢討改進,執政黨是沒有推卸責任的權利。民進黨立委們還要繼續扮演小丑、繼續淪為笑柄?

 

 

 

聯合/「官」字兩個口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04547?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2-24 02:43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俗話說,「官」字兩個口。官員說話,挾著權威,就是比人民大聲,老百姓怎麼說得過官?

對於這句話,人們最近的體會恐怕更加深刻。上周,因為禽流感疫情來勢洶洶,農委會臨時宣布雞鴨鵝「禁宰禁運」七天;養禽場無法出貨、攤商無肉可賣,叫苦連天。但是,對政府的全面禁令,業者就算不滿,誰理你啊?

七天的禁宰令,廿四日零時即已到期;問題是,禽流感的疫情並未如預期地完全撲滅,某些地區反有擴大跡象。於是,農委會原本計畫再延長禁令;但究竟要不要執行,直至昨天上午的行政院會仍無法拍板,最後才由農委會決定不延長。這樣的演變,其實不出業者之所料。

官員取捨難決,可想而知:一禁再禁,勢必惹出更多民怨。當初政府作出全台七天禁宰的決定,必然是認為有把握在七天內可以控制情勢。誰料,禁令匆匆宣布,各單位卻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來達成目標,都動員了國軍協助撲殺,卻偏偏缺了獸醫。如果延長禁令後仍無法徹底根絕疫情,還要不要再延?

倒楣的不止禽農。最近蝶戀花賞櫻團出事,賀陳旦下令吊銷友力公司營業執照,立即波及其他靠行的一百多部遊覽車。這種「通殺」的連坐法,難道是政府處理事情的合理態度?至於石門水庫水情吃緊,桃園究竟要不要實施休耕,因政府決策未定,農民的心還懸在那裡。

官字有兩個口,官字更沒耳朵,對民怨都裝作聽不見。

 

 

左營「無業」搶匪 竟是軍人

2017-03-27 02:28聯合報 記者黃宣翰/高雄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366697?from=udn_ch2cate6639sub7315_pulldownmenu

王姓男子與泰籍女子性交易後行搶她的皮包,被高雄市警局左營分局依搶奪罪嫌法辦。破案第一時間,警方聲稱王無業,國防部昨卻證實王其實是陸軍第六軍團工兵第五三群一兵,外界質疑警方隱瞞犯嫌現役軍人身分。左營警分局長李謀旺指出,王犯案屬個人行為,才未在新聞稿提及王的國軍身分,並非刻意隱瞞。

警方調查,王姓男子(廿歲)三月廿四日晚上七點多和一名廿六歲泰國籍女子約定以三千元性交易,完事後共進晚餐。兩人行經左營區南屏、新勝路口,王見女子語言不太通,且在台無可求助友人,動歹念行搶女子手提包。女子緊追在後並呼救,王被熱心路人壓制在地遭警方逮捕。

陸軍第六軍團將全力配合檢警調查,並依「刑懲併行」原則,研議懲處。

 

左營「無業」搶匪 竟是軍人

2017-03-27 02:28聯合報 記者黃宣翰/高雄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366697?from=udn_ch2cate6639sub7315_pulldownmenu

王姓男子與泰籍女子性交易後行搶她的皮包,被高雄市警局左營分局依搶奪罪嫌法辦。破案第一時間,警方聲稱王無業,國防部昨卻證實王其實是陸軍第六軍團工兵第五三群一兵,外界質疑警方隱瞞犯嫌現役軍人身分。左營警分局長李謀旺指出,王犯案屬個人行為,才未在新聞稿提及王的國軍身分,並非刻意隱瞞。

警方調查,王姓男子(廿歲)三月廿四日晚上七點多和一名廿六歲泰國籍女子約定以三千元性交易,完事後共進晚餐。兩人行經左營區南屏、新勝路口,王見女子語言不太通,且在台無可求助友人,動歹念行搶女子手提包。女子緊追在後並呼救,王被熱心路人壓制在地遭警方逮捕。

陸軍第六軍團將全力配合檢警調查,並依「刑懲併行」原則,研議懲處。

 

留守校官集體外出喝花酒 馬公基勤隊爆離譜軍紀案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360340

2017-03-23 14:57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留守校官大批外出喝花酒,馬公基勤隊爆離譜軍紀案。報系資料照分享

 

