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夢蓉違反佛所制戒律及教法領導福智僧團是為魔業
2017/10/25 13:31:01瀏覽1326|回應0|推薦1
金夢蓉違反佛所制戒律及教法領導福智僧團是為魔業
為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都必須要有一個基本觀念,就是經典上明文記載佛制的戒律以及教法,都不會被諸佛推翻或違逆,遑論菩薩、阿羅漢,或具格教量證量上師,當然更不會違逆佛所制戒及教法,所以佛子修學聖道,首依一實相印、三法印、四依法擇法修學,再次第開展修學聖道,此即八正道之正見,何以故?佛為無上正等正覺,故佛佛道同,又佛智貫通三世,橫遍十方,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是故學佛雖當依止良師善知識,亦須檢教經律,如理思惟,若如法教則受持奉行,若違逆經律則當棄捨。如此方能護持正法,並自得大利。如《四分律卷第五十七(第四分之八) 調部之三》律文:佛告諸比丘:「若比丘非制而制、是制便斷,如是漸漸令戒毀壞,令多人不得利益,作眾苦業以滅正法。若比丘非制不制、是制不斷,如是漸漸令戒成就,利益多人不作苦業,令正法久住。是故汝等非制不應制、是制不應斷,當隨所制戒而學。」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佛佛之所以道同,乃因果證所致,非諸菩薩阿羅漢所能,此從諸多經文中有關佛的果證可知,如不空大師所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序聞品第一》佛乃俱足「無等等金剛三昧」,又《菩薩行品第三》所言,佛果地為「一相無相平等無二為第十一一切智地」。依良賁法師著《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二》所言:「近無等等金剛三昧者歎近果德。佛比菩薩名為無等。佛佛道齊故名為等」。《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一》所言:「一相無相者明佛果也。如智體同故云一相。智冥真理故云無相。平等無二者佛佛道齊等無二也。為第十一者。十地為因佛地為果。超前十地第十一也。一切智地者。佛地圓滿此解脫道結果位也。從此第三明佛三身。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法性身」。
又善無畏大師共一行法師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二入漫茶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餘 》經文:「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與一切諸佛同共集會。各各宣說一切聲聞緣覺菩薩三昧道。時佛入於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三昧」。又《祕密漫荼羅品第十一》經文:「爾時薄伽梵毘盧遮那。以如來眼。觀察一切法界。入於法界俱舍。以如來奮迅平等莊嚴藏三昧。以現法界無盡嚴故。以是真言行門。度無餘眾生界。滿足本願故」。依一行法師所著《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六入漫荼羅具緣品第二之餘》所言:「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者。如大般涅槃經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名金剛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佛佛道同更無異路」。又《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四祕密漫荼羅品第十一》所言:「奮迅是流出義是流溢義。如師子王在深窟中安住不動。有時出穴頻申奮動。即是其身本不動今則離其常處而動故也。佛亦如是。安住如是甚深密藏之中。若非如來加持神力。則微妙寂絕不可得示現。今乃示現無盡身口意種種形聲。遍滿法界。即是諸佛奮迅也。示現如來平等嚴藏。此是胎藏之藏也。猶入此法門中。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身口意。皆悉平等平等。佛佛道同故名等也。嚴謂莊嚴其身也。即以無量佛道之門。而用莊嚴法身。以度眾生也。即以平等法界莊嚴法身。故名嚴也。猶如世間眾軍之處有大幢相。名之為嚴。此三昧亦爾。由此三昧能表示如來祕密之事。故以為名也。此中藏者梵音名揭訶。即是流出無盡莊嚴。奮迅示現不可窮竭。猶如大寶之藏。此平等法界藏。即是如來藏義也。以法界莊嚴不可窮盡」。
