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24 13:12:37瀏覽5970|回應30|推薦27 | |
前期文章:健康新知(12)
酷暑容易熱昏頭 醫師︰要多喝水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連日溫度飆高,甚至傳出有人暈倒不治,署立基隆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柏璋表示,預防中暑,民眾一定要多喝水及電解質;正午時盡量避免出門,一定要外出時,務必記得要做好防曬。 基隆市5日高溫攝氏37.9度,為當天全國最高溫,2日高溫更高達攝氏38.1度,是基隆市有史以來第二高溫。氣溫頻頻居高不下,讓許多大人、小孩熱到快暈倒,大家不停的喝冰水、吃冰棒,似乎還解決不了酷熱。 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 面對全台酷熱的高溫,醫師陳柏璋表示,預防中暑,民眾一定要多喝水及電解質,以補充流失過多的鹽分與水分。若要外出也要記得防曬,可戴帽子及穿薄長袖衣物,避免因太陽的照射而造成皮膚過度灼傷。 另外,陳柏璋也提到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及65歲以上之老年人,這些容易造成脫水的高危險群病患,一定要多補充水分,預防中暑。 陳柏璋表示,如果民眾已經出現意識不清的熱衰竭現象,應儘速至陰涼處休息,補充冷水,或打開電風扇讓空氣流通,若初步處理後仍未好轉,則應儘速就醫。 【自由時報 2010/07/07】
突喝冰水急鑽冷氣房 小心引發心肌梗塞 【記者陳雨柔、蔡正順、林義峰/彰化報導】炎夏氣溫飆高,室外就像大烤爐,醫師提醒從高溫的環境中突然跑進冷氣室吹冷氣,或是喝下冰涼冷飲,可能會引發血管收縮導致心肌梗塞。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室最近就接到許多心肌梗塞的病患,就診量約比平常增加了一成。 最近實在是太熱了!您是否常常大口大口的喝下冰水?小心引發心肌梗塞。一名王先生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突然鑽進冷氣房,又喝下大量冰水消暑,沒想到開始喘不過氣。他說,「一定要停下來,喘得真的是氣喘如牛,然後到最後就想一想也不行啦,然後就趕快送醫,到醫院去急救,撿回這條命。」 彰化基督教醫院最近發現好發於冬天的心肌梗塞,竟然在今年夏天增加了一成左右。據了解,原來是很多像王先生這樣的中壯年族群,一下子處在炎熱的天氣中,一下子又跑到冷氣房吹冷氣,或是喝下冰冰涼涼的冷飲,導致血管急速收縮產生心肌梗塞。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夏建勳表示,「外面活動很熱的時候,突然跑到冷氣房,又突然喝冷飲,基本上溫差愈大的話,對心血管的刺激機會愈大。」 夏天冷飲賣得嚇嚇叫,但是醫師還是要提醒民眾,天氣炎熱應該要靠其他方式降溫,以及補充足夠的水分,才不會因為身體的溫差變化太大而送進醫院。 【年代新聞 2010/07/08】
「吹冷氣會中暑」溫差逾5度 毛孔速縮! 夏天天氣熱,民眾往冷氣房、游泳池避暑去,不過醫師警告,短時間進出冷氣房,導致毛孔收縮不散熱,反而容易中暑,或是突然下水,水溫跟室溫超過5度也一樣,如果室外玩水,氣溫跟水溫差距超出10度,恐怕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腦中風;還好最近氣溫慢慢下降1到2度,12日以前都能稍微涼一點,不過30幾度的高溫,對動物還是太熱了點。 動物園館方人員:「這是給動物吃的水果冰。」 放大版的蔬果冰,鳳梨、西瓜大顆放,超豪邁,動物也吃特製冰,退退火,民眾消暑,往冷氣房跑就對了。 TVBS記者林婉婷:「記者現在在北美館展場的入口處,來看看這邊的溫度有多高,我們現在看測到的溫度是23,走出北美館來看看室外的溫度,監測到的地板溫度是39.2度。」 轉換到氣溫上,冷氣房一進一出,溫差大得嚇人,不過一旦超過5度,10分鐘內毛孔急速收縮,身體難散熱,反而容易中暑;玩水也一樣,夏天去游泳池,室溫跟水溫落差超過5度,突然下水,一樣容易中暑,室外水上設施,溫差甚至容易超過10度,血管短時間收縮,心肌梗塞、腦中風機會跟著大增。 水上樂園擠滿人,夏天才開始,台北就創下38.6的高溫,8日涼了點,降到35度,基隆6日也站上37.8,最近掉4度,剩33.9,12日之前,全台溫度小降1-2度,烤箱氣候稍微舒緩,午後陣雨還會更涼一點。 夏天沒結束,熱浪還是有,民眾涼快之餘,也得多注意身體狀況。 【TVBS 2010/07/08】