澎湖空軍馬公基地勤務隊副隊長許玄龍中校遭袍澤指控,前(21日)晚間擔任營區留守主管時,蹺班率三名少校分隊長外出到有女陪侍的越南店,喝醉直到午夜許回到營區,還對營門衛兵要求進大門不留進出紀錄。

空軍司令部今日說明此事時,進一步指出,違規外出喝酒者,其則有5名校官,一名聘僱人員,將全部記大過調職。

空軍司令部表示,針對臺南基地部分官兵涉足不正當場所事件表示,該案是基地於21日自行查獲後,由空軍司令部派遣專案小組前往馬公基地勤務隊實施行政調查,確有中校中隊長1員、中校副隊長1員、少校分隊長2員、少校基勤官1員及聘雇人員1員,共計6員涉足不正當場所。

空軍司令部依「陸海空軍懲罰法」檢討5員軍職幹部大過以上處分,立即調離現職,並依規定檢討汰除,嚴懲不貸;另聘雇人員依「工作規則」檢討重懲。

空軍司令部強調,所屬幹部未能遵守軍紀營規,漠視法令規定,出入不正當場所,本部將秉持「毋枉毋縱,絕不寬貸」之原則,對於違法犯紀之官兵施以重懲,以杜絕類案再生。

 

下士被控毆打女友 軍情局:若屬實、情節重大將汰除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360157?from=udn_ch2cate6639sub7315_pulldownmenu

2017-03-23 13:48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貼文者網貼一名女性遭毆畫面。 翻攝爆料公社

 

一名在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服役的李姓下士,被網友在「爆料公社」指控毆打女友,暴力性交並家暴,爆料內容中還有他女友被打到頭部撕裂縫針、臉部腫漲的照片,並附上驗傷單與憲警報案單。軍情局上午表示,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針對李士個人營外不當行為,單位已著手行政調查,若查證屬實且情節重大,將依相關規定汰除。

網友指稱民代介入 李員否認

一名自稱為「李投法」的網友貼文公示指稱,住基隆的「李X諺」,是一名職業軍人,「任職於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後勤部」。貼文指控他「有強烈的暴力傾向及性變態,並有多次毆打女性的紀錄」。還指他分別在去年12月、今年2月20日毆打被害者。

貼文指稱,雖經報案,但員警聲稱有民代介入,且其父為黑道人士,李某反向受害者提出恐嚇告訴,要求撤告。受害者因此向媒體求助,貼文中並有李某照片與受害者受傷的慘狀。

軍情局上午發出新聞稿表示,李姓下士2月下旬休假期間,與吳姓女友因細故爭執而產生衝突,吳女即向憲、警單位提告「傷害」、「強制」等罪嫌,李員已於3月3日前往應訊,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針對李士個人營外不當行為,單位已著手行政調查,若查證屬實且情節重大,將依相關規定汰除。

軍情局說,李下士日前遭不明人士在臉書基隆人集團、爆料公社等社群網站,公然指涉、散播其多次毆打女性、暴力求歡等負面言論,李員表示指控內容不實,且已造成個人名譽受損,已向警局報案;另由家人委請律師處理,後續將配合司法機關調查。

 

 

海軍中校涉毒 他說:仕途不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27000264-260106

海軍艦指部主計處黃姓中校副處長,今年1月11日凌晨近1時,獨自走在街頭,遭高巿警保大特勤中隊查獲,背包有安非他命殘渣及吸食器,事後雖推給不認識的網友,仍被依毒品罪移送雄檢。黃某事發後,立即申請退伍,並已完成所有退伍手續,雄檢表示,待驗尿結果出爐,將視結果依法究辦。

逮到黃姓中校的員警,對此案印象深刻,因為他配合採尿、接受問製筆錄,直到移送前一刻,才吐露自己是職業軍人,閒聊當中,他神情落寞地說,本來是在台北服務,因仕途不順遂,而調來高雄。員警回憶,當天凌晨0時55分,黃男走在苓雅區三多、自強路口,看到巡邏警車,眼神突然不自然移開,經驗老道的警員起疑,趨前盤查。

當時因夜深,路上人車不多,警方問他這麼晚了,怎麼一個人?黃男表現相當鎮靜地說,剛剛找完朋友,正離開,要返回住處。警方要求檢查,他先是猶豫了一下,因可能認為躲不過,於是打開包包,警方一眼就看到安非他命吸食器與已經只剩殘渣的夾鏈袋。

「東西不是我的」,警方查獲他涉毒後,黃男馬上撇清,說是綽號「煙火」的男子所有,兩人是在網路聊天室認識,10日晚上10時許約碰面後,對方將東西交給他。不過追問對方身分及連絡方式,黃男無法交代,被警方帶回。

至於驗尿結果,由於高雄地區的相關檢驗單位,認為替檢警檢驗的價格偏低,一時發包不出去,致檢驗流程造成耽擱,目前還未出爐,檢方將俟報告結果依法偵辦。

(中國時報)

 

 

海空營區 先後爆弊 軍官染毒 瞞天過海?