上來據經文及疏文所示,行者當知,十方三世諸佛所證等無有異,則於一切法教授,乃至制一切威儀禁戒亦等無有異,此乃佛佛道同,彰顯佛智貫通三世橫遍十方也,是故唯佛能制戒,等覺菩薩如文殊師利法王子不能置喙一字,則諸菩薩摩訶薩、阿羅漢斷無違逆佛所制所教,若後世異地有自稱如來、菩薩、阿羅漢,其所制所教若違逆於過去諸佛者,即違逆佛佛道同之理,當知其非魔即邪也。故知具格之教量上師,乃至證量之金剛乘、無上瑜伽上師,所有教法攝眾均不得違逆佛所制所教,否則,即非具格上師。是故釋迦世尊制戒十利,第一即為攝取於僧,領導僧團者必無令僧眾或依止弟子,違逆如來所制所教。又於諸多經律中,佛教諸弟子須依法不依人,故經中有一實相印三法印四依法之教,乃至各部律文亦制依經教不依人,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三十七第八門第十子攝頌之餘》律文: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如是應知,教有真偽,始從今日當依經教不依於人。云何依教不依於人?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從如來親聞是語,聞已憶持,說斯經典說此律教,真是佛語。』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勿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若彼所說與經律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非是佛語,是汝惡取,不依經律,當須捨棄。』
......(中略)......(不應說四黑法)
「復次阿難陀!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從如來親聞是語,聞已憶持,說斯經典說此律教。』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勿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若彼所說與經律不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真是佛語,是汝善取,依經律教,當可受持。』
......(中略)......(當說四白法)
「復次阿難陀!初之四種名大黑說,汝等苾芻應可善思,至極觀察深知是惡,此非是經、此非是律、非是佛教,當須捨棄。後之四種名大白說,汝等苾芻應可善思,至極觀察深知是善,此實是經、此實是律、真是佛教,當善受持。阿難陀!是謂苾芻依於經教不依於人,如是應學。若異此者非我所說。」
又《大般涅槃經卷上》經文: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決定說。一者若有比丘,樂欲說法,作如是言:『我親從佛聞如是法,善解其義,受持讀誦,極自通利。』汝等宜應請之令說,應隨所聞善自思惟,為修多羅,為是毘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耶?若修多羅及以毘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應受持,稱讚善哉。若修多羅及以毘尼法相之中,無此法者,不應受持,亦勿稱讚,當知此法,非我所說。......(中略)......四者若有比丘,樂欲說法,作如是言:『我親從某僧伽藍某阿練若住處,有一上座比丘,智慧多聞,聞如是法,善解其義,受持讀誦,極自通利。』汝等宜應請之令說,應隨所聞,善思惟之,為修多羅、為是毘尼、為法相中有此法耶?若修多羅及以毘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應受持,稱讚善哉。若修多羅及以毘尼、法相之中,無此法者,不應受持,亦勿稱讚。當知此法,非我所說,汝等宜應善分別此四決定說,又亦以此分別說法,傳授餘人。設我在世,及般涅槃,虛偽真實,以此知之。」時,諸比丘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等從今當能分別佛說魔說。」
諸多經教皆言修學聖道當依止善知識,並當視師如佛,則修學速得成就。但是依止則必須如法如律,如《般舟三昧經四輩品第五》經文:颰陀和白佛:「難及,天中天!若有棄愛欲作比丘,聞是三昧,當云何學?云何持?云何行?」
佛言:「棄愛欲作比丘,欲學是三昧者,當清淨持戒,不得缺如毛髮。常當怖畏於地獄痛苦,遠離於諛諂,是為清淨。」
「云何為缺戒也?」
佛言:「求色。」
「云何為求色?」
佛言:「其人意念我持戒自守,使我後世生,若作天、若作遮迦越王。如是為樂愛欲,是為缺戒。」
佛告颰陀和:「其有欲學是三昧者,清淨自守、持戒完具,不諛諂,常為智所稱譽。於經中當布施、當精進,所志當彊,當多信、當勸樂,承事於師視當如佛,得三昧疾。設不恭敬,輕易欺調於師,正使久學是三昧,疾忘之。」
佛告颰陀和:「是菩薩若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是三昧,當視如佛常尊敬,不當持諂意向。菩薩不得有諂意,常當至誠,常樂獨處止。不惜身命,不得悕望人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請,自守節度,所有趣足而已。經行不得懈臥,如是經中教。學是三昧當守如是。」
颰陀和白佛:「難及,天中天!後世若有懈怠菩薩,聞是三昧不肯精進學,當云何?若有菩薩精進欲學者,我輩當隨是經教之。」
佛言:「善哉,颰陀和!我助其歡喜,過去、當來、今現在佛皆助歡喜。」
佛爾時頌偈言:
  「如我所說悉受持,常獨處止行功德,自守節度不聚會,常行乞食不受請。
  敬於法師視如佛,除去睡眠志開解,常自精進無懈怠,如是行者得三昧。」