醫師:整天吹冷氣也會中暑 最近全台接連出現高溫,的確讓不少民眾感覺熱斃了!不少人也不管什麼節能減碳,如果不是必要,都待在房內吹冷氣。不過中醫師還是提醒民眾,天氣太熱吃不消,如果一直待在冷氣房,或是進出冷氣房,會讓毛細孔喪失排熱功能,就算一直待在冷氣房內,也是會出現頭昏腦脹、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和胸悶等中暑現象。 最近的天氣只能以﹂熱斃了」來形容!每天全台各地白天的氣溫都在攝氏卅四度以上,不但冰品和冷飲店業績直線上升,冷氣機的裝機率和電扇的銷路也跟著上揚,不少民眾不諱言的指出,天氣熱的頭昏腦脹,管他什麼節能減碳,先涼快再說。 不過中醫師彭姵綸指出,氣溫飆高,民眾流汗後馬上進入冷氣房,會使得毛細孔急速收縮,導致體內高熱無法藉由發汗排出,就會出現中暑情形,要消除中暑可利用刮痧或拔罐方式,也可採用清暑益氣湯或綠豆湯來達到消暑的效果。這段期間,不少民眾紛紛出現胸悶、容易疲倦,睡得再飽也出現眼角張不開下垂的症狀,這些都是中暑的症狀,不要以為整天吹冷氣,不在大太陽下曝曬就不會中暑! 中醫師也建議民眾,天氣熱多補充水份是正確的,但如果一味的喝冷飲或是吃冰,站而中醫的角度,冰品和冷飲,都是降低體內器官的溫度,反而是熱底的食物,對身體健康並不好。當然站在西醫的立場,中暑依嚴重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及熱昏厥,如果中暑情況危及,一定要趕緊送醫,刮痧和拔罐都會喪失救治的黃金時間。 【中廣新聞 2010/07/08】
吃冰品 忌太猛太甜 文/李祥和(作者為基隆市康合診所醫師) 夏季氣溫不斷飆高,令人覺得彷彿置身火爐,燥熱異常。此時,身體大量流汗、動不動就口渴,甚至於脫水。如果來一份冰涼的甜食或含糖飲料,肯定大受歡迎;但很多人往往因為飲料、冰品的溫度太冰,或糖分太高,加重腸胃負擔或體重。 ◎到底夏天吃涼的、甜的消暑甜品,是不是吃過量了?是不是上癮了?我們可以做一個小測驗︰ ●冰箱裡頭,會不會不時有冰淇淋、甜食、汽水? ●吃冰棒時,會一根接著一根,沒有限制? ●吃完飯後,必喝紅茶或甜點? ●口渴就買全甜或半糖以上的飲料喝? ●心情差,就會喝含糖飲料或吃甜品解悶? ●以甜點、蛋糕、下午茶當作一餐? ●會主動搜尋美食報導介紹的冰品來吃? ●大口吃冰,吃的速度很快? 如果以上描述中,有3個以上答案是「肯定」,必須特別小心控制夏日冰品;其實,夏天吃不吃冰,見仁見智;最好選擇一些天然食材,如︰石花凍、仙草、愛玉、水果,同時不要加太多糖及配料,維持原有風味;並且考量自己的身體狀況,適量食用,不但能清涼消暑,也可以提供飽足感。 【自由時報 2010/06/26】
吃冰體寒 補救小撇步 【陳旻苹/台北報導】不想吃冰過量傷身,有DIY補救小撇步!何裕鈞醫師指出,女孩如因吃冰多造成婦科問題,可以用熱敷袋或電毯熱敷肚臍下區域,特別在子宮附近氣海、關元穴,每天1-2次每次15分鐘,可加強骨盆腔循環,減緩痛經或白帶。 如有咳嗽、胸悶、痰多的人,可以用吹風機熱風,在自己胸骨處,也就是膻中穴(兩乳頭中間點)附近,來回吹個3-5分鐘,保持一定距離、勿過熱。 平常吃冰多的人,也可以趁現在貼貼三伏貼,將體內堆積許久的寒濕逼出來。 【中國時報 2008.07.23】
5招自然養生告別暑熱 連日來的高溫,提醒大家出門一定要注意防曬、防中暑,及補充水份;提供您五招自然養生療法,告別暑熱。 一、飲食清淡多喝水 夏季心煩、脾胃停滯,容易產生腸胃不消化、脹氣、食慾不振等,現在起應避免肥膩的食物,改由新鮮、清淡飲食取代。 乳製食物、過多鹽分和油脂的油炸食物,或是進補的羊肉爐、麻油雞、燒酒雞等,並不適合在夏天食用,郭忠禎醫師表示。對老人及小孩,不易消化的糯米也要適可而止。 一天至少飲用2000㏄的開水,可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 習慣飲用咖啡、茶等飲料的人,需要補充更多的開水來平衡,因為咖啡因利尿、消耗水分,容易造成脫水現象。 食物方面,蓮藕、蓮子安神,百合養肺,都適合入菜。木耳、扁豆及傳統豆腐(含石膏)、芹菜有降火功效,也是夏季菜餚佳品。辛辣食物如蔥、薑、蒜等不宜大量食用,以免造成腸胃負擔。 二、清晨早起,午後小睡 夏天萬物滋長,是一年中最適合滋養陽氣的時候,加上晝長夜短、氣候悶熱,微涼的清晨五、六點是最好的起床時機。迎著陽光做運動,一方面呼吸新鮮空氣,另外也可加強新陳代謝。 正午天氣炎熱,老人、小孩最好可以午睡1~2小時,補充晨起的體力。 夏天可以晚睡一點,但不要熬夜。中醫認為,晚上11~1點主肝臟經絡,在11點以前入睡,肝臟才會得到保健。如果熬夜,肝臟未獲適當休息,便產生「陰虛」的情形,比如火氣大、口乾舌燥等,白天也會昏昏欲睡,精神不濟。 三、預防暑熱及感冒 夏季濕悶,保持室內通風極為重要。門窗緊閉,濕氣滯留室內,不易排汗,加上辦公室內活動少、產熱多,室內中暑的情形很常見。 「尤其是流汗吹風造成的傷寒型感冒,」郭忠禎醫師提到夏日就診患者的最大問題。從戶外喘噓噓、汗流浹背的進入冷氣房吹風,氣虛加上冷氣侵入,容易引起感冒、高燒。 醫師建議,最好隨時準備一條毛巾,將汗拭乾再進入室內。且室內與室外的溫差不要過大。 另外,可以準備一些自製的抗暑熱飲料。比如五汁飲:將生蓮藕、水梨、荸薺、西瓜,鮮生地(一般傳統市場或中藥店,可以找到乾燥的生地,泡水即可)打成果汁飲用,三餐飯前喝一些;或是冬瓜連皮、新鮮荷葉、西瓜連皮,紅豆、扁豆及葛根一齊煮湯,也是消暑涼方,郭忠禎醫師建議。 勞動力強,體力透支的人,夏季可飲用黨蔘、麥門冬各3錢,五味子1錢泡熱水的生脈飲,幫忙去暑。 