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四天三夜的旅程遊歷了波士頓,普羅文斯鎮-鱈魚岬(Provincetown-Cape Cod),及新港 (Newport)。除了波士頓是故地重遊之外,其他的景點都是第一次規劃。
波士頓
以前住長島時曾和同學們輪流開車來這裡,算一算距今已有十八年了,個人第一次的賞鯨也是在波士頓的外海開始,當時運氣不錯,正好遇到鯨魚群圍成一圈輪流捕食魚群,只可惜當時還沒有自己的相機拍攝留念。波士頓是座歷史名城,也是冠軍級名校所在,我們把第一天(中午抵達)及最後一天(中午離開)用來遊覽此地,剛好湊成完整的一天。
麻州理工學院(MIT)
這所學校成立於1861年(南北戰爭開始的那年),已經培養出84位諾貝爾獎得主及無數的企業菁英,華人錢學森、貝聿銘、丁肇中、張忠謀等都出自此校。自己
當學生時曾懷著朝聖的心情來訪此地,只不過當時在此看到的是極優秀的同輩,如今在此看到的是超聰明的小朋友。進入其系所時不經意看了一下佈告欄,有許多企業徵才的訊息,希望能借重他們的創意來壯大自己。美國的學生從小就被訓練自己去找答案(而非由老師直接給予),答案不見得只有一種,創造發明源源不斷之原因其實與這種獨立思考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老師亦師亦友,雖然權威少了些,但是往往更能發揮教學相長的效果。
|
|
威斯納大廈(Weisner building)名出前校長傑羅姆·威斯納,更特別的是他旗下的MIT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圖片右方的建築物)是由MIT校友貝聿銘所設計,而且這裡還研發出網頁瀏覽器(即上網用的Browser)等多項成果。
|
|
這座十號圓頂建築及前方的一大片草皮可以說是這所學校的經典畫面之一了。
|
|
很快在旁邊的大樹下看到了一個讀書的學生,在此幽靜的環境下讀書,應該非常愜意吧。
|
|
沃克紀念館(Walk Memorial)以此校第四任校長命名。
|
|
旁邊過了一條馬路,就是查爾斯河了,這條河的對岸可看見一棟棟的商業大樓。
|
|
查爾斯河本身就是一道好風景,玩帆船的人很多。
|
|
帆頻不絕,絕不平凡。
|
|
這座不規則的斯塔塔中心(Stata center,也是第三十二號建築)由普立茲獎得主法蘭克·蓋瑞設計,建築風格強烈,顏色組合大膽,造型獨一無二。
|
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建校於1636年(這年皇太極改國號爲大清,半個多世紀後美國第二老牌的威廉瑪麗學院方成立[詳見威廉斯堡遊記],美國在哈佛創立140年後才誕生),是全美歷史最久的高等學府,有一百五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及包含歐巴馬在內的八位美國總統出自本校(現役演員Natalie Portman及Matt Damon,還有NBA球員林書豪也是)。這所以法政出名的大學與理工卓越的麻州理工學院相距不遠,都可以搭乘地鐵到達。
|
|
到處都是以紅磚爲主的古建築,風格與麻州理工學院迴異,但是同樣令人景仰。
|
|
哈佛先生是曾捐贈此校的牧師John Harvard,校名因此而來。在此的傳說是摸他的腳有利於讀書考試,猶如西方版的文昌帝君,也吸引不少人來此「臨時抱佛腳」(哈佛的腳),所以他的腳被摸得熠熠生輝。
|
|
這張可隱約看到發亮的金靴。
|
|
學校的圖書館。
|
|
曲徑通幽處。
|
|
校內的紀念教堂(Memorial Church)。
|
|
教堂背後建築的爬牆虎只能用誇張來形容。
|
|
校旁的教堂建築也是相當莊嚴。
|
|
這棟階梯狀的建築則是科學中心。
|
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
這個地方有點像是美國版的夜市,小攤販林立,有手工藝品也有「美」食。
|
|
昆西市場。
|
|
昆西市場室內堪稱美食一條街,種類多元。
|
|
主建築外則以紡織品及手工藝品為主。
|
|
這攤賣的燈籠非常上相。
|
Boston Common
這裡是美國這早的城市公園(City Park),創立於1634年,就像是波士頓版的紐約中央公園,一樣是鬧中取靜,但是這座大公園下面有一個大型停車場,提供開車者更多的方便。
|
|
美景無價,價無景美。
|
|
垂柳下的讀書人。
|
|
花團錦簇。
|
|
噴水池。
|
|
華盛頓騎馬像。
|
普羅文斯鎮·鱈魚岬(Provincetown·Cape Cod)
普羅文斯鎮位於鱈魚岬的尾端,距離波士頓約有兩小時車程,對於波士頓人而言猶如後花園,有點類似西島(Key West)之於邁阿密,都是半島或島鏈。
|
|
這個地方是歐洲前來移民的五月花號登陸地,歷史遺跡處處可見。這是五月花號的模型,攝於普羅文斯鎮國家海岸(Provincetown National Seashore)。
|
|
早期移民的歷史介紹自是不可少。
|
|
由普羅文斯鎮國家海岸的遊客中心瞭望海邊只見綠色植被與白沙交錯。
|
|
普羅文斯鎮與普羅文斯鎮國家海岸相距不遠,本圖取自iamprovincetown.com.
