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羚羊峽谷遊記
2018/05/09 02:15:39瀏覽4762|回應6|推薦59
羚羊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納州北部的佩吉市東邊的納瓦霍(Navajo)族保護區,共有兩處:上羚羊峽谷(Upper Antelope Canyon)及下羚羊峽谷(Lower Antelope Canyon),都是狹縫型峽谷,故也被當地人稱作投幣孔峽谷(Slot Canyon),為長久在暴洪及強風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砂岩,由於此地的地表吸水性差,一旦上游有暴雨,羚羊谷(位於地下的下羚羊谷尤確)就會被淹沒,所以需要由納瓦霍(Navajo)印地安人導遊陪同才可入內。上、下羚羊谷都在納瓦霍印地安保留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但都被納瓦霍族人視為聖地,直到1997年才對外開放。

佩吉市附近的景點非常密集,此為衛星圖,右下角的紅圈處為上羚羊峽谷。
羚羊峽谷是典型的砂岩地形,先複習一下砂岩(Sandstone)是怎麼形成的。地球上的岩石有三類,火成岩(Igneous Rock)、沉積岩(Sedimentary Rock)、與變質岩(Metamorphic Rock)。火成岩由於火山噴出地表的岩漿冷卻形成;沉積岩是地表的岩石經風吹、日曬、雨淋、冰壓磨成微粒再藉由礦物質等膠合而形成;變質岩是地殼運動將岩石擠壓並摩擦(加熱)而形成。砂岩與石灰岩(Limestone)、頁岩(Shale)、礫岩(Conglomerate)一樣都是沉積岩(Sedimentary Rock)的一種。砂岩(Sandstone)是砂粒膠結而成,其顆粒直徑在0.05mm至2mm之間,而且砂粒含量要大於50%,主要成份是矽、鈣、氧化鐵、及黏土,多呈紅色或淡褐色。
大多數羚羊谷旅行社都要求遊客在出發前半小時報到,也都不允許遊客帶雙肩式背包(但是可帶側背包),這是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還有,羚羊谷裡的沙很細,如果風一來就會灰塵瀰漫。尤其在上羚羊谷,較多的遊客走在較大的谷底容易揚塵,再加上導遊有時會向上潑沙以製造流沙瀑布的效果,或者在夏天中午用鏟子把沙往光柱上潑灑以求更明顯的光柱效果,所以很容易讓機身或鏡頭入塵,建議單眼相機不要使用伸縮鏡頭,也不要換鏡頭以防沙塵,盡量使用鏡身長度不變的廣角變焦鏡頭,以在狹小的空間裡尋求較大的畫面張力(我是用20-35mm/2.8撐完上下羚羊谷,如果有16-35mm/4 VR在這種光線不足的地方應該就更理想),中長焦就交給手機拍攝。

這次在羚羊谷的象形取景大都經過導遊提示(很多圖片都有山畝大哥的風格),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自己發掘這些妙形奇景著實不易,所以要感謝上、下羚羊谷這兩位稱職的導遊。感覺上這次在上、下羚羊谷的攝影經驗可歸納為「緊湊」二字,因為你不能只是自己拍自己的,而不聽導遊介紹神來之筆的取景角度及象形意義,但是也不能只聽講而略過了拍照時機。對了,這次貼出羚羊谷的相片除了在上、下羚羊谷各有一張後製外,其他都是機身直出,沒有後製,也沒有HDR。

上羚羊谷(Upper Antelope Canyon)