又八十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五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經文:爾時,釋迦瞿波女,欲重明此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菩薩為利諸群生,正念親承善知識,敬之如佛心無怠,此行於世帝網行。
  勝解廣大如虛空,一切三世悉入中,國土眾生佛皆爾,此是普智光明行。
  志樂如空無有際,永斷煩惱離諸垢,一切佛所修功德,此行於世身雲行。
  菩薩修習一切智,不可思議功德海,淨諸福德智慧身,此行於世不染行。......。」
又四十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卷第三十三 》中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為善財童子開示何為善知識,及弟子應如何依止承事善知識,經文中所說具足圓滿。且又開示善財童子應當具足持戒,方能不失依止善知識諸善法,如經文:爾時,善財童子白言:「聖者!我今已知一切善法從善知識生。云何能於諸善知識、善法之中速得圓滿、速得清淨、得不退失?」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告善財言:「有二種戒,具足受持,則得圓滿善知識法。何等為二?一、菩薩戒;二、別解脫戒;持是二戒,則能圓滿善知識法。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調伏,令他調伏,無有是處。若諸菩薩具足圓滿頭陀功德,如是二戒悉得清淨,不失善法。」
由上可知,修學聖道首先就是要依止善知識,以善知識為師,是故佛亦為出家眾制師法與弟子法,師長應以法與食攝諸弟子,故師長應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第三》中具有十七種的五法,其中具戒為各種五法之必要,初果以上即不犯戒,必然具戒故不贅言,是故為師者必令弟子隨順佛所制教,不令違失,方為具格上師。且若不能成就五法,則應依止成就五法者,若依止師之夏臘為低,則不禮拜依止師,其餘依弟子法行持。如律文:爾時具壽鄔波離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已五法成就,滿十夏,應度弟子,自不應依止他。』若苾芻近圓,經六十夏,不解別解脫,若不成就五法者,應依止他住不?」佛言:「應依止他住。」白言:「云何依止?」佛言:「依止老者。」白言:「若無老者,云何當住?」佛言:「當依止少者,唯除禮拜,餘皆取教示。」,《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七》《四分律卷第三十三(二分之十二) 》《四分律卷第三十五(二分之十四) 》《四分律卷第五十(第四分之一)》亦如是。
又弟子法中,弟子應殷勤奉事師長,師長如法教應奉行,反之若師長非法教,不應隨順,乃至師長邪見或犯罪,應善言方便勸諫改悔,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第二》,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頌卷下》所說。並且若弟子夏臘較師長高,則不應禮拜,如上述律文所說,高臘不應禮拜低臘,則更不可禮拜白衣師,如《四分律卷第五十》律文:「時諸比丘聞佛教,諸比丘長幼相次恭敬上座,彼禮拜白衣言:「汝生年長我。」佛言:「不應禮白衣,汝等應禮、不應禮,一切女人不應禮。前受大戒者不應禮後受大戒者。」。
又依《摩訶僧祇律卷第十二》律文:「時諸比丘尼作是念:『今已四月十二日夏坐已逼,又世尊復敕當受五通居士語。』思惟是已,即便受請夏安居。居士日日為比丘尼說四念處,諸比丘尼聞此法已,初夜後夜精勤不懈,修習聖道,成就得證。諸比丘尼受自恣竟:「我等當詣世尊,禮敬問訊,自說果證。」出家眾可依止白衣修學聖教,然僧團並不由白衣領導,何以故,佛制不可禮拜白衣,犯罪不可向白衣發露及懺罪,且不可同說戒羯磨,不可同僧利養,故白衣師亦不可指授處分僧物,白衣尚且不能入於僧數,豈有領導僧團指授決斷僧事之理,比如具有公民權之國民,才有資格當總統領導全體國民,其理可知。例如比丘不入比丘尼僧數,雖佛制比丘尼須依止比丘修學,但比丘與比丘尼不同法,且比丘亦不能入比丘尼僧數,是故比丘不能領導比丘尼僧團。
凡夫修學聖道,難免有所過失,故佛制戒為軌則,令諸佛子有所依準,亦令犯戒偏離正軌者,知所悔過重返正軌,然眾生根基千差萬別,或散亂迷忘不知犯過、或不學無知而不知犯過,或知犯過然羞愧覆藏,或無慚無愧知犯過而覆藏,如此若是一味”觀功念恩”,或”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久之必致僧倫敗壞,修道不成妄造罪業,令正法速疾滅亡,故佛於具足戒及菩薩戒皆制不可覆藏共住者之罪過,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八覆藏他罪學處第五十》律文:佛集苾芻,乃至「我觀十利,為制學處,應如是說:若復苾芻知他苾芻有麁惡罪,覆藏者-第四種類罪名-。」
