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6 08:40:39瀏覽4376|回應9|推薦44 | |
「雍正皇帝好有趣,好好玩。」 這是我今年十歲,才剛念小四的女兒,在昨天到故宮博物院參觀「雍正文物展」後 . ,購買相關紀念品時,所做的結論。 我聽完後,和她媽媽相視而笑。 我在想,生於清聖祖康熙十七年〈公元 1678 年〉的這位「身後罵名滾滾來」的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設若地下有知,肯定會捻鬚而笑,「知朕者,只有這位小妹妹」。 事實上,在這場與雍正皇帝的「歷史對話」中,我們家只有我這位小女兒,才是真正的主角,其他兩大一小──小的是她念小二的弟弟,都只能是「伴讀」隨從。 早在 10 月初,從聯合報得知故宮博物院要在 7 日正式公開展出兩岸攜手合作的「雍正文物展」時,這位後世爭議性極大的「世宗憲皇帝」,便一直是我們家餐桌上的固定話題。 「爸,什麼時候帶我們去看雍正?」 「很快就帶你們去,」 她媽媽一次問她,參觀這場展覽,最想看到的是什麼,會不會是雍正皇帝的等高立身畫像? 「才不是呢,那在閻崇年所寫的《正說清朝十二帝》裏面,我就看過了。」她搖搖頭,很認真的回答,「我想看雍正寫字漂不漂亮,還有他爸爸康熙皇帝的遺詔,是不是漢文和滿文同時放在一起。」 「等高立身畫像和書上的不一樣喔,」我笑著說,「畫的就像雍正本人一樣,栩栩如生。」 「爸,」小她兩歲的弟弟照往例,總是習慣性的搶話,希望引起我們的注意,「雍正皇帝是不是姓清?」 「笨蛋,姓愛新覺羅啦,你不要插嘴好不好?」 「那為什麼妳看的爸爸書,有的上面寫著『清雍正』?」弟弟不甘示弱的反問。 「清是朝代名稱啦,就像我們現在是民國一樣,你不會叫民國睿霖吧?」 話中調侃的口氣,講得我們兩個大人都笑了。 其實這對姐弟的對中國歷史發生興趣,也不過是最近這十一個月的事。那還是在去年底,我帶著他們去重慶南路的墊腳石書店,幫他們買了「三采」出版的漫畫版《西遊記》、「大腳」出版的漫畫版《封神榜》、《三國演義》,我的目的只是希望藉由幽默、滑稽突梯的漫畫,為他們打開中國古典文學的一扇小門。哪知姐弟這一看下來,家中就不斷傳出他們看漫畫時所發出的笑聲,乃至固定每周一晚上他們的「角色扮演」遊戲時間,孫悟空、姜子牙、哪吒、二郎神、紂王等書中人物,都一一上場。 到了今年過完春節,小姐姐很快就把興趣從漫畫版,轉移到文字版,開始在我的書櫃中找起書來。最早,她翻出的是易中天所寫的《漢代風雲人物》,接著是《品人錄》、《品三國》,其中《品人錄》書末專談雍正皇帝的一章,更是引發她極大的興趣。除了不斷問我問題外,她自己又利用課餘時間,找出閻崇年的《正說清朝十二帝》、《康熙大帝》、 有時,我見她口中念念有辭,就會半開玩笑的問她。 「姐姐又在背大悲咒了?」 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打從她五歲時,我逐句逐字的教她念誦大悲咒起,此後每個晚上就寢前,背誦這觀世音菩薩的咒文,便成了她固定會做的功課。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不是,」她很認真的否認,「我在背明朝和清朝皇帝的年號!」 這種情況,連她媽媽看到了,都不能不搖頭。 「沒見過這樣的小孩,都快成明清兩代的歷史小專家了。」 雖然如此,她最感興趣的,還是在雍正這位皇帝的一生傳奇身上。也就是因為這樣,昨天當我提議,決定趁天氣轉好,帶他們去參觀雍正文物展時,她就兩眼發光。 「走,爸爸和媽媽今天陪妳找妳的情人去。」 「才不是呢,我才不要當雍正的妃子,那樣我就死去好久了,至少 300 多歲了。」 我們是在將近中午時間抵達故宮博物院的,只見主廳一樓右側的兩間「特展廳」,滿滿都是熙來攘往的人潮。等我們信步走進去,映入眼簾的,除了雍正皇帝不怒而威的畫像外,放在陳列窗櫃裏的都是當年大臣的奏摺,和雍正御筆硃批的蠅頭小楷。 例如,雍正三年,在給湖南巡撫所上的奏章,皇帝如此批道: 「從來沒見過有賣府賣地在做官的 …….. 」 把個堂堂巡撫夾七夾八臭罵了一頓後,末後溫言勸慰: 「但朕深知你是忠心之人,儘管放心做去。」 由於雍正的字體甚小,又放在玻璃櫃內,我只能把這位皇帝所寫的裁示,一字一句的念給小姐弟倆聽。 「以前的人,寫字都不用標點符號喔。」小弟弟不免好奇。 「是,所以一定要學會句讀,學會怎樣斷句。」 我們邊念邊小聲討論,然後姐姐發出驚訝的聲音。 「媽,妳看,這裏還放這張廷玉的書法呢,他是當時的三朝老臣呢。」 說完,滿臉喜悅的湊過去觀賞這位「衡臣宰相」的大幅墨寶。 可讓她更驚喜的,還不止於此。在另一本奏摺中,她也看見雍正皇帝毫不掩飾的直抒他對臣下的態度。 「鄂爾泰、田文鏡、李衛等素為朕所關心之臣也 …. 」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稟性,就是這樣的皇帝。爾等若不負朕,朕亦不負爾等也。勉之。 「爸,你看他也談到李衛耶,還有田文鏡。」 此外,兩個姐弟還在這場展覽中,看到隆科多的章奏,看到雍正一代的若干文物器具。其中小弟弟最感興趣的,還在於硯台、鼻煙壺等等小飾件。 至此,在他們心目中,歷史不再是死的,有那麼片刻,我從他們兩個孩子的眼神中,發現在這場展覽裏,真正做「伴讀」和導覽的,其實不是我,而是它們的主子。 清世宗雍正憲皇帝。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