酸梅湯、山渣、烏梅、甘草、洛神花等則有生津止渴作用。 出外旅遊,感覺快要中暑時,可以按壓手掌上的合谷穴、手肘的曲池穴或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的百會穴,「可以幫助疏散熱,」郭忠禎醫師按壓著手肘的穴道示範。 碰到有人昏迷不醒時,可以用手指掐鼻與唇中間的人中穴位,或是用筆等尖物刺刺中指指甲尖端,刺激腦部神經傳導,使患者清醒。 東南亞旅遊時,台灣導遊常會運用「刮痧」幫遊客解決暑熱引起的食慾不振,這種運用牛角或錢幣刮患者胸骨、頸部、肩膀或脊椎,直至皮下出現青紫瘀斑的刮痧法,郭忠禎認為簡易安全,對中暑確有緩解功效。 四、調整運動時間 夏季不適合劇烈及長時間的戶外運動。喜愛運動者應將運動時間調整為清晨和傍晚,氣候較適宜。 「但是清早剛起床,要避免太劇烈的運動,如有氧舞蹈等,造成心肺的負擔,」郭忠禎提醒,清晨運動以緩慢的運動,如太極、慢走、元極舞等為佳。 五、以靜養心,去除煩悶 以中國傳統醫學而言,風暑濕熱環境變化的「外火」,加上情緒變化的「內火」侵襲人體,就會造成生理機能失調,產生百病。 按中國神醫華陀的說法,世上唯有一藥能治百病,那就是「靜」。 「安靜,自然能夠熄火氣,」室內悶熱,身著長袖功夫裝的李鳳山,說起話來卻仍一派平穩、悠閒。 靜坐、練氣,觀照自己的內心,是氣功大師的消暑涼方。 工作上的心態也要做調整—─心要穩,腳步要放慢。即便現在失業人口增加,人心惶惶,李鳳山卻有不同觀點:「冷眼旁觀,不要輕舉妄動。」 李鳳山常勸告他的學生,按照天理四時循環來過生活及工作。春耕夏長,春天的耕耘已經足夠,夏季便可以靜觀其變。「很多人總是不停在工作,希望可以多賺一點,永遠都不會滿足的,」李鳳山嘆道。因為一直往前衝,個人的成就反而不易顯現出來。不妨退一步,看看自己做到哪裡,哪些地方還需要調整改進,這才是夏季的「長」,身心靈的重新定位。 享受美好夏日 研究發現,夏季因濕度、溫度提高,容易引起慢性病的發作。尤其六月正當季節交替,在中醫裡是人體最虛弱的時候,因此特別需要休養調息,為盛夏做準備。 數千年來,老祖宗按照二十四節氣變化,衍生二十四種對應的生活方式。只是現代人生活舒適便利,早已不知所謂「日出而作」的生命週期概念,遠離自然的結果,不但忽略了四季的變化,也無法察覺身體對自然產生的反應。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本身就蘊涵著春夏秋冬,」溫文儒雅的長庚醫院中醫部副院長張恆鴻認為,結合了自然給人的訊息,讓人去感覺四季,這是《黃帝內經》所講的養生要點,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 告別潮濕寒冷,夏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享受花園裡、菜園裡瓜果茂盛的豐富生命力;或是放一片馬友友的「繁花似錦巴洛克」CD,讓雀躍炫麗的大提琴,提振午後精神。 中暑不擔心 一般中暑分為乾(體溫過高)、濕(熱衰竭)兩種,救急方法亦不同。 一種為排汗功能失調,造成體溫過高、皮膚乾、通紅、頭痛想吐,脈搏快而強,通常以老年人、小孩、身體較弱或糖尿病人最常見。 ●救急法:體溫過高的中暑,通常病人身上是乾燥的,降低體溫最重要。首先,先鬆開患者衣服,將一條吸水力強的毛巾或衣服裹在患者身上(維持散熱功效),讓他躺下。之後,將大量冷水(冰水刺激性太強)澆淋在患者身上,也可利用灑水器沖水,讓患者體溫降到攝氏38度左右,移入涼爽室內,若體溫未降,應儘速送醫。小孩中暑則可先按摩四肢及身體,再以冷水擦拭或沖拭身體,可避免周邊血管過度收縮。 熱衰竭則剛好相反,是水分大量流失所致,比如大量出汗,卻未補充足夠水分。患者會有皮膚濕冷、虛脫、手腳冰冷等情形。 ●救急法:熱衰竭患者血壓低,應先將患者移到陰涼地方躺下,抬高腿部,頭低腳高,讓血液回留。 患者若意識清醒,可以多喝含鹽分的飲料,如運動飲料等,或是在1000cc水中加入1茶匙(1克)鹽。此外,含鉀高的水果如香蕉等,也可以幫助補充失去的水分及礦物質。 熱衰竭患者體溫較低,因此不要喝冷水。 另外,如果突然碰到昏迷休克的患者,可以先按壓患者人中部位,使患者清醒。 【康健雜誌 2009/08】
中暑急救 降溫第一優先 文/蘇紋如(作者為屏東寶建醫院加護病房護士) 「有人中暑昏倒了,要怎麼做?」臨床上,常遇到有人問這個問題,我告訴他:「不要慌,先幫病人緊急降溫,叫救護車送院!」 中暑指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發生紊亂,體溫過高(肛溫大於40度),引起中樞神經和循環系統障礙的急症。若不立即積極降溫,死亡率高達80%。 ◎中暑分為先兆、輕症和重症,它們的關係是漸進的: ●先兆:高溫下,出現頭暈、多汗、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升高,若及時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頭痛、口渴外,有臉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脈搏增快等,若及時處理,可在數小時內恢復。 ●重症:身體發熱但無汗、噁心嘔吐、煩躁不安、暈厥、神志模糊、痙攣、昏迷等,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 如果身旁有人中暑,要怎麼幫助他?首先,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採仰臥休息,解開衣扣,將雙腳抬高,增加腦部血流。若意識清醒,可補充含鹽飲料;若昏迷,除緊急連絡救護車外,注意病患的呼吸道有無暢通;盡一切所能降溫,脖子、腋下、鼠蹊部等大動脈處施予冰敷,對降溫有莫大幫助。當體溫降至38.5度時,要停止降溫,防止顫抖發生。 ◎哪些情形容易中暑?需要更加注意及預防呢? ●當氣溫超過攝氏30度、濕度高於60%時,從事劇烈運動如新兵操課。 ●代謝疾病:甲狀腺亢進、糖尿病、心臟病。 ●先天無汗腺症。 ●手汗症術後。 ●感冒發燒、腹瀉、肺炎、感染。 ●睡眠不足,體質虛弱。 ●肥胖症(>85kg)。 ●水份缺乏者。 ●藥物導致排汗不良:如抗組織胺、乙型神經阻斷劑會減少排汗功能。 ●甲狀腺補充劑,安非他命會刺激新陳代謝而使體熱增加。 預防中暑,最重要的還是盡量不要長時間曝曬在太熱的環境下,如果不得已,請做好防曬和多補充水分,處於室內要保持通風,戶外活動最好不要在最熱的10點至下午2點進行。 【自由時報 2010/07/11】
日頭赤炎炎 暑濕之邪易作怪 文/陳宥任(作者為台南市慶恩中醫診所院長) 近日氣溫屢破新高,有時還超過38度高溫,加上台灣四面環海,環境濕度本來就高,加上高溫導致環境又濕又熱,形成中醫講的暑濕之邪,所謂暑濕之邪有什麼特性呢? ●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邪為熱邪,容易提高身體的代謝,消耗身體中的水分,所以多見煩渴、多汗,嚴重時,甚至會有發燒的現象,另外,因為暑邪多夾濕,所以發燒的特性為反覆發熱,吃藥退燒後,又容易再發燒,有時還會伴有腸胃症狀。 ●暑性升散,耗氣傷津:暑氣為火邪,其特性為向上升發,因此容易將人體中的火氣往頭上帶,所以在這種季節本身體質偏向燥熱者(如喜歡熬夜、近更年期婦女、失眠患者),火氣會更大,就會導致如睡眠品質更差、潮熱、脾氣暴躁等症狀更為明顯;另外,暑氣容易消耗人體的能量,因此這種天氣常會讓人感到容易累、疲倦,但是又有口乾舌燥、便秘、尿少等問題。 ●暑多夾濕,亦傷腸胃:暑邪除了有火的性質外,另外,就是還有濕邪的性質,在外界,因為天氣炎熱,但是又多雨潮濕,所以環境常讓人感到濕濕黏黏的。 對於筋骨經絡較差的人,就常感覺身體重重的、提不起勁、頭暈暈、重重的,好像有東西罩頭般、無法清晰思考。 另外,夏天天熱,大家喜歡喝冰冷飲料,但是冰飲下肚後,會引發幾種反應:瞬間的冰飲下肚,會影響腸胃對於水分的吸收功率,所以常在我們喝一大杯冷飲後,瞬間覺得體溫下降,看似有解渴、解熱作用,但是過不了多久,就覺得腸胃脹脹悶悶的,嚴重者就會有腹瀉現象,而且在喝下冷飲後,人體中毛細孔會瞬間收縮,影響人體中排汗機能,導致體內熱氣無法有效由汗液排出,所以常會發現,怎麼常常喝水,但是卻無法有效解渴。 因此在這種大熱的暑天裡,更應該注意自己身體的排熱系統(流汗、大小便)是否暢通,不要過度吹冷氣,稍作運動,或用溫水泡腳,使身體適度排汗,喝些溫水,或吃飯時配些生薑,溫暖一下脾胃,注意水分補充,均是不錯的方法。 另外,注意避免過度熬夜,因為熬夜引起的火氣會和外界高溫的天氣結合,使我們更容易煩躁,不舒服感更明顯。 【自由時報 2010/07/17】
打赤膊易中暑 勤防曬多喝水 這幾天台灣各地都非常熱,高溫有35度,不過,提醒您最好別打赤膊,或穿得太清涼。醫生說,曝曬在陽光下,皮膚溫度在10分鐘內就可以高達45度,容易中暑。因此提醒您,最好是加件透氣的薄外套,還有多喝水,讓身體散熱功能能夠正常運作。 不錯喔,大部分的人防曬知識都很好,不過辣妹、猛男們請注意,穿得太清涼或打赤膊,可能會讓你中暑喔。 醫師強調,防中暑、防曬傷,最好塗些防曬產品還有多喝水讓身體排汗,穿對衣服也很重要。中東婦女包得只露出眼睛而已,也很防曬防暑。另外,未來一週,全台灣中午都是豔陽高照的天氣形態,但到了下午會有雷陣雨,因此大家出門,防曬外,別忘了帶雨具。 【民視新聞 2010/07/18】
健康喝水 解夏天的渴 【彭慧雲/台北報導】水是六大營養素之一,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就要常解身體的渴,尤其到了夏天,因缺水容易產生泌尿系統疾病,為了避免疾病上身,適時地補充水分,可保持體內水平衡,讓身體健康運作。 水無色無味,卻是人體極為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養分,到底什麼是安全的水,適合日常飲用的水,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張雅萍指出,一般日常的飲用水其實就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所以只要飲用水是來自安全的水源,沒有重金屬的污染,而且有經過定期檢驗,就是安全的水。