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觀展心得
2014/08/21 22:01:26瀏覽2701|回應14|推薦93

  一直以來,觀看維梅爾的畫作總有一種寧靜柔和之感,光線如珍珠之光,就像將珍珠粉摻在顏料中調和了一樣,在維梅爾傳世僅有的不到四十幅畫作中,沒有驚世駭俗的視覺效果,內容陳現僅是一些風俗畫。但這些畫作的光線以及畫中的隱喻,常是後世熱於討論的議題。

  維梅爾與林布蘭特同屬巴洛克時期的畫家,但是兩者擅長的光影畫法就不同,在阿姆斯特丹的林布蘭特善用對比強烈類似舞台的燈光方式作畫,許多巴洛克時期的畫家包括同為荷蘭畫家的魯本斯及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奎茲都善於此方式,而維梅爾的畫作習慣有一面窗戶透進來的光線,像一道聖光,充滿著溫暖與希望,與其他巴洛克大師的懸疑、緊張的舞台燈光效果不同。維梅爾的光線其實也無所不在,他喜歡在細微處點上一些反光,或是「光中之光」,珍珠耳環上的燈光,燭台或是其他金屬的反射,以增加戲劇效果或是隱喻。

  維梅爾的代表作(應該是大家廣為熟悉的作品)大概就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作品是畫家畫自己的十六歲長女瑪麗亞,被後世拿來媲美<蒙娜麗莎的微笑>。

  撇開繪畫技巧上的柔美暈染以及配色上黃、藍強烈對比不談,畫中的隱喻比較吸引人,巴洛時期的畫風是一種顛覆文藝復興時期的構圖與透視風格,以怪誕為主,構圖扭曲不對稱,光線如舞台效果。而此畫的<珍珠>是指原型的純粹、完美單純,珍珠也意涵著處女生育的象徵。珍珠耳環上的光影反射了領口以及窗外來的光線,甚至畫家自己的倒影若隱若現。這張四分之三的側面像仍舊沒有脫離維梅爾式的左側來光的模式。

  畫中女孩回眸的瞬間是畫家想要保有的永恆。

  上面幾幅圖右側的中間那張比較特別的是光線從右邊來,維梅爾的畫中有許多關於愛情的隱喻,例如這一張女子彈著小鍵琴,小鍵琴象徵女子,旁邊擺著古提琴是象徵男性,等待有緣人來彈奏,是適婚女子期待愛情的來臨,希望琴瑟和鳴。

  左邊中間那幅圖是期待情書,女子正在彈西特琴,也是象徵著情愛的樂器。

  利用隱喻的情節來鋪陳主題的尚有下面這幅畫作。  

<持天平的女子>應該是維梅爾以自己懷孕的妻子做為模特兒。

  這幅畫有趣的是牆壁上的畫中畫<最後的審判>,這幅畫與維梅爾畫的母題相同,審判即是度量,耶穌將手臂張開與女子與女子手持天平垂下的兩端,恰好是「鏡像」的反應。無論是構圖的"鏡像"形式或是心理學上的"鏡像"意義,而產生的影像,都是繪畫中有趣的鋪陳。這樣精心安排的構圖是十七世紀繪畫中常見的寓意表現手法。

  這種利用牆壁上的畫作來呼應繪畫主題的情節,在維梅爾的作品裡非常多。

這張圖的背影是畫家本人,當時是利用類似相機的暗箱手法來構圖的。

  這張圖是維梅爾晚年的作品,一反以往柔和的畫法,寫信女子的衣袖刻畫的較為僵硬。背景畫作<發現摩西>非常暗沉,與女子的白帽形成對比,這種強烈畫法在以往是少見的。

  這張桌布在現場有模仿的一方鋪在長桌上。就像下面幾張照片一樣。

參觀當天看到好多漂亮女生在那兒留影。

下面是觀展時拍的展場模樣~

這是現場展出的礦物性或是植物性的油畫顏料。

這是十七世紀時,荷蘭的杯盤樣式。

這是維梅爾的年代的暗箱原理。

走進暗房裡朝著暗箱孔洞觀景

我拿相機朝著孔洞拍的

透過暗箱將景物反射到感光桌上。

模仿十七世紀的荷蘭衣著

模擬當時畫面中的場景。(就是<寫信的女子與女傭>那張圖,牆壁上還放了<發現摩西>。)