上羚羊谷被納瓦霍人稱為「裂縫」(Tse bighanilini, The Crack),是座落於地面上的「狹」谷,呈現倒V形,所以光線不容易透進來,但是底部可容納較多人,由於在「夏季中午」(請注意這四字Keyword)有由上而下的光柱奇景出現,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攝影愛好者,對有興趣的遊客我建議要提早預約,以免向隅(很多羚羊谷旅行社在預約後還要求遊客在前一、兩天確認是否因下雨被取消行程)。光柱奇景可歸納成四個字,「一柱擎天」。非「夏季中午」則無緣目睹光柱,價格也較便宜。雖然旅遊時間是一個半小時,但是要扣掉來回坐小貨車的40分鐘(來回各20分鐘),所以實際在谷裡待不到一小時。 上羚羊谷的遊客比下羚羊谷多很多,由於入口、出口是同一個,導遊強調返回時不可再於谷裡拍攝,因為這樣容易與進來方向的遊客擦撞,是很不禮貌的行為。這次我們約的時間是冬天十點半,要看到光柱已是不可能,不過還是可以拍到以形狀、色澤取勝的主題,只希望上方有充足的光線進來。果然這次發現有許多惟妙惟肖的象形讓人拍案叫絕。
上羚羊峽谷3D衛星圖。裂縫是在凸出來的岩石山裡,停車場剛好在底部,在裡面的地是平的。
這是夏天中午可以拍到的景(取自手機Flipboard的封面),可惜這次是冬天來。
Page鎮上Courtyard飯店內餐廳懸掛了本地的羚羊峽谷招牌景點。
報到點就在佩吉鎮街上,載客「貨」車雄列。
往後一看,還好不如想像中擁擠。一車兩排,一排最多可坐九人,黑色的安全帶非常顯眼。
開到一半就進入沙地,此時顛簸不斷。
到了,入口處就人滿為患。
第一站,鷹揚首爪,入口處就可直接看見。*
向上照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一幕姑且稱之為大禮堂吧,壁上的凸出的岩塊群整齊有序。
狗啃骨頭,這讓我想到電影動畫Coco的那條搞笑狗噹啼(Dante)。*
大家似乎被奇景震撼住了,呈現瘋狂取景、近乎失控的現象。
要想不拍到路人甲乙丙,常常就只能把鏡頭朝上。
這張叫「眼淚」,導遊用綠光筆點出眼睛的部分。*
這張則是面朝左方的林肯總統頭像,右下是他帶有落腮鬍的下巴。*
沿路抓拍1。
沿路抓拍2。
沿路抓拍3(這張左側的岩壁有後製調亮一點)。
英雄(鷹熊)朝天、熊背負鷹。*
鷹熊朝天再放大。熊頭朝左上,背對畫面,並伸出左掌,熊背上有一鷹頭側面,鷹嘴朝左。*
好不容易拍到一張沒人又有地面的廣角照,導遊說華盛頓總統頭像(面向左)在其中。*
上一張放大一下,與25美分(1 quarter)上的華盛頓頭部側寫相似。*
倒像左邊的愛心,這張是向上拍的。*
放大愛心後再扶正。*
流沙瀑布,這是導遊把細沙灑上去的人為結果。*
導遊用中文說「龍眼睛」,之前一直看不大出來,上方黑色向下凸出的部分是眼球。這張是手機照的,另外一張相機照的角度不像。*
火焰。*
另一張手機版本的火焰。*
這張是布希(Bush)總統,不是象形,而是抽象意義(導遊真能掰)。這束Bush是被洪水帶上來的,而且借助了導遊手電筒的光線。*
岩壁特寫。
火鳳凰側身,嘴尖朝左,腳在下。*
這張是我想出來的,三色(紅、白、黃)錦鯉,頭在右,尾在左。
沿路抓拍4。
稍微過曝一點,更像烈火。
看到這張背脊骨(backbone),表示已近尾聲。*
導遊Leonardo Nez的傳統樂器才藝表演,Youtube上就可以查到。
由原路返回,離開入口處向貨車移動,此時換超廣角(14-24mm/2.8)再照一張。
*號表示象形取景經導遊提示。

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e Canyon)

下羚羊谷被納瓦霍人稱為「螺旋」(Hazdestwazi, The Corkscrew),是座落於地面下的「狹」谷,呈現V形,所以光線較容易透進來,以其多變的形狀及色彩取勝,歸納成四個字,「形形色色」。原本羚羊谷1997年開放後可以自由進出,但是該年8月12日發生11個歐美人士在下羚羊谷被洪水吞噬的慘劇,所以之後規定要有納瓦霍人陪同才得以入內。 下羚羊谷較為狹長,自己開車到報到的地方後,從報到的地方步行到谷口只要八、九分鐘,很多地方僅容一人通行,甚至只有一足的寬度,所幸出入口不是同一個,再加上遊客不像上羚羊谷那麼多,所以不太擁擠,實際待在下羚羊谷裡面的時間也比較多,照像的時間比較充裕。我們這次選擇冬天下午兩點十五的團,希望有較暖的色溫(盡量不後製)。

自己把車開到這家離下羚羊谷不遠的Dixie Ellis Tours報到處,可用GPS的36.54.04.7 N 111.24.37.7 W來定位。

原來我預約下羚羊谷旅行社的是隔壁這家Kens tours,結果他們在前一天說有員工派對,只營業到下午一點,所以要取消我兩點半的約,並推薦我到他們隔壁規模較小的Dixie Ellis Tours,後來我在其他部落格看到我在上羚羊谷的導遊Leonardo Nez曾經說過這家下羚羊谷Dixie Ellis Tours比較好,算是因禍得福吧。