若復苾芻者,鄔波難陀,餘義如上。知義亦如上。苾芻者謂是難陀。麁惡罪者有二種:謂-第一種類罪名-罪、-第二種類罪名-罪。何故此二名為麁惡?自體及因皆麁弊可惡,故言麁惡。 覆藏者,謂掩蔽也。釋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復苾芻見苾芻犯-第一種類罪名-罪時,作心覆藏,乃至明相未出已來,得-第六種類罪名-罪;明相出已便得-第四種類罪名-罪。若覆他-第二種類罪名-罪事亦同此。若苾芻見苾芻犯-第四種類罪名-罪時,作心覆藏,乃至明相未出已來,得-第六種類罪名-罪;明相出已亦得-第六種類罪名-。如是-第五種類罪名-乃至-第六種類罪名-罪,覆藏亦爾。若說罪者恐他與為障礙之事、或為梵行等難、或復緣此令僧破者,覆皆無犯。又無犯者,謂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又《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卷下》經文: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共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同一眾住說戒,而不舉其罪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然諸佛子有七眾,是中出家五眾乃住持僧寶,肩負住持佛寶、法寶住世大任,故須護人天師範之相,令世俗敬仰以信受佛法,故佛又制須如法舉罪,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十五污家學處第十二》律文:「諸苾芻!我今當說詰問苾芻所有行法。其詰問苾芻往抧吒山,敷座鳴槌如常集僧,應詰問彼阿濕薄迦、補捺伐素。若不肯集,由其傲慢不敬眾故,即應與作驅遣羯磨。彼若來集者,其詰罪人應問容許,若不許者與作驅遣羯磨。若許問者應當詰問。若云:『我不見罪。』便是慢眾,即應與作驅遣羯磨。若言:『見罪。』者,僧伽即應與作驅遣羯磨,如我所說詰問苾芻所有行法,不依行者得-第六種類罪名-罪。」
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十八第五門第二子攝頌曰》律文:
  詰問令憶念、問彼容許不、教授事不為、長淨及隨意
佛在室羅伐城。時六眾苾芻不審見聞疑,即便詰問苾芻。諸苾芻聞已各生羞恥,形體羸瘦顏色萎黃氣力減少,不能讀誦如理思惟,乃至佛告諸苾芻:「從今已去,苾芻不以不審見聞疑詰他苾芻。若作如是詰責他者,得-第六種類罪名-罪。詰問既爾,如是應知,憶念、問訊、不為教授、長淨、隨意,類此應知,皆-第四種類罪名-罪。」
又《十誦律卷第四十九(第八誦之二)毘尼增一之二 五法初》律文:有諸比丘不乞聽,舉他罪,令憶念,是比丘嫌,以是事白佛,佛言:「從今先不乞聽,不得舉他罪令憶念,若舉令憶念者,-第六種類罪名-罪。」是有罪人於僧中,無恭敬心無恭敬語,佛言:「若來者應教住五法中:教從坐起、偏袒著衣、脫革屣、右膝著地、合掌在前。」有舉罪者無恭敬,佛言:「應教住五法中:教從坐起、偏袒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合掌在前。」
諸比丘不知云何乞聽?佛言:「有五事乞聽。應語彼言:『我今語汝、示汝、舉汝、令汝憶念、汝聽我。』」諸比丘不知云何與聽?是事白佛,佛言:「有五事與聽。應言:『語我、示我、舉我、令我憶念、聽汝。』是名五。」又現前不知云何與聽?佛言:「有五種與:『汝云何舉我?見耶?聞耶?疑耶?身犯?口犯?』更有五種現前與聽:『汝舉我-第一種類罪名-、-第二種類罪名-、-第四種類罪名-、-第五種類罪名-、-第六種類罪名-耶?』更有五種現前與聽:『汝舉我犯-第七種類罪名-耶?-第三種類罪名-耶?犯-第六種類罪名-耶?犯眾學法耶?犯威儀耶?』更有五法現前應與聽:『汝舉我何事?有-第二種類罪名-犯、無-第二種類罪名-犯、有-第二種類罪名-無-第二種類罪名-犯、聚落中犯、阿練若處犯?』」如是現前語已生怖畏,佛言:「有五事現前應安慰:莫怖;莫驚;莫覆藏;莫走;莫群黨,莫不犯言犯,莫群黨已,犯言不犯。更有五事應安慰:『我不兇暴說、不受不具足事、亦不直受、不受不定說、我當三問汝。』」如是安慰時,彼作異種語,佛言:「應以五事撿究問是事:更以異事答當記識;若默然當記識;有惱他所犯不見過,當作不見擯;見罪不悔,當作不作擯;檢究惡邪見,惡邪見不捨已,當作不捨惡邪見擯舉。更有五法應撿究:應苦切作苦切、應依止作依止、應驅出作驅出、應下意作下意、應覓罪相作覓罪相。如是優波離!是名乞聽安慰。有羞無羞人來時,應知乞聽、應知與聽。又非法者不應助,如法者應助。優波離!我見比丘舉他,非實不以實、非時不以時、麁惡不以軟善、有瞋無慈、無益利不以益利。若比丘不實舉他有是五事,應教令生悔:若不實舉他,無實有悔,是事應置。非時不以時、麁惡不以軟善、有瞋無慈、無益不以益利。優波離!是比丘以非實舉他,有五事應教令生悔。優波離!是名五事不實舉他,應斷。被非實舉者,有五事不應悔:非實不以實、非時不以時、惡不以善、瞋不以慈、無益不以益利。優波離!被非實舉者,有是五事不應悔。優波離!我見比丘舉他,實非不實、時非不時、善非不善、慈非不慈、益非不益,是名五實舉比丘不生悔。優波離!被實舉者有五事應悔:是實非不實、時非不時、善非不善、慈非不慈、益非不益,是名五被實舉者應悔。
又經中《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無依行品第三之一》經文:
「復次,優波離!若有苾芻毀犯禁戒,與僧共住;於僧眾中有餘苾芻,軌則所行皆悉具足,一切五德無不圓滿。應從坐起,整理衣服,恭敬頂禮苾芻僧足,便至破戒惡苾芻前,求聽舉罪,作如是言:『長老憶念,我今欲舉長老所犯,以實非虛妄,應時不非時,軟語非麁獷,慈心不瞋恚,利益非損減,為令如來法眼、法燈久熾盛故。長老聽者,我當如法舉長老罪。』彼若聽者,便應如法如實舉之。彼若不聽,復應頂禮上座僧足,恭敬白言:『如是苾芻,犯如是事,我依五法如實舉之。』時僧眾中上坐苾芻,應審觀察能舉、所舉,及所犯事虛實輕重,依毘奈耶及素怛纜,方便撿問、慰喻、呵責,以七種法如應滅除,若犯重罪應重治罰、若犯中罪應中治罰、若犯輕罪應輕治罰,令其慚愧懺悔所犯。」