通常自來水會加入氯來殺菌,所以飲用前的處理方式最好煮沸5-10分鐘,讓氯揮發,同時也有滅菌的效果。 除了一般的飲用水,平常生活周遭更會接觸如礦泉水、蒸餾水、過濾水、電解水、逆滲透水、茶水等各式各樣的水,往往不知其成分,也不知是否能安全飲用? 張雅萍指出,基本上都還是H2O分子的水。所謂過濾水,主要是運用像活性炭等材料來吸附有害物質再還原成水,水質偏弱鹼性,最好3-6個月定期保養更換濾心確保安全,同時煮沸後再飲用。 逆滲透水則是運用逆滲透原理來過濾一些離子雜質,過濾完的水幾近純水;另外,電解水則是經過電解後還原為水,主要將水作酸、鹼分離,較適合使用在體質呈現酸性者需求上,非人人都需要。 而一般的蒸餾水偏弱酸性,缺少礦物質,避免太常飲用,影響身體健康。而礦泉水是含多種礦物質的天然水,只要水源安全無虞,經過檢驗與殺菌處理,就可安心飲用。 張雅萍營養師表示,在炎熱的夏天,若身體沒有大量出汗,除了可以多喝白開水,不妨多補充茶水來消暑。白開水含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能調節體內平衡;而清涼的茶水具有利尿防暑降溫的效果,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有抗氧化、抗疲勞的作用,茶中又含維生素A、維生素E,可保護皮膚防紫外線,適合夏天飲用。 至於許多人喜歡喝汽水、果汁等加工飲料,但這些加工飲料雖然解渴,但太常飲用,除了幾乎沒有什麼營養成分,而且含糖量高,喝多了會引起肥胖、糖尿病等問題,對身體反而是個負擔。 除此之外,在運動過後或是大量流汗後,可以適當地飲用所謂機能性的運動飲料,運動飲料內含鈉、鉀等礦物質,可補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礦物質,不過這種含鈉性飲料較適合短暫性的補給,不建議非運動時大量飲用,可能對腎臟是個負擔。 水是每天大量必須品,張雅萍指出,普通人日常喝水量大約是體重(kg)的3%,若體重為55kg,則一天的飲水量約為55kg×3%=1700CC.左右,來補充一天所需的水分。平常多喝有益身體的白開水,因為純淨的白開水最為解渴,也是最健康經濟的方法,而且進入人體內可立即發揮消化、吸收、運輸、排泄等功能,維持循環運作的基本健康,才能確保身體健康。 【中國時報 2010/07/22】
防中暑撇步 多吃維他命C、睡好覺 日本這幾天高溫酷暑,已經有7個人被熱死,多達330人中暑送醫,炎炎夏日,該怎麼防止中暑?醫生說,平常食物料理要多補充維他命C,至於睡眠也很重要,睡前先暖暖身子,冷氣不要開太強,定在27到29度,有充分的睡眠,隔天才不容易中暑。 日本熱浪逼近40度的高溫,涼夏料理紛紛出籠!這麼酷熱的天氣,不如來份「印度咖哩」降溫,降溫的秘訣在這裡,茄子、青椒,還有南瓜切塊,再撒下大把豌豆,吃這種夏日咖哩,才可以防止中暑。 營養師渡邊惠理子:「從像咖哩這一類,老人方便吃的食物,用這種方式,讓他們可以補充到完整的營養。」 營養師表示,夏日蔬果內含的維他命C,可以成功舒緩中暑症狀,咖哩不配飯,改搭印度薄餅,讓天氣熱到沒胃口的老人家,像小孩子一樣越吃越開心。東京老人院院友:「很不一樣,但好吃,好吃耶!」 夏天防暑,除了要吃得好,很多人可能會發現,身體沒來由的越來越熱,原來是因為晚上沒睡好!醫生遠藤拓郎:「晚上如果睡不好,睡不飽,白天自律神經就沒辦法順利運作。」 天氣一熱,加上自律神經失調,血壓就容易急速下降,出現脫水或中暑的症狀,很多人習慣在睡前開冷氣降溫,大熱天睡不好,就是因為人體難以降溫,所以反過來,如果睡前先暖暖身體,就能一躺上床快速入睡。 NHK記者:「在睡覺前做某件事,就是邁向美好睡眠的第一步。」 睡前做做簡單伸展操,或是在38度的熱水裡泡個10分鐘,都能讓體溫升高,冷氣即使只開27度到29度,有了舒服的睡眠,隔天比較不容易中暑。 【TVBS 2010/07/23】
炎热夏季 谨防中暑 盛夏酷暑,遍地流火,热浪袭人。为预防中暑,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穿宽松舒爽的夏装。夏日服装力求简单、单薄、透气性好。款式上,应宽松舒适,避免紧衣裹身;色彩上,应素雅大方,白、淡黄、浅绿、湖蓝、银灰色可减少紫外线的吸收;质地上,应选择吸汗透气好的面料服装,如真丝、丝绸、纯棉、麻类等织物为佳。此外,夏季气温高,出汗多,衣衫、内裤、裙子等每日一换洗。 饮食清淡重营养。夏日饮食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宜。应常吃些绿豆粥、莲子粥、凉面、凉菜、凉粉等清凉爽口食物,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鸡蛋、鸭蛋、鱼,以补充身体消耗所需,此外,还要多吃些清暑降火、生津解渴的果蔬,如豆芽、豆腐、木耳、莲藕、黄瓜、冬瓜、西红柿、西瓜、水蜜桃等。常喝绿茶、大麦茶、淡盐开水、酸梅汤等清凉生津饮料,有益清暑降温。 卧室通风好睡眠。居室应保持幽静、清洁、通风凉爽。