由於我國三軍之中,空軍和海軍這2個現代化作戰軍種,陸續傳出官兵涉嫌吸毒的重大軍紀,引發各界矚目,是否有更多官兵涉入,台中地檢署、高雄地檢署以及國防部,正在偵辦、調查。

 中校拒驗尿 火速退伍了事

昨日爆料指出,左營海軍艦隊指揮部主計處副處長黃姓中校,今年1月11日晚間被高雄市保安警察大隊攔檢,查獲背包內有疑似毒品吸食器,他向警方說,吸食器是朋友的,否認涉毒;警方依規定採尿送驗。

詎料,黃姓中校隔天返回艦指部之後,海軍要求他驗尿,黃姓中校不但拒絕,還立即簽申請退役,並在2月1日獲准退伍。

海軍官員向媒體爆料,黃姓中校今年1月初被

警方查到疑似吸毒,就算申辦提前退伍,到權責長官核准,少說也要3至4周,但黃卻能迅速走完程序,並獲得權責長官核批,火速在2月1日退伍,明顯就是官官相護,讓黃退伍了事。

艦指部:依規定核批退役

艦指部否認官官相護,該部指出,黃姓中校已符合服役最少年限,依規定提出退伍申請。而陸海空軍士官申請退役,必須在前3個月,檢具資料申請,如果沒有符合規定,損及個人權益,由個人自行負責,黃也簽切結書,軍方沒理由不讓他退伍。

海軍艦指部官員表示,由於黃姓中校拒絕尿篩,因此艦指部給予他申誡一支,另外,黃遭警方臨檢,並未向部隊回報及請假延後返回部隊,也給予申誡一次。只要黃確認吸毒,艦指部也會召開人評會給予嚴厲的行政處分。

至於黃姓中校未來如果遭到懲處,是否會影響退休金?軍方表示,依服役條例第24條規定,犯有貪汙、內亂或外患罪,被判有期徒刑或死刑,才不核發退伍金。

更早爆出官兵涉嫌吸食毒品的台中空軍清泉崗基地,在營區遭搜出51包安非他命,26位官兵涉嫌吸食毒品的軍紀問題之後,昨天再傳出,接受複檢的26名士官兵中,有8人複檢驗出陽性反應,包含一名上校、2名少校,甚至有駕駛經國號戰機的飛行員。

清泉崗:涉案少校非飛官

不過,台中地檢署26日駁斥指出,目前結果還沒出爐,檢方根本還沒拿到檢驗報告。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郭景東表示,目前營區全體士官兵尿液進行複驗,結果3月1日才會出爐,中檢尚未接獲任何資料,必須等結果出爐後,營區才會直接將檢驗報告交給憲兵,再轉交給檢察官,對於外界如何揣測,中檢不會回應。

清泉崗基地昨天也嚴正否認傳聞,指初驗時,僅一名少校呈陽性反應,但並非聯隊人員,也不是飛官,而是隸屬駐守同基地的其他單位,呼籲有心人士不要私自揣測、造謠,影響軍心士氣。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重建國軍紀律 管控兩岸風險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225003471-262101

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驚傳毒品疑雲,目前尚未能確認國軍確有吸毒、販毒情事,但檢警已經在營區找到51包毒品,對營區官兵驗尿有26人呈現陽性反應,最高層級是少校,揭露了部隊可能存在的暗黑。對照數月前的飛彈誤射事件,可知國軍確實是面對了軍紀鬆弛的重大危機。

自洪仲丘事件後,社會輿論對軍隊施加巨大壓力,要求保障軍中人權。軍隊不能自外於社會進步的趨勢,自應常態性檢討並改善積弊和制度漏洞,緊跟人權進步潮流,提升軍中人權保障。但在台灣民粹社會氛圍下,糾錯經常過猶不及。