爾時,尊者優波離聞佛所說,從座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其法器及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不卒呵舉。若如是者,於未來世,有諸苾芻破戒惡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諸苾芻僧於是人等,云何方便呵舉驅擯?」
佛告尊者優波離言:「我終不許外道俗人舉苾芻罪,我尚不許諸苾芻僧,不依於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何況驅擯!若不依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或復驅擯,便獲大罪。優波離!汝今當知有十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皆不應受。何等為十?一者、不和僧眾,於國王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二者、不和僧眾,梵志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三者、不和僧眾,宰官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四者、不和僧眾,於諸長者居士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五者、女人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六者、男子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七者、淨人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八者、眾多苾芻、苾芻尼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九者、宿怨嫌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十者、內懷忿恨,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如是十種,名為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設依實事而呵舉者,尚不應受,況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復有十種非法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亦不應受。何等為十?一者、諸餘外道,呵舉苾芻。二者、不持禁戒在家白衣,呵舉苾芻。三者、造無間罪,呵舉苾芻。四者、誹謗正法,呵舉苾芻。五者、毀呰賢聖,呵舉苾芻。六者、癡狂心亂,呵舉苾芻。七者、痛惱所纏,呵舉苾芻。八者、四方僧淨人,呵舉苾芻。九者、守園林人,呵舉苾芻。十者、被罰苾芻,呵舉苾芻。如是十種非法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設依實事而呵舉者,亦不應受,況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復次,優波離!若有苾芻毀犯禁戒,與僧共住;於僧眾中有餘苾芻,軌則所行皆悉具足,一切五德無不圓滿。應從坐起,整理衣服,恭敬頂禮苾芻僧足,便至破戒惡苾芻前,求聽舉罪,作如是言:『長老憶念,我今欲舉長老所犯,以實非虛妄,應時不非時,軟語非麁獷,慈心不瞋恚,利益非損減,為令如來法眼、法燈久熾盛故。長老聽者,我當如法舉長老罪。』彼若聽者,便應如法如實舉之。彼若不聽,復應頂禮上座僧足,恭敬白言:『如是苾芻,犯如是事,我依五法如實舉之。』時僧眾中上坐苾芻,應審觀察能舉、所舉,及所犯事虛實輕重,依毘奈耶及素怛纜,方便撿問、慰喻、呵責,以七種法如應滅除,若犯重罪應重治罰、若犯中罪應中治罰、若犯輕罪應輕治罰,令其慚愧懺悔所犯。」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實有過惡行苾芻,恃白衣力、或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弟子力,以如是等諸勢力故,凌拒僧眾,上坐苾芻持素怛纜及毘奈耶、摩怛理迦者,如法教誨皆不承順。如是苾芻,云何治罰?」
佛言:「優波離!上座苾芻持三藏者,應和僧眾,遣使告白國王、大臣令助威力,然後如實依法治罰。」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有過惡行苾芻,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巧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容縱如是惡苾芻罪,不聽如實依法治罰。爾時,僧眾應當云何?」