下羚羊峽谷3D衛星圖。下羚羊峽谷的裂縫是在平坦的地表,遊客先從右上的小徑走到底,再從平地表面的裂縫爬樓梯下去到更低的峽谷底部,然後從峽谷底部向小徑入口方向返回,走到接近小徑入口時再爬樓梯往上到地表。
報到處的對面就是這「三煙囪」的地標。
Dixie Ellis Tours報到處。
溫馨提示要有導遊才能進入。
其他規定。
行前有納瓦霍族的舞蹈表演。
要步行八、九分鐘才能到谷口。
下羚羊谷在地下,用梯子由上走到谷底,導演交代上下樓梯時不要拍照,以防意外摔倒。
一下樓梯遇到的小平地已經算是寬廣了。
飛龍在天(金色,稱為「一線天」已不合適,更像是「曲線天」)。
獅子王頭(Lion King,側首朝左)。*
這個年輕的導遊解說詳細,而且很有耐心,嘴上的口罩可以說明飄沙的嚴重,這個防沙口罩對偶一來之的遊客可有可無,但對出入頻繁的導遊卻是不可或缺的護肺法寶。
在下羚羊谷拍人有較充裕的時間,光線也比較充足。又上一樓梯,來個回馬槍式拍攝。
岩壁的紋理已經引人入勝。*
這張紫「龍頭」入洞的色溫有調高,暗部也有調亮。當然,如果是清晨就來拍照,岩壁也會有變紫的效果。龍頭朝右,這張也是向上拍攝的。*
人物特寫之一。
這張導遊雖然沒特別提到,但是看起來有點像是一個側面朝左的頭像,鼻尖而下巴翹。
有時候要把人帶進來才知道峽谷的規模。
雙峰輝映。這張也是向上拍的。裏外兩峰的色澤一紫一橙,是因為靠鏡頭的那一座峰有稍多的陰影(陰影又不能太濃,太濃則顏色轉黑)。*
人物特寫之二。
下羚羊谷的谷壁夾道狹小許多。
靈貓佇足。這張是手機照的,另外一張相機照的角度不像。*
微笑的鯊魚。*
沿路抓拍A。
這張岩壁特寫有點像在飛機上的空拍照。
向左悠遊的金魚。頭朝左,尾巴在右,下方還有魚鰭,向上拍的。*
金扇江山。這張也是向上拍的,相機已經快貼上左側的岩壁了,這樣天空就可以避開,反差才會小,完美的金黃色才會出現。據導遊說這就是Windows Wallpaper之一的取景所在。*
紅色海嘯。
女神揚髮,頭朝右,髮飄左。*
牽手。
人群在小夾道中行走,非常傷鞋,一不小心也容易扭傷。
「納瓦霍酋長」,側面向右,髮際還有多支羽毛飾品。*
川普總統,畫面中央淺色的岩石所構成,側臉朝左。還好沒在吃東西,否則應該會笑到噴出來。*
海馬(由過曝的天空組成)。*
下羚羊谷出口為一狹小的縫隙,很不起眼。
*號表示象形取景經導遊提示。

論羚羊谷中眼見與相機拍攝結果

羚羊谷中所見與相機拍攝結果不大相同的地方至少有兩點,第一,人眼自動調節的本能優異,在暗部能看見更多細節(暗部沒那麼暗,偏黑處還有細節),相機在偏黑的部分往往只能呈現一片黑。同理,人眼所見的亮部也沒那麼亮,所以我們在羚羊谷中可以看見上方的一小部分藍天,而相機就只能忠實地將這一小塊天空記錄成一片死白。也就是說,相機動態範圍不像人眼那麼聰明,它只能捕捉環境裡絕對的明暗程度,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92596

第二,相機在羚羊谷中忠實地記錄了偏黃的顏色,而這些顏色在人眼中會被詮釋成偏橘紅色。

綜上所述,如果要使相機逼近人眼所見,可以使用HDR的功能,但是在低光的羚羊谷有一個問題,就是快門普遍不快,使用HDR可能會增加相片模糊的機會。所以我這次並沒有用HDR,而是盡量避開天空的部分(除非是避免不了,或是天空也是主題之一)。另外,這次只是用RAW+JPG單張拍攝,白平衡用陰影模式,盡量要求一次搞定,少用後製,最後許多相片紀錄了飽和的黃光,十分討喜,也是人眼在當場看不出來的。

