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23 10:40:00瀏覽3407|回應7|推薦47 | |
人文曆書之11 湯瑪斯‧潘恩有兩種本事。第一種,他待人熱情,極好相處,又能引經據典言之有物,讓人很難不心生好感;第二種,他特立獨行,直言不諱,總是有辦法在極短時間內,把朋友全得罪光,甚而引發全民憤慨。 這種兩面刃的性格,使他很難在一個地方、一個工作上處得長久,導致生活過的英、美、法這三個國家,都容不下他。 西元 這在當時的英國保守社會,是很難以想像的事情,讓他給人不安於其位的觀感;論其原因,湯瑪斯‧潘恩不斷逢人抱怨,工作超時,薪水太少。 「這個國家還讓不讓人活了?」 他不但坐而言,寫了一本爆料性質的《稅務官員實際狀況》,甚至起而行,遊說同儕出面抗爭,搞得連這起碼可以養家糊口的工作也丟了。幸好大名鼎鼎的班傑明,富蘭克林,恰巧客居倫敦,在讀過他的論述後,非常賞識這個年輕人的才華,便勸他既然英國呆不下去了,何不到「新世界」去闖天下? 1775年,阮囊羞澀的湯瑪斯‧潘恩在富蘭克林的義助船票之下,一頭鑽進北美13州的狂熱革命氛圍中,立刻受到主戰派人士的歡迎。湯瑪斯‧潘恩從來沒有想到自己也會碰上「時勢造英雄」的機遇,因為究竟要不要對英國以開戰的方式爭取獨立,13州的代表就有三分之二期期以為不可,而眾望所歸的華盛頓上校則不願表態支持哪一方。 可想而知,以湯瑪斯‧潘恩的激進個性,如何可能輕易放過這個大幹一場的天賜良機?更何況他有著一手人人稱道的捷才快筆,豈可虛擲? 他深知發生在波士頓的茶稅抗爭事件,如果僅止於渲洩憤怒的火花,不可能維持長久;只有激發殖民地人民內心深處對母國的深仇大恨,才會轉化為全面戰爭的動力。 歧視、憎惡、仇恨,永遠是戰爭不可或缺的三個必要元素。 1776年 最後,湯瑪斯‧潘恩趁勢一擊,宣稱將把所得版稅充作軍費之用,更使他的個人聲望攀向巔峰。 問題在於湯瑪斯‧潘恩在宣揚人類生而自由平等外,否定英國王室的統治正當性,辱罵他們的祖先「征服者威廉」是一個「法國野雜種」,更聲稱北美人民的宗教信仰才符合上帝的意旨,出諸國王通姦而創立的英國國教,當然是專事欺壓人民的異教,必須打倒。 轉瞬間,一場北美13州民主獨立之戰,被他扭轉為不共戴天之仇的宗教戰爭。 我們當然可以確定湯瑪斯‧潘恩主張的「人類生而自由平等」,顯係包括黑人在內,這是因為同年年底,他又寫了一篇文章〈在美洲的非洲奴隸〉,公然要求廢除奴隸制。 一個疑問是,湯瑪斯‧潘恩究竟知不知道率軍迎戰英國的喬治‧華盛頓,本身就是一個蓄奴主義者?正是在前一年,1775年的4月底,華盛頓仍在維吉尼亞州四處張貼廣告,懸賞捉拿從他家逃出去的2名黑奴、8個簽約賣身的白人奴隸。 毫無疑問,湯瑪斯‧潘恩的口無遮攔,必然傷透這位美國統帥的心,但在當時由於富蘭克林的緣故,他隱忍下來。 1783年,美國打贏獨立戰爭後,湯瑪斯‧潘恩發現昔日的革命夥伴紛紛離他而去,外界對他人權和宗教觀點的攻擊日益強烈,想反駁卻無處可發聲。這樣的惡劣情況持續了4年,他極其狼狽的被迫離開美國,從此在英國與法國間流浪,但一如既往,總是先受到歡迎,轉眼卻被排斥。 最終他沒得選擇,只能在1802年重返美國,但身分已然不是開國元勳,而是民眾普遍憎惡的異教者,晚年受盡來自信奉基督教民眾的百般羞辱,直至7年後,他以72歲的高齡逝世於紐約為止。 湯瑪斯‧潘恩,一位美國開國元勳,因發動英美之間的宗教戰爭而成就輝煌,結局卻是死於宗教教義歧異而引發的仇恨之下──死時貧病交加,參加葬禮者只有包括女房東和兒子在內的數位民眾。 湯瑪斯‧潘恩一生從未聽懂耶穌在《新約福音》內的教誨:「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他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 238年後的今日美國亦如是,依然備受宗教戰爭和種族岐視之苦。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