這張圖牆上的邱比特代表「貞愛」。

  寫信的題材在17世紀多半意味著愛情。這張圖的模特兒的衣著與髮型是1660年流行的款式,模特兒應該仍是維梅爾的妻子。

  這幅情書呈現像一幅觀景窗一樣,畫面的敘事性是一種停格,內容留待觀者自己遐想,逆光的戲劇效果充滿趣味。每件物件都充滿著隱喻。後面牆壁的畫作揚帆,意味著愛情雖相距遙遠,卻又不曾遠離,因此收到情書。

  這張圖是現場講解維梅爾透視理論的示意圖,這幅<音樂課>依照物件的隱喻仍是說明了愛情的憧憬,由地上的大提琴可知等待愛情,而背對著畫面的女子在鏡中的臉部是轉向右邊男子,盯著男子看,由此可知是心儀那名男子。

  「透視」維梅爾的作品是包含構圖、光影的與隱喻上的透視,弄懂象徵的符碼,才能真正明瞭維梅爾的圖。還有太多的象徵意涵,例如酒杯代表墮落,桌上的柑橘、檸檬味道酸澀,代表不明確的愛情與不真誠的友誼。凡此種種,觀畫像猜謎。

  維梅爾的圖因為分散在多個美術館,因此不容易一次借展成功,有的是鎮館之寶,又不能出借,而他的圖又少,所以這場展覽都是複製畫,主要以教育為目標。現場解說很值得一看。

這是展場模擬畫家在畫室作畫的情景。

 

PS:這展覽我是年初在中正紀念堂看的,沒想到又到高雄展出,高雄場還有十七世紀的女裝配合展出,有別於台北場,拖了好久才寫出心得,我本來只想抓一個主題或是一張圖出來寫,不想用這種泛論的方式,最終還是因為抽不出空來好好構思<主題式>的寫法。留待以後吧!

希望住在南部還沒看此展覽的朋友能抽空去看。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di63&aid=16401292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8 08:40 【udn】 我還找到這個!女孩 故事 構圖 用心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曉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6/01/23 10:16

我看到這一部片名就是 "Tim's Vermeer", 和妳提供的連結不同, 在 youtube 沒有免費的

只有一些畫評家介紹這部片子如下

https://youtu.be/HrQZzLSVlGY 

此片完整記錄 Tim 作畫的過程, Tim 幾乎完全複製了"音樂課"!

蒂兒(fudi63) 於 2016-01-23 12:12 回覆:

謝謝曉澄的連結。

我因幾乎不看電視,所以沒加裝HBO這些有線電視台頻道,很可惜無緣看到。

現在有好多影片來探討畫家作畫的"密碼"與宗教在作品的意涵,非常有趣,這或許是美術史的新發現。


曉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6/01/22 20:22

前幾天在 HBO 看到一部記錄片, Tim's Vermeer.

看了就想到妳曾討論過他的技巧運用

要來告訴妳一聲, 才發現我不能留言或回應, 現在可以了!

這部片, 描述一位"非畫家", 運用維梅爾可能運用的技巧, 而完成了"音樂課"那幅畫

挺有意思的一部片子!

蒂兒(fudi63) 於 2016-01-23 09:27 回覆:

