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05 10:40:21瀏覽10383|回應102|推薦71 | |
1 現代西方重讀經典的風氣,初始於上世紀中葉的波赫士。此公緣於家族遺傳,由漸盲終至全盲。雖如此,卻是阿根廷大詩翁,魔幻文學先驅,南美爆炸文學領航者。及至晚年,仍以身作則,無論旅美或退隱瑞士,仍孜孜於經典重讀的提倡,以是遂有「閱讀學」興焉。 後承其衣缽者,為門人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受其影響者有卡爾維諾、安伯托‧艾可等,皆屬當代文學巨匠。於是重讀經典一門,乃成西方現代顯學,即便中國大陸也緊跟腳步,深恐掉隊,獨台灣不與焉。 2 史蒂芬‧霍金,現代宇宙學大師,著名的霍金幅射,以及畢生窮盡於太空與量子物理的大統一理論,向為西方科學界敬重而敬仰。近日,他談到人工智慧的發展,不免慨言: 「網路雖然十分有用,幫助人類在溝通與搜尋上有顯著的進展。但網路含有不少的色情與霸凌式語言,甚至成為犯罪與恐怖份子的溫床,當權者必須更加小心防範。」 這種色情與霸凌式語言,恰恰是台灣網路世代的專寵而專擅。 此輩「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視網路為桃花源,更奉蔡英文、柯P等政治偶像為大神,共同特色者不學無術,不知經典,遑論重讀。長此以往,台灣不亡亦難矣。 3 為什麼要讀經典? 卡爾維諾有一書,即以此名。書中舉出重讀經典的理由,共14條,尤以其中一條發人深省。 「經典是從未對讀者窮盡其義的作品。」 比如中國語錄體散文經典《論語》,請自問真的明白〈學而篇〉第一章的要旨,知道孔子在講什麼。 答案是,如果照朱熹注解而讀,一讀就罷手,閣下實在什麼也沒讀到,因為沒有發現重讀經典,窮盡其義的樂趣。 4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重讀後的心得:時者,不作「屢」而為「機」。朋者,非友之謂;蓋遠古春秋以貝為幣,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故引申為「同門」。 準此,全文應以白話文如是解。 孔子說: 「諸位向學很不容易,不說竹簡昂貴,你們是農家子弟,買不起,何況以前也沒人願意教。現在有這機會可以學習六藝了,不光我,就講諸位,心中能不喜悅嗎?此外在我這裡,還有從遠地來的同學,和我們一道研究學問,緣分難得,能不感到快樂?這樣的興奮心情,外人當然不會知道,不能體會。倘若可以對別人的誤會而一笑置之,諸位能不是擁有大器度的君子嗎?」 請看,這是否比以前分成三段,強作解人的方法,更有道理更通情理?文化的生機正在於此。 5 歡迎大家就從現在開始,一起來重讀經典。 要救台灣,請自重讀經典下手。最起碼,我們可以自救。畢竟學問和智慧,別說台獨搶不走,台灣的爛媒體也奪不走。 至於時下的網路世代,能救一個是一個,合則來不合則去。 將來的共業,讓他們去受,我們可不受,佛語謂之「不共業」。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