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06 12:14:33瀏覽3050|回應13|推薦28 | |
眾生書01 分別心 1970年秋天的一個星期日,我剛滿18歲,被班上一位慕道非常虔誠的同學,給帶到學校後門附近的一家教會參加「主日崇拜」。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正式接觸基督教,拿到一本黑色皮面燙著金字的厚厚《聖經》。 那一天的講道主題,47年後的現在,我老早忘了,但仍記得當時的板橋下著大雨,我在屋裏頭聽見領會的中年牧師,拉大嗓門地叫喊著上帝的聖名。 我因此得知耶和華用七天的工夫開天闢地,並且在安息日的前一天,揑一把地上的塵土,以自己的形像造出人類的始祖。隨後趁著亞當熟睡時,取下他身上的一根肋骨,造出亞當的配偶夏娃。 早在這之前,我一直在閱讀傳到中國台灣的歐美文學作品,多少認識「禁果、原罪」這兩個名詞,可在聽到牧師由亞當、夏娃衍生的「人類原罪論」時,我心中難免大為不解。 凡讀過《舊約‧創世記》第二、三章的皆知,上帝在打造伊甸園後,警告亞當和夏娃:「這園子內的水果,你們可隨意享用,唯獨知善惡樹上的那顆果子不可吃。你們要是吃了,必死!」 此處「知善惡樹」,在1611年問世的英國詹姆斯王欽定譯文為「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其中的關鍵字其實不是「Good and Evil」,而是「Knowledge」,在「知道、知識」外有「分辨」義。 換句話講,夏娃在聽從蛇的誘惑,和亞當先後吃下了可以「分別」善惡、美醜、好壞的蘋果後,原先不以為裸體是邪惡的,此後一看到上帝現身,立馬躲進樹叢中,直接導致兩人被逐出伊甸園的下場。 本來在他們眼中,花樹就是花樹,山河大地各自有其本來面目。這就像馬奎斯在《百年孤寂》開宗明義書寫的,「世界伊始,萬物太新,尚無名字,必須用手指點」。一旦亞當、夏娃產生分別心,如同摩西在《創世記》描述「眼睛亮了」,卻也喪失了生命的初心。 所以,偷吃禁果的原意,絕非天主教一再禁止的婚前性行為,人類的原罪也絕不止於違背上帝在伊甸園中的唯一命令,而是心中一旦發出「分別意識」,就會開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伐鬥從此不斷,戰爭永無了期。 而這也正是2600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所感嘆的:「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得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而分別心,正是妄想、執著這兩個意念的源頭。眾生從此喪失真心,頭腦遂告分裂,時而有眼高於頂的傲慢,時而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天下遂多事矣。 人類之心疾,病在分別心源源不絕,宛如山洪一發不可收拾。有了分別心,人類也丟了如來智慧德相,不但無法成佛,不能住在伊甸園,喪失烏托邦,同時催化「反烏托邦」成為21世紀歐美流行小說的主題,反映人性的終極呼喚。 你有對立,就有障礙。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