可将住宅前后门窗打开,徐徐而来的穿堂风可有效降低室温,有益空气新鲜。炎夏,人易疲倦和烦躁是安然入睡之大敌。夏天应处事冷静,不宜激动,使神经处于安静状态,做到“心静自然凉”,因而会收到降温、尽快入睡的效果。 外出打起遮阳伞。在烈日当空的中午,应在家歇息或午睡片刻,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老年人。若必须外出,应采取避日防护措施,比如打起遮阳伞、戴凉帽、太阳镜,皮肤暴露处涂点防晒露。外出要备上仁丹、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金银花等药品,以备中暑时急用。 万一中暑,处理方法如下: 1、避免高温: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 2、尽快散热: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空调。 3、尽快降体温: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 4、清醒后解暑: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拨打急救电话: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医院急救电话,求助医务人员,以免耽误救治时间。 解暑药最好也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 【东阳日报 2008-7-9】
炎夏必備:防治中暑手冊 中暑症狀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暴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症狀 1、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輕症中暑症狀 1、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和疼痛。 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暴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熱射病症狀的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中國網 2009-07-20】
凉水冲手腕可去暑 日前,各地气象局接连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提醒市民注意防暑降温。掌握预防中暑的方法和中暑后如何处理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万一发生中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少在户外活动 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 【中国天气网 2009-07-03】
高温天气 谨防中暑 近来,我国不少地区连续高温。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中暑发生。中暑的先兆表现有头昏、眼花、胸闷、口渴、出汗、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灼热等。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可以出现无汗、感觉全身发热,神志恍惚,昏睡,行走或正在学习、工作时突然昏倒。重症病人出现呼吸急促、肌肉痉挛,体温可高达40℃以上,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医学专家介绍,一旦发生中暑,应采取下述应急措施:首先,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如走廊、树阴下;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并开电扇或空调,尽快散热,冷却体温,降至38℃以下。具体做法: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意识清醒的中暑者或经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其他含盐的清凉饮料解暑。还可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等。