軍人身分畢竟有其特殊性,比起一般民眾,自然要更加強調紀律的重要,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國家和民眾負責。軍中無小事,若不能嚴明紀律,做到令出必行,不僅可能導致傷亡,也會給一般民眾帶來損失,甚至衍生更多負面效應,萬一發生戰爭,紀律鬆散必定造成巨大傷亡與戰鬥失敗。兩岸軍力失衡,國軍更加需要堅守「國家、責任、榮譽」核心信念。

但太陽花學運以來,社會輿論對軍隊批評愈發民粹,軍隊動輒得咎,尊嚴也受到打擊。一系列新聞事件的爆發,軍方疲於應付立委監督和媒體質問,反而沒有精力再做整體的改革,甚至為了討好社會輿論,軍方也放鬆了內部管控,不敢嚴明紀律,以免再度爆發新的內部危機。軍事審判轉移民事法庭後,不服管教士兵濫訴長官漸成風氣,造成基層管教很大的困難,軍人的權利看似得到更多保障,話語權也大大提升,但也埋下了危機的伏筆。

如果國軍無須面對外在軍事風險,軍紀廢弛問題即便會製造種種問題,也不至於爆發重大危機,但台灣的現實狀況並非如此。兩岸關係始終沒有擺脫戰爭陰影,雖然保持了多年的和平局面,軍事對峙卻仍然存在。

國軍若不能確保軍紀嚴明,萬一再度發生武器誤射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大陸誤判,其導致的結果可能非常嚴重。

特別是在高科技戰爭年代,現代化軍事裝備需要更精準的操作技術、更嚴格的作業流程、更嚴密的作業管制,所以要求軍人必須時刻牢記責任和紀律的重要,不能有絲毫的閃失,但國軍顯然做不到。

去年7月發生的雄三飛彈誤射事件,已嚴肅提醒軍方危機的緊迫,軍紀廢弛的結果不光社會觀感不佳,更可能導致軍事衝突。清泉崗涉毒事件和雄三誤射事件雖然互不相關,卻都是國軍弊病叢生的兩個縮影,提醒主政者必須重視。

兩岸關係詭譎多變,國軍軍紀問題的解決具緊迫性。雖然兩岸不致於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但是近年來大陸不斷加強軍隊現代化,也加強對台軍事鬥爭的準備,如今又進一步完成軍機和航空母艦繞行台灣的行動,兩岸軍隊正面相遇的機會愈來愈頻繁。

緊繃的情勢下,真正值得擔憂的,並非最高決策層的對抗意識,而是基層軍隊擦槍走火的風險,尤其要防範兩軍正面相遇時,萬一發生誤判所導致的意外衝突。

雄三事件即是這一風險的最集中體現,彼時若是擊中大陸艦隻,極有可能導致對方飛彈還擊,軍事摩擦在所難免,更何況在兩岸官方互動停擺之際,根本沒有溝通管道即時解釋澄清,更無從快速解決問題,風險管理非常困難。

在提升軍事裝備科技水準的同時,更有必要加緊對軍容軍紀的整飭。大陸正在進行大規模軍事改革,涉及軍區畫分、戰鬥管理體制變革,還包括軍隊司法體制的改革,若改革能夠順利推進,無疑將拉大兩岸軍事實力的對比,國軍面對的對手也將更強大。

以此角度觀之,蔡政府和軍方應重視國軍存在的諸多問題,改變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簡單思維,以最近一系列國軍負面事件為契機,通盤檢討國軍存在的各類問題,對症下藥制定全面軍事改革的整體規畫,從而實現國軍風氣與戰力的改頭換面。

由軍紀嚴明的部隊操控高科技武力,才能真正保衛台灣安全、穩定台海和平,雄三誤射事件僅是士兵訓練不足而犯下的無心之過,萬一軍隊有人因吸食毒品行為失控而誤射武器,官階愈高所造成的危害愈嚴重,這不是危言聳聽,首先,軍隊須全面清查毒品入侵問題,其次,軍中紀律必須強化,必要時應考慮恢復軍事法庭。

 

 

 

4個月役男染毒嚴重 拉K最多

https://udn.com/news/story/10858/2304470?from=udn_ch2cate6638sub10858_pulldownmenu

