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25 08:45:10瀏覽7599|回應40|推薦77 | |
日前,大陸宣布將釣魚台列入東海防空識別區,立刻引發美日嚴重關切,華府甚至揚言北京當局意圖改變動東海現狀,安倍內閣甚至氣急敗壞的準備拉高對北京的抗議等級。 問題在於,這在本質上固牽涉釣島的歷史定位問題,實際也讓人駭異日本軍國主義的死灰復燃,以及歐巴馬總統的罔顧二戰教訓,竟是扮演當年英國首相張伯倫之角色。 但更教人吃驚的是,蘇貞昌竟在此一國際糾紛上要求馬英九表態,大有趁火打劫,坐看馬總統好戲之況味。 然就歷史進程而言,我們必須知道台釣國際定位,先有開羅會議,隨著世局的演變,最後始有九二共識。但包括民進黨和台聯在內的綠營團體,卻不是否認,就是扭曲這些史實的正當性、合法性以及具有約束力的公約性文件。 有一種他們對外不斷散播和渲染的說法是,發生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與會三巨頭均未在開羅宣言上簽字,因此視同無效。但卻避而不談當年 另一種台獨主張則宣稱,羅斯福之所以號召開羅會議,只是對於中華民國領導人的一種安撫,暗示當時的英美只急於結束歐戰,實際不在乎發生在大陸本土的對日戰爭。換言之,開羅會議只是西方一種戰爭策略,其中所答應給蔣介石的承諾,特別是美國其實無意兌現。 然則這樣的欺人之談,基本刻意避開1941年後,以美國首的同盟國聯軍在太平洋戰爭所付出的慘重傷亡代價。事實上,如果不是中華民國國軍在大陸牽制數量龐大的日寇,讓日本政府陷於多面作戰的困境,則英美聯軍不可能騰出手來,為日後的諾曼地登陸開始構思和布局。 由此可見,就羅斯福和邱吉爾而言,開羅會議的舉行,在二戰軍事戰略上固有東西方大團結共同對付德意日軸心國的考量,但在日後的國際政略上,毋寧也有著為聯合國催生的作用。 當知這一國際組織的新名稱,早在1939年即為羅斯福所使用,三年後〈開羅會議前一年〉,更正式入名為《聯合國宣言》。逮至1945年10月 24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中華民國得以進入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正可看出開羅會議在其中所佔樞扭地位。 可以這麼講,如果沒有1943年的開羅會議,就不會有隨後展開的德黑蘭會議,更不可能發生 準此可見,綠營之所以一味扭曲開羅會議這一史實,正是因為深知一旦承認其正當性,則台獨非但無法立足,更無法見容於國際社會。這就如同他們排斥九二共識,固皆出自「為台獨尋求出路」的心理,但卻黔驢技窮,只能讓人看穿彼等左支右絀,難以自圓其說的謊言和笑話。 職是之故,在釣魚台爭議上,美日聯手勾結以敵中國大陸,毋寧彰顯其窮兵黷武之真面目,乃民進黨之見縫插針,意欲挑撥,不啻坐實他們仍舊甘為日本軍國主義之奴隸、美國資本主義帝國之爪牙。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