  佛言:「優波離!若彼苾芻行無依行,於僧眾中麁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眾應權捨置。若彼苾芻行無依行,於僧眾中麁重罪相已彰露者,是時僧眾應共和合,依法驅擯令出佛法。優波離!譬如鷰麥在麥田中,牙莖、枝葉與麥相似,穢雜淨麥。乃至彼草其穗未出,是時農夫應權捨置。穗既出已,是時農夫恐穢淨麥,并根剪拔,棄於田外。行無依行破戒苾芻,亦復如是。恃白衣等種種勢力,住於僧中,威儀、形相與僧相似,穢雜清眾,乃至善神未相覺發,於僧眾中麁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眾應權捨置。若諸善神已相覺發,於僧眾中麁重罪相已彰露者,是時僧眾應共和合,依法驅擯令出佛法。優波離!譬如大海不宿死尸,我聲聞僧諸弟子眾,亦復如是,不與破戒惡行苾芻死尸共住。」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破戒惡行苾芻,僧眾和合共驅擯已。彼惡苾芻,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巧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以威勢力凌逼僧眾,還令如是破戒苾芻與僧共住。爾時,僧眾當復云何?」
佛言:「優波離!爾時,僧中有能悔愧持戒苾芻,為護戒故,不應瞋罵破戒苾芻,但應告白國王、大臣,或恐凌逼而不告白,應捨本居,別往餘處。」
由上述經律文可知僧眾應如法相諫相教懺悔,佛弟子眾方得增益,不應畏煩擾疲累,捨置惡比丘而不諫不教,亦不可輕率發舉惡比丘,反致罪相不清諍亂不休,於佛門清淨無所助益。
現今末法五濁惡世,已是亂象紛紛,附佛外道頻頻壞亂正法,是中又以男女雜居最易導致重大事端,而致世人對佛門譏謗四起,凡於正法律出家修學聖道者,當明辨此中罪相,戒慎恐懼。律中共宿同宿與共居同居共住同住雜居實不相同,於制戒緣起中,乃因比丘於旅途至日暮無可棲身,而暫且寄宿有女人俗舍,而非長期共住,才開緣所居之室若有隔障可關門上鎖不犯,所以如投宿於旅館,或於醫院住院,若房門能上鎖並且關窗與室外隔離,令人不得入,或有人長夜不睡守護,則不犯與女人共宿,且依《十誦律卷第十六(第三誦之三) 九十-第四種類罪名-之八》:乃至他舍有女人宿,孔容貓子入處,是中宿-第四種類罪名-。
然而若是比丘與俗人長期共住一屋,則屬於共居同居共住同住,是屬於與俗人雜居,尤其若其中有女人,則過患更大且妨害甚深,又招惹世俗譏嫌,則佛所不許可,如諸律文中佛多所呵責制禁:《四分律卷第四十四(三分之八)呵責揵度第十一之一》律文: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有比丘名僧芻,癡無所知多犯眾罪,共諸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順佛法。諸比丘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僧芻比丘言:「汝癡無所知多犯眾罪,云何共諸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隨順佛法耶?」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集比丘僧,以無數方便呵責僧芻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共諸白衣雜住而相親附,癡無所知多犯眾罪不順佛法?」呵責已告諸比丘:「聽僧為僧芻比丘作依止白四羯磨。應如是作,......『僧已忍為僧芻比丘作依止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作依止羯磨竟,五事不應作:不得授人大戒,乃至不得與善比丘共住。應如是作。」
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頌卷上第二部十三-第二種類罪名-法污家學處》律文:
  若有污家者,說污二種殊:一名為雜居,第二謂受用。
  雜居與女人,作戲掉舉等;受用謂同食,及採花果類。
  謂眼耳意識,見等三應知;別諫等差殊,如前惡作等。
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二教授苾芻尼至日暮學處第二十二》律文:時婆羅門居士等見苾芻尼從外入來,便生譏謗作如是語:「沙門釋子大有妙法,男女雜居而修淨行。」少欲苾芻聞生嫌恥,即以此緣具白世尊。......世尊種種呵責不知時宜不寂靜者,讚歎知時能修寂靜,告諸苾芻曰:「我今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又《摩訶僧祇律卷第三十八 明一百四十一-第四種類罪名-法之二》律文:佛住毘舍離,爾時迦梨比丘尼度梨車第三生女,與受學法已,捉戶鉤開他房戶,共俗人外道住。比丘尼嫌呵言:「此人犯戒,捉戶鉤開他房戶,共男子住。云何與受具足?」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具白世尊。佛言:「喚迦梨來。」來已問:「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知犯戒,捉戶鉤開他房戶,與外道共住,而與受具足?從今已後不聽犯戒而與受具足。」佛告大愛道:「依止比舍離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知他犯戒,捉戶鉤開他房戶,共男子住,與受具足者,-第四種類罪名-。」
比丘尼者,如上說。
