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16 07:33:04瀏覽3668|回應8|推薦48 | |
人文曆書 9 西元14世紀初,住在威尼斯的民眾,上至主教、神父、教士、貴族騎士,下至商賈和庶民乞丐,幾乎沒有人不認識「百萬先生」。儘管大家轉過身,都在嘲笑老傢伙吹牛沒個邊,但聽他絮叨著遙遠東方的故事和傳說,照樣興味盎然。 百萬先生不是不明白這種現象,難免感慨:「你們都把我當成打嘴炮的走街郎中,殊不知但有一句謊言,教我天打雷劈。」 他說,他這輩子一直是個說故事的人。 年輕時,百萬先生的父親帶著他去中國做生意,先是坐船到黑海南岸,不料船隻損壞,只能走陸路北上,前往迢迢「百萬」里外的東方大陸。他說,住在大都〈今北京〉的中國皇帝忽必烈,在召見他們父子,聽他講述威尼斯、波斯和中東的旖旎風光後,就對他寵信不已。除了給他官做,派他到江南一帶幹活兒外,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忽必烈聊天和講故事取樂兒。 17年後,西元1292年,他38歲了,不免思鄉情切,便在這位中國皇帝的恩准下,花了3年的時間才回到威尼斯。 此後,他逢人就講那17年的種種故事。哪怕他44歲那一年,自願參加熱那亞戰爭,不幸被俘而關進監牢,他依然講個不停。 「魯思蒂謙先生是我在獄中結識的尊貴朋友。」百萬先生說道:「他非但完全相信我講的每一個字,甚至逐字記錄下來,印成書本,只可惜威尼斯僅能做雕版印刷。倘若有我在中國看到的活字印刷術就好了,那絕對可以搞出上百萬本來賣。你們要知道,我在那邊發現中國人老早使用紙鈔了。沒有活字印刷的快速和便利,哪辦得到!」 他唯一的不滿是,魯思蒂謙把書名喚作「百萬」,而非以他為名的「馬可波羅遊記」。 「書中所講的,無一字不真,中國人在忽必烈汗的統治下,壯麗得就像塵世天堂。就說蘇州吧,每年織出好幾百萬疋絲綢,比威尼斯姑娘的皮膚光滑上百萬倍。南京街上的燈籠,應該有百萬盞之多,一旦在夜晚點亮,簡直比天上的星光更熱鬧。但不是只有中國如此富庶,我在大都見過扶桑國〈日本〉使節,他們獻給皇帝的奢華貢品,有金子打造的耕牛,熊羆、老鷹和梅花鹿。我在想,那個國家的黃金肯定有百萬斤之多吧。諸位,那簡直是個金碧輝煌的東方樂土啊!」 西元1324年這一天,這位以口頭禪「百萬」而聞名的70歲老鄉紳,終於停止說故事。城內的各個教堂紛紛為他敲起鐘來,男人穿起喪服,女人戴著黑紗。有外地來的旅客也會被告知:「百萬先生在今天過世了,這是哀傷的日子。」 馬可波羅在世時何嘗想到,他講的故事早已轟傳各地,就連遠在西北方的英倫三島也耳聞其大名,貴族、野心家和投機客紛紛打聽如何前往農礦豐富的印度、貴金屬充斥的中國大陸。 168年後的哥倫布在獲得西班牙女王的資助,揚起船帆往東方前進時,就隨身攜帶著一本《馬可波羅遊記》,圓他一場先前人人恥笑不已的地球夢和黃金夢。 哥倫布這場時來運轉的個人勝利,也是「新大陸」長達500多年的浩劫之始。 1495年,在他抵達巴哈馬海灘的3年後,率軍重返被他誤認為「印度」的黃金、奶油與蜜汁之地。在今天的多明尼加,用火槍和火砲把前來抵抗的土著戰士悉數殲滅,把倖存的500多個印第安家屬運回西班牙,在市場上叫賣。 馬可波羅200多年前講的故事,自此開始擴大西方列強的原有版圖,顛覆全世界歷史面貌──沒有從南美大陸運回西班牙的黃金、白銀、珍珠和各種香料,不可能推動16世紀初的宗教革命,不可能激發後來的工業革命,以及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讓人迷失的民主制度。 直至1970年代,來自美國的資本家仍在亞馬遜叢林,忙著用推土機、機關槍、空中噴灑農藥、對原住民注射天花病毒,開採企業所需原料和土地資源,消滅一批又一批拒絕離開家園的印第安原始土著。 然則在馬可波羅之後600多年的意大利,橫空出世一位小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繼承他說故事的本領,寫出一部20世紀的經典名著《看不見的城市》,用後設手法妙手回春,讓他和元朝的第一個皇帝復活過來,重新講故事。 小說結尾,忽必烈問馬可波羅,航海所需的風會把人類帶向哪個未來。 「如果最後的著陸點,只能是地獄,一切終將徒勞無功。不幸的是,這一潮流正以越來越密的漩渦,把我們帶到那個地方去。」 「回稟陛下,所有生靈的地獄不在那個即將來臨之處。」馬可波羅說道:「要知這樣的地獄,老早出現在我們眼前,正是我們每天生活所在之處。」 時至今日,這本遊記,一樁樁故事,仍在改變全世界,台灣只是其中之一。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