一般患者经治疗后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如有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者,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预防医学专家提供的预防中暑措施: 1、出门时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2、穿透气性好、浅色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外出不要打赤膊。 3、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否则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如果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心肌梗死病人,更不要长时间呆在过冷的房间中。同时,开空调的房间要注意通风换气。 4、外出要慢慢适应气温的转变。长时间在户外者,要随身携带防暑品,如十滴水、人丹等。 5、可以选择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脂肪含量少的优质蛋白质食品,还可以吃些豆腐、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6、适当补充一些钠和钾。钠可以通过食盐、酱油等补充,含钾高的食物有香蕉、豆制品、海带等。 7、随时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制作一些防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菊花茶等饮用,也可以适当吃些冷饮。 8、不要过多地吃冷饮,以免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 9、多吃各种瓜类,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10、不要饮用烈性酒,因为烈性酒的热量较高。 11、多洗澡或用湿毛巾擦拭皮肤,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清洗汗液。 12、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金羊网 2007-06-26】
防治中暑:多喝多睡多备药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危害健康。 据顾佩瑜主任介绍,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就有中暑的可能。近来各大医院门诊因天气炎热造成中暑的患者也与日俱增,所以掌握预防中暑的方法和中暑后急救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可从五个方面预防中暑—— 第一、大量的补水。由于出汗流失了很多矿物质和氯化钠,能多补充一些淡盐水和矿泉水是最好的选择。不过特别要注意的是,当身体开始出现缺水情况时,一般是没有感觉的。只有当体内水分流失得很严重的时候,身体才会向你发出警告,这时会感到口渴,此时再补水已经来不及了,也同样很有可能导致中暑的发生。所以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饮水习惯,是预防中暑的重要前提。 第二,做好预防性体检工作。体质虚弱或慢性病患者,由于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尤易发生中暑。因此,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高温作业的工人进行检查,凡患有心血管病、持续性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应尽量脱离高温环境工作。 第三,夏季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可推行早上班、晚下班、延长午休时间等办法。 第四,供给合理的饮料及营养。出汗多应饮用0.3%的冷盐开水或冷冻盐汽水,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B、C的摄入。 第五,做好个人防护。衣服宜宽松,以保证通风良好。尽量穿浅色的服装,以吸汗、透气性能较好的棉质衣物为宜。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用凉水或酒精擦身;吞服一些解暑药;重度中暑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平时要备好防暑药,包括仁丹,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十滴水,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状;藿香正气水,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清凉油(风油精),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亿房网 2009年6月24日】