犯戒者,戒不具足、越戒。
捉戶鉤開房者,開他房戶。
男子者,俗人、若外道出家人。
共住者,習近住。
與受具足者,-第四種類罪名-。-第四種類罪名-,者如上說。
若共俗人外道習近住者,不聽與受具足。若能使此人梵行全者,當先離別然後與受具足。若比丘知沙彌犯戒與女人習近住,不更與出家而與受具足者,-第六種類罪名-罪。是故世尊說。
又《十誦律卷第十五(第三誦之二) 九十波逸提之七》律文: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知是人作如是語,不如法除罪、不捨惡邪見、如法擯出,便與共事共住共同室宿。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訶責六群比丘:「云何名比丘,知是人作如是語,不如法除罪、不捨惡邪見、如法擯出,便與共事共住共同室宿?」種種因緣訶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間六群比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訶責六群比丘:「云何名比丘,知是人作如是語,不如法悔、不捨惡邪見、如法擯出,便與共事共住共同室宿?」種種因緣訶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知比丘作如是語,不如法悔、不捨惡邪見、如法擯出,便與共事共住共同室宿,-第四種類罪名-。」
知者,若自知、若從他聞、若彼自說。
如是語者,如所見說。
不如法悔者,未折伏心、未破憍慢。
不捨惡邪見者,是惡邪見未離心故。
如法擯出者,如佛法僧中擯出。
共事者,有二種事:法事、財物事。
共住者,共是人住。
作白羯磨、白二白四羯磨、布薩、自恣、若作十四人羯磨。
共舍宿者,舍有四種:一者一切覆一切障,二者一切障不覆,三者一切覆半障,四者一切覆少障。
-第四種類罪名-者,煮燒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共擯人作法事,若教經法、若偈說,偈偈-第四種類罪名-。若經說,章章-第四種類罪名-。若別句說,句句-第四種類罪名-。若從擯人問誦受學亦如是。
共財事者,若比丘與擯人鉢,-第四種類罪名-。與衣、戶鉤、時藥、夜分藥、七日藥、盡形藥,皆-第四種類罪名-。若從擯人取衣鉢,-第四種類罪名-。乃至取盡形藥,皆-第四種類罪名-。
若四種舍中共宿臥者,-第四種類罪名-。起已還臥,隨起還臥,一一-第四種類罪名-。若通夜坐不臥,-第六種類罪名-。(五十六竟)
又《四分律卷第二十六(二分之五明尼戒法) 一百七十八單提法之三》律文:佛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彼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乃與居士、居士兒親近共住作不隨順行?」呵責已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聽僧與彼比丘尼作呵責捨此事故白四羯磨。
......(中略).......
彼比丘尼諫此比丘尼時堅持不捨,彼比丘尼應三諫捨此事故。乃至三諫捨此事善;若不捨者,<第四種類罪名>。」
又《十誦律卷第十六(第三誦之三) 九十<第四種類罪名>之八》律文:
是中犯者,若人不滿二十歲、自想不滿,僧中問:「汝滿二十不?」答言:「不滿。」若僧與受具足戒,是人不得戒,諸比丘得罪,共事共住者亦得罪。
  由上文可知,僧眾與俗人甚至比丘與女人共居同居共住同住,衍生的過患甚多,且連帶可能會犯到如共宿、習近住、共入、共出、獨與屏露處坐立、期行、離衣宿等諸戒,最易受俗世譏嫌毀謗,損害世人對三寶信心。
  所以就算短暫寄宿於有女人俗舍時有特別開緣,也要小心謹慎才能符合開緣條件,以免犯戒,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四十與女人同室宿學處第六十五》律文:佛言,乃至「我觀十利,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共女人同室宿者,-第四種類罪名-。」
若復苾芻者,謂具壽阿尼盧陀,餘義如上。
共者,兼彼也。
女人者,若婦、若童女,謂堪行婬境。
同室宿者,室有四種如上。釋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與女同宿,身在中閣、女人在閣下,應拔梯令上、或門安扂鑰、或遣人看守。若異此者,乃至明相未出已來,得-第六種類罪名-罪;若過明相,便得-第四種類罪名-罪。若苾芻在閣下、女在中閣,或苾芻在中閣、女在上閣,或復翻此,廣說如前。或苾芻在房、女在簷前,唯除梯一事,餘並如前。若女在房中、苾芻簷下,應外繫其戶,餘如前說。若在門屋下,苾芻門內、女在門前,應內安關扂,翻斯外繫,餘並同前。假令共室,若有夫主守護者無犯。又無犯者,謂初犯人,廣說如上。
又要避免離衣宿,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七離三衣學處第二》律文:云何一舍村?謂山野人同居一舍。此齊幾何是其勢分?謂盡舍內,外有一尋;又復齊其舂擣炒磨、飡噉飲食聚會之處,亦名勢分。若苾芻衣在舍中、身居勢分,或衣居勢分、身在舍中,明相出時此無有犯。若置衣舍內及勢分中,身居異處,乃至明相未出已來得惡作罪,明相出時得-捨財物+第四種類罪名-。一舍既爾,二舍亦然。
云何多舍村?謂村內人家門無次第撩亂而住。此齊幾何名為勢分?為異、為同?