2017-02-24 02:24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國防部官員表示,近年青少年吸食禁藥情況日益嚴重,軍中查獲官兵違規的情況,近年也明顯升高,目前確認陽性比率約為萬分之八。其中以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男,情況最為嚴重。但因平均每位官兵每年會被抽測四至五次,在嚴格查核下,軍中吸毒比率仍遠低於社會平均;相較之下,各級學校查到的數據,高達萬分之四百以上。

國防部官員指出,負責軍中反毒業務的單位,包括法律事務司、軍醫局與憲兵。新兵入伍訓練時,就要進行尿液檢查,此後每次休假結束,營區的軍醫單位也會抽出一部分收假人員進行尿檢,如果先前有過類似前科,中籤的機率就會更高。一旦查獲吸毒,就會交由憲兵隊偵訊,並移送檢方。如果是志願役人員,會遭到汰除命運。

官員指出,民國一○○與一○一年,全軍確認陽性比率人員,分別為萬分之二點零與二點四,但到一○二年,卻暴漲到百分之八點一。國防部因此於一○三年起,將總篩檢量由五十四萬人次增為七十八萬人次,一○四年更增到九十四萬人次,「確陽率」分別為萬分之八點三與八點二。

使用毒品的種類方面,一級毒品(嗎啡類)與二級毒品(安非他命),比率都有減低現象,但是三級毒品(K他命)與四級毒品(可待因),因為價格便宜,比率愈來愈高。多數被查獲陽性的官兵表示,是放假時跟隨友人前往夜店等處玩樂,一時好玩而嘗試。

至於身分,志願役因為一旦被查獲會遭汰除,因此比率較低,例如今年第一梯次志願役新兵,並未發現陽性個案。至於義務役方面,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因為中輟生的比例較高,因此問題也最嚴重。

漫畫 季青漫畫 季青


 

別傻了!清泉崗空軍基地發現毒品非首例

2017-02-22 01:17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2/2299427

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驚傳在行政區發現20幾包毒品,引起各界震驚。軍方針對基地全體1700多名官兵實施尿液篩檢,宣示徹查真相。

警方指出20幾包毒品,應該不是一個人的用量,懷疑可能有集體吸毒丶販毒情事。

曽任清泉崗的多位軍官都指出,在營區內發現毒品不是第一次,也發現有人吸毒丶販毒,有軍官甚至在廁所發現注射針頭。

軍官指出,服義務役的兵來自四面八方,成員複雜,少數人很可能在從軍前已染毒癮,在軍中也會持續吸食,「這不難想像」,有的軍官睜一眼閉一眼,不要惹事就相安無事。

有軍官建議,國防部應該趁這個機會找出問題丶解決問題。

 

又一起…2海軍士官 涉酒店毒趴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336789?from=udn_ch2cate6639sub7315_pulldownmenu

2017-03-12 04:15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林保光/高雄報導

高雄一家酒店破獲毒趴,查扣大批毒品,帶回31人問訊,其中2人是軍人身分。 記者劉星君/翻攝分享

高雄檢警昨天凌晨直搗鬧區一間毒品遠播的酒店,查獲陪酒妹與酒客一起拉K狂歡,現場查扣大批毒品,逮捕員工、酒客共卅一人,其中包括兩名在海軍服役的李姓中士及黃姓下士;全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移送法辦後,檢察官昨晚以涉嫌販毒重罪聲押酒店林姓及陳姓幹部,陳已准押,林以十萬元交保。

李姓中士經查任職海軍戰鬥系統工廠,黃姓下士則在海軍通信隊服役。清泉崗毒品風暴未歇,國軍竟再爆染毒醜聞,海軍司令部昨天表示,兩名士官如確定涉案,會盡速召開人評會,列入汰除對象。

高雄檢警接獲檢舉,指鬧區七賢路一家酒店幹部涉嫌販毒、仲介陪酒妹與客人開毒趴。檢警蒐證發現,酒店在五樓正常營業,但吸毒酒客由幹部帶上十一樓包廂開毒趴,供應各式毒品,並安排陪酒妹開毒趴;因各樓層裝有監視設備,並嚴格控制客人上、下樓,不易突破。

檢警昨天凌晨出動緝毒犬突襲,順利在十一樓三間包廂裡查獲毒趴,逮捕酒客、陪酒妹及幹部共廿六人,另在正常營業樓層帶回五名員工。其中四十四歲陳姓幹部的櫃子裡被搜出MDMA、搖頭丸和一粒眠上千顆,另外還有七百多包毒品咖啡包;陳雖承認持有,但否認販賣。