夏季如何防中暑 夏日炎炎,如果在阳光下暴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那么怎样避免中暑的发生呢? 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带上充足的水。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耐热锻炼不可少 在办公室工作的坐班族可以长期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出现停电或者在室外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中暑。那么这时就应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在办公室里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空调或风扇的风对着自己直接吹。 别等口渴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天的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桃子、杏、西瓜、甜瓜等,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 充足睡眠很重要 夏天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但睡眠时应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 【39健康网 2006年07月17日】
如何预防中暑? 作为夏季典型的气象过敏反应,中暑指的是高温条件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和汗腺功能衰竭产生的急性疾病。中暑的因素除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老年人、体弱多病、肥胖、饥饿等也均可能是中暑的原因。其症状为高热、无汗及昏迷。首发症状有全身软弱、无力、头痛、眼花、恶心及汗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1℃以上,并有极度困倦、皮肤干热无汗、脉快、呼吸浅、血压下降。如不赶快救治,很快发展出现全身抽搐、心律失常、脑水肿、休克甚至死亡。 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37℃左右、皮肤温度保持在32℃左右,随着气温升高,以传导、辐射方式散热的逐渐减少,汗液蒸发散热逐渐增加。当外界气温高于32℃时,大部分热量要通过汗液蒸发。当外界温度达到35-39℃时,加上劳动强度大,体内热量不容易散发,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形成热射型中暑,这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二是热衰竭型中暑,与第一种类型相反,主要是因大量出汗引起,多表现面色苍白、皮肤多汗、呼吸浅、脉搏弱、血压下降、意识不清。三是痉挛型中暑,主要是体内大量出汗,丢失盐分引起肌肉痉挛,常与热衰竭同时出现,有口渴、乏力,突出表现为肌肉抽筋。四是日射型中暑。主要是夏日阳光直射头部而产生的脑部损害,有头痛、头昏、恶心,重者昏迷,体温升高。 中暑的预防,一是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11-14点,尽量减少外出,适当午睡,饮食宜清淡,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二是野外工作者、外出旅游、观看露天体育比赛,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草帽、遮阳伞、太阳镜、仁丹、十滴水等,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注意到阴凉下休息,年老体弱者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新华社 2007年05月29日】
收集、整理、配圖:✽ 貓 ✽ (圖片與資料來源:網路與轉寄電郵)
◎ 延伸閱讀:盛夏消暑涼方--癌症病患的親身體驗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