|
|
這座信徒紀念碑(Pilgrim Monument)是普羅文斯鎮的地標,他同時也是全美最高的花崗岩紀念碑,登上去可以俯瞰Province鎮,可惜這次無緣登樓望遠。
|
|
街道上有爲遊客而設的導覽車。是否注意到這是條狹窄的單行道?早期移民使用馬車,這條路的寬度自然可以容納兩台雙向通行的馬車。
|
|
連廁所的外觀也有相當程度的美化。
|
|
這間小黃屋用色極爲大膽。
|
|
街景。
|
|
古鎮的古董車,車子在慢速行進中被我拍下。
|
|
鎮上飲食的地方很多,這裡是其中之一。
|
|
捕鯨船碼頭(Whaler's Wharf)是眾多商家的集中點,應屬必逛之處。
|
|
捕鯨船碼頭中「別有洞天」。
|
|
戲院的繁華遺跡如今已散落在黃沙裡。
|
|
海岸線在陰天顯得平凡。
|
|
碼頭一景。
|
|
這家葡式糕點的葡式蛋撻有點檸檬味,非常好吃。
|
新港遊記(Newport)
新港位於羅德島,在波士頓內方兩小時的車程之內,這次旅遊的重點是多所豪宅中的兩棟(其他附近的豪宅無緣參觀)。一棟是碎浪宮(The Breakers),另一棟是大理石府(Marble House),這兩棟豪宅的內部都是禁止攝影的,偏偏這兩處的精華都在室內,只能空留遺憾!好在2013年有位格主貼了一些室內照及介紹文可彌補我這裏的不足(當時應該是允許攝影的),讓我的打混減少了罪惡感:
http://www.douban.com/note/32218700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Breakers
碎浪宮(The Breakers)
這座鐵路大王范德比爾特的夏宮為一座為防範火災而設計的豪宅,原址的老宅毀於祝融之禍,所以建築材料多以石材為主。新宅名得自大西洋的海浪,其經常打在范家的這塊岩岸。
|
|
大宅正面,氣勢恢弘。
|
|
大宅另一景。
|
|
由大宅背面二樓的陽台瞭望大西洋。
|
大理石府(Marble House)
這棟紮實的大理石府是范德比爾特送給他老婆艾娃(Alva)的生日禮物。門外的大理石大石柱我在進入前敲了一下,可是堅硬的實心!
|
|
大理石府是豪宅群中的二號。
|
|
這張圖片敘說著此宅的歷史。
|
以下圖片的敘述請配合上述第一個介紹詳盡的網址看吧(http://www.douban.com/note/322187008),他也讓我的偷懶與留白變得合理。
|
|
大理石府邸正面。
|
|
大理石府邸背面。
|
|
大理石府邸後有匠心獨具的中國式小茶館(Tea House),茶館同時也是三英哩崖邊小道(Cliff Walk)的起點。
|
|
茶館正面。
|
|
在茶館附近瞭望海岸線(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