警方調查,兩名現役士官當時正與卅四歲酒店林姓幹部,和一名陪酒妹在十一樓包廂狂歡;警方破門而入時,兩人嚇傻。海軍司令部表示,兩人原定明年三月退伍,軍方會盡速依規定召開人評會,祭出最嚴厲處分。

 

 

海軍2士官 酒店拉K狂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12000433-260106

國軍染毒又一樁!高雄地檢署11日凌晨指揮鳳山、新興警分局突襲臨檢太子酒店,查獲3間包廂有客人與酒店小姐吸毒狂歡,當場查扣MDMA、搖頭丸、一粒眠、K他命、毒咖啡包等毒品,帶回31人調查;但檢警查出,其中有2名酒客竟是海軍戰鬥系統工廠李姓中士、海軍通信隊黃姓下士,全案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送辦。

雄檢緝毒組主任檢察官高峰祈,日前獲報太子酒店涉嫌販毒、仲介小姐陪客開毒趴,長期蒐證發現該酒店9樓為一般商務客包廂,但如果遇有吸毒客人要狂歡,就會帶往同棟11樓的包廂開毒趴。

檢警調查,吸毒客人都是店內常客,須由熟悉幹部才可帶往11樓包廂,店家也會販售各式新興毒品並安排小姐陪搖;由於各樓層裝有監視錄影設備,客人上下樓都由酒店幹部控制,門禁森嚴,難以突破。

檢警昨凌晨1時發動攻堅臨檢,當場在11樓的3間包廂查獲毒趴,帶回酒客、小姐及幹部、員工共31人調查,清查身分發現2人具軍人身分。

海軍司令部昨晚表示,26歲李姓中士2013年入伍,在海軍戰鬥系統工廠服役,24歲黃姓下士2012年入伍,在左營通信隊服役,2人分別在明年3月19日、20日退伍。2人平日表現普通,去年在軍中驗尿並無異狀,將召開人評會對2人嚴厲處分,不排除納入汰除對象,絕對勿枉勿縱。

警方表示,李、黃與2名酒女在包廂內拉K,落網時未主動表明軍職身分,後來才查出是海軍,所屬單位也派人前來協助調查;全案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送辦。

(中國時報)

 

 

 

海洛因貴十倍 「沒錢嗑不起」

https://udn.com/news/story/10858/2315023?from=udn_ch2cate6638sub10858_pulldownmenu

2017-03-02 02:11聯合報 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

專門查緝毒品的台北市林姓警官表示,台灣目前施用安非他命與K他命的人數最多,販售到最終施用者時,一公克要價一千多元;至於一級毒品如海洛因等,使用人數已大幅下滑,且海洛因一公克就要一萬多元,沒錢的人根本用不起。

依警方統計資料,K他命去年一公斤價格約兩百萬到三百萬元。以往K他命多由大陸走私來台,近日執法單位加強查緝,一度造成數量減少,毒販乾脆進口原料自製,或下游毒蟲改用安非他命,造成現在K他命價格下降到一公斤約八十萬元。

安非他命製造過程相對容易,過去必須經過三、四項製程才能做成,近年來,毒販改進製造流程,大約只要兩個製程就能成功,氣味也不像以往那麼難聞,導致台灣本土製毒工廠幾乎都在製造安非他命,目前價格一公斤約十八萬。

警方指出,台灣已成為本土安非他命的製造出口國,尤其是出口到日本、紐澳後,價格立即翻漲八倍。以往,K他命一公克只要四、五百元,吸引大量年輕人使用,隨著使用人口增多,價格也水漲船高;因政府嚴打K他命,加上安非他命取得容易,造成近年來改用安非他命的人數急速上升。

海洛因價格最貴,在上游毒販,一塊三百七十五公克的海洛因磚就要一百多萬元。據警方資料,施用一、二級毒品的人以卅到卅九歲最多,三級毒品以十八到廿三歲為主。施用安非他命的人數增加快速,人數也最多。

警方說,因為吸食方便、價格便宜,使用K他命與安非他命的人多以年輕人為主。海洛因成癮後必須以針筒注射體內才有滿足感,加上價格昂貴,因此多是年紀較大且有一定經濟能力者施用。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951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