答:此村無勢分有異無同。離衣分齊據家為准。
也要避免犯與女人期行,例如邀期從屋內走出屋外至道路,或從院落中東屋到西屋,就會結犯-第六種類罪名-罪了,這其實就是俗人最常譏嫌的”男女同進同出”,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四十一與女人同道行學處第七十》律文:「若復苾芻共女人同道行更無男子,乃至一村間者,-第四種類罪名-。」
若復苾芻者,謂此法中人,餘義如上。
女人者,謂堪行婬境。
更無男子者,但有二人。
道,謂曠遠路。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獨與女人於逈遠路相隨而去者,得-第四種類罪名-。若一村間有一拘盧舍,如是至七,若未滿拘盧舍,皆得-第六種類罪名-;若滿,皆得-第四種類罪名-罪。或從村至野,或從野至村,里數得罪與上相似。若於其處他遣女人為引導者無犯。或時苾芻迷於道路,女人來為指授者,此亦無犯。又無犯者,謂初犯人,廣說如上。
《四分律卷第十三(初分之十三) 九十-第四種類罪名-法之三》律文:若比丘與婦女共期同一道行,乃至村間,隨眾多界分齊,一一-第四種類罪名-。若無村若空處行十里,-第四種類罪名-。若減一村、減十里,-第六種類罪名-。若村裏一界共行者,-第六種類罪名-。若方便欲行而不行,若共期莊嚴而不去,一切-第六種類罪名-。
更要避免犯到獨與女人在屏處坐,或獨與女人在露現處坐,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三獨與女人在屏處坐學處第二十八》律文:世尊乃至問鄔陀夷,廣說如前,「制其學處,應如是說: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屏處坐者,-第四種類罪名-。」
若復苾芻者,謂鄔陀夷,餘義如上。
女人者,謂堪行婬女。
獨者,謂無第三人。
屏處有三:謂牆、柵及幔。
坐者,謂一尋內縱身而坐,結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獨與女人在屏處縱身而坐,無第三人,得-第四種類罪名-。若在門屋下或在房門前,或令女人獨於此處摩煮諸藥,大開其門,來往諸人皆得見者,無犯。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十六 二不定法》律文:「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在非屏障不堪行婬處坐。有正信鄔波斯迦,於二法中隨一而說:若-第二種類罪名-、若-第四種類罪名-。彼坐苾芻自言其事者,於二法中應隨一一法治。彼苾芻若-第二種類罪名-、若-第四種類罪名-,或以鄔波斯迦所說事治彼苾芻。是名不定法。」二不定法竟。
又《四分律卷第十五(初分之十五) 九十單提法之五》律文: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迦留陀夷:「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迦留陀夷,在齋憂婆私家露地共一處坐語耶?」呵責迦留陀夷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獨與女人露地坐,-第四種類罪名-。」
比丘義如上。
女人者,人女有智、命根不斷。
獨者,一女人、一比丘。
屏處者,見屏處、聞屏處。見屏處者,若塵霧黑闇不見面。聞屏處者,常語不聞聲。
彼比丘獨與女人露地共一處坐,-第四種類罪名-。若盲而不聾,-第六種類罪名-。若聾而不盲,-第六種類罪名-。若立不坐,-第六種類罪名-。
比丘尼,-第四種類罪名-;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第六種類罪名-。是謂為犯。
不犯者,有二比丘為伴;若有識別人在邊;或有客人在一處不盲不聾;或從前過不住;或卒病倒地;或為力勢所持;或被繫閉;或命難、或梵行難,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四十五竟)
如上以外,尚有甚多男女共處戒律散見經律之中,出家五眾不可不慎。或有人言時空環境不同,又或言度世方便不拘小節,當可善巧變通。凡此則為佛制戒時已呵責,當知佛智貫通三世,制戒時即涵蓋後世久遠世代,並斷後世上述之論,如《中阿含後大品跋陀和利經》經文:「世尊欲斷此喜好法故。便為弟子施設戒。跋陀和利。不以斷現世漏故。為弟子施設戒。我以斷後世漏故。為弟子施設戒。跋陀和利。是故我為弟子斷漏故施設戒。至受我教。......。」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一》律文:世尊以種種方便說厭污事呵責蘇陣那已,告諸苾芻曰:「由此因緣我觀十利,為聲聞弟子於毘奈耶制其學處。云何為十?一、攝取於僧故;二、令僧歡喜故;三、令僧樂住故;四、降伏破戒故;五、慚者得安故;六、不信令信故;七、信者增長故;八、斷現在有漏故;九、斷未來有漏故;十、令梵行得久住故。顯揚正法廣利人天。」。
是故現沙門相釋子五眾當深思,佛為何不立菩薩為僧寶,而制僧寶為現沙門相,須知菩薩有菩薩行法,順逆方便可以無方,少為世俗譏嫌,但現既於佛法中出家,縱然心志菩薩行菩薩道,亦須於律儀戒輕重等持,善護人天師範住持僧寶表法,令正法久住,如於佛之常隨眾千二百五十比丘,乃內祕菩薩也,又如地藏菩薩摩訶薩外現聲聞沙門。
佛門常言「佛法在恭敬中求」,當知持戒清淨則為第一恭敬如來。若言持戒妨礙弘法度眾生,此乃智慧道力欠缺之泥菩薩,而非圓通自在真菩薩,何以故?真菩薩無有因持戒而不自在,但以甚深般若而順逆無礙。是故,若既為泥菩薩,更當善護律儀,先求無過再求有功。以免救人不成反被救,造諸過愆招世譏謗,反毀眾生對三寶信心,而促使正法滅沒,可不哀哉!?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dasaluo&aid=10886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