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26 07:33:45瀏覽6913|回應54|推薦78 | |
●本文同步刊登於今日《旺旺中時、中時電子報》之〈名家專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26001984-260109 李零是大陸著名考古學家,幾年前趕上「孔子熱」,出版《喪家狗》。全書依據唯物史觀,參酌《銀雀山漢簡、馬王堆帛書》,倡言力還夫子不矯情、很熱情之本來面目,卻也認為原始儒家思想不敷現代需求,當代中國人需要的是,秩序尤重於道德,孔子只適合擺在壁龕上。 然則問題在社會秩序從何而定,李零置而不論。此外,也忽略四書五經其實是「文化之鏡」,足供民眾和學子反思和自我檢討。要知前人書寫,後人閱讀,不僅屬民族記憶傳承,同時也是培養覺察力和發展洞見力的心靈建構。東方為然,舉世皆準。 幸好這一意見立遭其他學者抨擊,咸知鼓吹「經典無用論」,或拒絕反思,智者不為,否則國力衰耗事屬必然,指顧間耳。 如1992年,柯林頓在大選辯論中,講出了一句擊敗老布希的名言:「It`s the economy,stupid!」20年後的今天,或許不少美國人固知柯林頓「白宮豔史」,卻可能忘記昔日「炮火遺事」。但有件事是確定的,這句民粹語言已被台灣奉為綸音,誰都敢對著政府笑罵:「笨蛋,問題在經濟!」 如今時隨勢轉,柯林頓倘讀過保羅‧克魯曼在《紐約時報》日前專文,肯定詫異這位著名經濟學家說的竟是「笨蛋,問題在政治」! 表面上,克魯曼討論「美國經濟絆腳石」不甚出奇,內文卻尖銳直指,經濟問題既不在共和黨、茶黨主張大幅縮減財政開支,亦不在民主黨解除金融管制,而是歐巴馬日前強調的「不公平,是我們這時代的關鍵挑戰」。 財富分配不均,貧富懸殊惡化,無疑為社會不公重大表徵,克魯曼寫道:「光看這種日趨嚴重的不公平,對美國中產階級的影響就已夠大條。事實上,它可能還是美國經濟秩序無法恢復,爆發經濟災難的重要原因。」 然則,倘再進一步追問造成社會種種不公現象的始作俑者,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毫不含糊的告訴世人,不管如何分析中產階級收入流向、家庭債務不減反增,以及消費者需求,歸根結柢,所有源頭都指向「政治」,特別是──「在經濟災難中,政治才是導致不公平的真正關鍵。」 有趣的是,在2009年8月,和克魯曼為了如何解決金融風暴,而大打筆戰的英國經濟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近著《大衰敗:西方政經制度如何腐朽與死亡》,卻是「英雄所見略同」,不但舉列詳實數據向世人指出,經濟表現良窳未必為政黨輪替關鍵,反倒是政客舞弊層出不窮、政商前仆後繼貪腐,才是腐蝕國家建制、蠶食社會文化主因。 問題在於,不管是克魯曼或弗格森都有志一同,未嘗探討為何政治可以讓經濟停滯、法治不彰、民主與公民社會腐朽的癥結。這需要讀者舉一反三,始能發現兩位歐美菁英所做的,正是文化層面的自我批判和深層反思,允為學界良心。 正如美國當代史學大師雅克‧巴森透過《從黎明到衰頹:500年來的西方文化》這本巨著,提醒我們:「衰頹一詞,表示逐漸消蝕。生活在其間的人容或很活躍,卻焦躁不安。各種西方建制痛苦運作,凡事重複而屢受挫折,不僅是難以忍受的結果,無聊和倦怠更成為這個時代的巨大力量。」 這番暮鼓晨鐘之言,就像曾子所講的「吾日三省吾身」,反映的不單是西方知識分子直言勸諫當代資本主義潮流的缺失,也讓我們覺察,反省能量的火種只要存在一天,西方文化絕不致毀滅,必然浴火重生。 反觀台灣社會,近年來不斷喪失自我反省的動能,這邊綠營政客忙著機關算盡,撕裂族群,那邊媒體汲汲於微利年代的政治正確,自詡菁英的知識分子爭相取媚於流行議題。但有誰見過他們為自己的妄言惡行認錯道歉的? 當知一個自認不會犯錯的社會,必然墮落,離死亡絕對不遠。 不肯面對自我,不坦誠面對「本土化」的虛無,就不可能對「全球化」趨勢產生洞見,更無法覺知我們的敵人既不在對岸,亦非馬英九,而是知識分子的集體軟弱和墮落,無能於捍衛人之存在天地間的生命莊嚴,本土化能不迷失?是非價值能不錯亂?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