再論羚羊谷中使用單眼相機與手機須知

由於羚羊谷不允許閃光燈及腳架(允許腳架的攝影團也將於2018年一月後停辦)的使用,單眼相機的鏡頭也因灰塵太細太多也不建議更換(也就是說,一鏡到底)。在光線不足的情形下,大家都會把感光度拉高以及降低快門速度,或是乾脆使用內建的HDR功能,諸多的限制使得手機與相機照出來的效果差別不會太明顯。除非單眼有防手震機身或鏡頭,否則單眼的優勢就只剩下能用廣角了。這個地方之所以能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多次來訪,原因往往是他們第一次來訪後改善了攝影技術或方法,再加上對於會出現的景有了一定的熟悉後躍躍欲試所致。裡面所有的導遊對於哪裏取景才好看,主流手機要如何針對羚羊谷的環境來設定等早就瞭然於胸,只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簡而言之,就是「熟能生巧」四個字)。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導遊大多會說一些簡單的中文,雖然還不到能順暢溝通的程度,但是足以讓人會心一笑。

像不像Little Pony的頭(攝於下羚羊谷)?左臉45度朝畫面。(全文完)
其他注意事項:

1,收費(2018年起要漲價)
上羚羊谷一般團,Chief Tsosies Antelope Slot Canyon Tours 時間是2017年12月下旬,$43再打九折冬天淡季價=$39美元(不含稅)。

下羚羊谷一般團,Dixie Ellis Tours
成人一天$25美元(不含稅),7歲以下免費。
因為羚羊峽谷在納瓦霍保留區,所以訪客每人每天要額外收取$8美元門票,如果同一天參訪上、下羚羊峽谷則只要付一次就好,可以把付費收據(手機上的也可以)拿給第二家看即可。

2,上羚羊谷所在「沒有」廁所,建議在報到處就要上好廁所,而報到處距離上羚羊谷大概要20分鐘車程;下羚羊谷報到處(距離下羚羊谷走路八、九分鐘)只有流動廁所。

3,在佩吉市西邊車程一小時有一個美麗的波浪谷(The Wave),由於每天參觀的人數有限制,所以要事先報名,抽中的人才允許參觀。

4,以下是取自網路的印地安傳統樂器吹奏(by 上羚羊谷導遊Leonardo Nez)
導遊Leonardo Nez印地安傳統樂器吹奏

5,中國陝西省延安市甘泉縣下寺灣鎮的雨岔大峽谷(岔音詫)與美國羚羊峽谷有著相同的緯度、類似的地形,但是無攝影限制(因為沒人管理),也許可以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另外一種選擇。
雨岔大峽谷

陝西省靖邊縣龍洲鄉也有波浪谷,同樣在上述連結中被提到(波浪谷在雨岔大峽谷以北,距離約三個半小時的車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shengpoet&aid=111795577

 回應文章

fushengpoe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28 11:43

2002年有一部與納瓦霍族有關的電影《風語者(Windtalkers)》,由吳宇森導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GlOcoXgyc


lo
2018/10/26 10:28
不錯,贊!台中西屯區汽車借款免留車

傅麗卿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08 17:50

大德吉祥,

拜讀大作,羚羊谷一直是我的夢想,謝謝您提供詳實的資料,留下迴響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找到您的大作,

fushengpoet(fushengpoet) 於 2018-06-08 20:37 回覆:
師姐慈鑒,

多謝過譽之辭。相信這個景點將來不會讓您失望,離羚羊谷不遠的馬蹄灣也可以順道參訪喲!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23 15:17

謝謝分享,去Arizona已是20多年前的事,那時羚羊谷猶未被發現,有個同事去年去玩,才首次知道有此Great Works by Nature,拜讀大文,看了更多照片,更覺得是鬼斧神工。

也謝謝分享陜西雨岔大峽谷資訊。

fushengpoet(fushengpoet) 於 2018-05-24 02:39 回覆:
其實這個不起眼的佩吉市附近的發燒級景點很多,我在這裡停留兩天感覺還不太夠,羚羊谷雖然名氣不如大峽谷響亮,但是其吸引力猶有勝之,唯有去過的人方能體會。下一次的遊記會介紹也在佩吉市附近的馬蹄灣,如果羚羊谷的屬性是陰柔,馬蹄灣就是陽剛了,歡迎Charles再度光臨!

異鄉芝麻事-洛城的居家安全生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12 01:25
這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前些日子去查了一下暑假的團,全部客滿,真是難訂。
fushengpoet(fushengpoet) 於 2018-05-12 02:49 回覆: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冬天成行的原因,而且就算預約了,還是會有因下雨被取消的可能。但是這個遊點是我們這次旅行公認最好的,覺得比大峽谷都好。

墨羽手皂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11 19:25
好美的景色 荒涼但有遠離塵囂的舒爽
fushengpoet(fushengpoet) 於 2018-05-11 21:19 回覆:
的確是個美麗的不毛之地,在這兩個光照少的地方要是觀光客太少,反而心理會毛毛的。

歡迎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