曉澄說的影片是下面這一部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ior-0inxU

網址裡還有好多影片。

網路上這些影片越來越多了,現代人真幸福。

謝謝曉澄的分享。

~~~~

最近蒂兒的生活重心盡量遠離網路,部落格只當成自己儲存資料的地方,不督促自己一定要按時寫文章了,新版的發言機制全關,舊版限好友只為自己方便留言,我的好友多數都是開版之初,一些前輩來主動加的,當時新人的我是被動加的,其實,我只要不發文就不會有人來留言,訪客簿更是不會有人過來,訪客簿裡都是我自己的留言,悄悄話裡都是網路上收集來的食譜啦!呵!


蒂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30 14:05

維梅爾雖然在當時未能獲得應有的關注,卻在兩百年後啟發了印象派畫家,他的影響力還延伸到文學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和「穿風信子藍的少女」便是以維梅爾 畫作為主題而衍生的暢銷小說。法國文豪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書中推崇他:「維梅爾的畫是世界中的片段,並在這些片段中把這個世界組合起來。」


維梅爾最知名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除了被譽為「荷蘭的蒙娜麗莎」,兩幅畫的主角都是以四分之三側臉面向前方,同樣都是穩重的三角形構圖,臉龐的輪廓也都採用暈塗法呈現強烈對比;更特別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欣賞,畫中女子的視線永遠都是望著觀者。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27 17:04
珍珠及絲質衣服上
隱誨而內斂的光
朱唇輕啟
回眸凝睇
輝映得巧妙極致
蒂兒(fudi63) 於 2014-08-28 16:12 回覆:

謝謝多兄幾句話就總結了維梅爾繪畫的精神。

一陣子不見了。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25 09:59

介紹真詳細,可惜看不到畫展,只能想像一下了

一顆珍珠顯出那麼多影像,維梅爾不止細心,眼睛一定很好

蒂兒(fudi63) 於 2014-08-25 12:31 回覆:

一個作品能傳世的畫家,心思一定細膩。

維梅爾的作品傳世的少,又分散各處,此次能弄出這樣的複製畫,並且現場文字解說詳盡,又不禁止拍照,真的很具教育意義,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嗆罵主辦單位:票價太貴(其實不會,一張全票才200元。),複製畫看網路就好。聽聞此言,讓人心裡難過,這麼好的展覽,懷抱著感恩的心才對。

我年初觀展那天,早上看了莫內展,中午在史博館餐廳用餐,下午才從史博館步行到中正紀念堂,我看了兩個多小時都嫌不夠。好幾幅作品反覆看,再去印證解說,真的是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

我有一些朋友都是美術門外漢,但是看了這個展覽後都說收穫很大,跟其他展覽比起來,只是走馬看花,讚美作品"哇!好好看"的心情完全不一樣。


盹龜雞~ 五月23日 科隆主教大教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24 16:11

恰巧 維梅爾是我喜歡的畫家 , 太愛了 也想有緣 看真跡去.

畫家前景 中景 主體的佈置安排, 琢磨著畫家心中引導著 賞畫者目光 進入場景的心, 不能不說 維梅爾是一個極其含蓄的人, 讓旁觀者去捉模畫作人物的心情故事 . 如果不是透過小蒂兒的解說 或是書本 電影的拆解還原作畫現場, 我是看不懂的.

因朋友高度推薦  而看了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影片中將 畫家作畫的環境 作畫心情, 甚而購買礦石手製顏料那一段 印象深刻. 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頭上的耀眼藍色, 是極昂貴的青金石. 畫家雖家累很重 為作品 卻很捨得用.

作家 Tracy Chevelier 杜撰的這本書 (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書摘) 迷人值得一看 當時造成大風潮. 後來又虛擬維梅爾畫作 創作出 "穿風信子藍的少女" . 

蒂兒(fudi63) 於 2014-08-25 07:23 回覆:

謝謝盹姊姊帶來的預告片連結(可惜台灣一直都沒上演),以及兩篇書評,讓資料能更齊全。

盹姐姐對維梅爾的觀察非常入微,了解的很透徹,對他的評價也很貼切,由一幅畫作而穿鑿附會的寫出一篇小說來,除了佩服作者編故事的能力,也佩服他們的研究精神,對美術史及畫家的深入觀察,才能穿鑿附會的如此行雲流水,彷彿是真的,如"達文西的密碼"。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是心得?說是心得,文字精緻不輸故宮或北美館導讀藝評。
2014/08/24 15:22

只是心得?說是心得,文字精緻不輸故宮或北美館導讀藝評。

樓下的 Siena、飛雪〈其格子亦有名畫家精緻藝評〉、曉澄... 等格友們,回應也很精彩。〈都有藝術底子哦!〉

盼維梅爾畫展可以像莫內畫展般,再度展演以饗向隅的朋友。

蒂兒(fudi63) 於 2014-08-25 07:12 回覆:
謝謝雁兄的二度回應。^_^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篇《<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觀展心得》~名為導讀心得,內涵很精彩!
2014/08/24 01:25

這篇《<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觀展心得》~名為導讀心得,內涵很精彩! 讚

維梅爾每一幅畫作,都有使人感受栩栩如生的精闢哲思。

此外,格友們帶藝術兼批判性的認真回應,也很有看頭。 Fox想

讚!〈網路分享〉

蒂兒(fudi63) 於 2014-08-24 13:20 回覆:

謝謝您的謬讚!

只是一篇心得,也算不上導讀,個人的水準還不到可以導讀的能力。三太子開心

蒂兒(fudi63) 於 2014-08-24 13:21 回覆:

樓下幾位格友的回饋才是精彩。


Sien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23 23:17

親愛蒂兒,妳的這篇文章我來回看幾次,真的讓我驚喜萬分,十分感謝。

這篇導讀名符其實是UDN的一顆「珍珠」。

這幾個月來,由於我紛亂的心,以及向來不是很喜歡近距離的人物特寫,而讓我錯過了的這次維梅爾的畫展,實在可惜,還好在這兒看妳的導覽:寫他如何運用「光的透視」,「暗箱的偷窺」,「畫中畫」等技巧,來表達,隱喻和對比心中的觀察與沉思,才讓我有機會瞭解到這個偉大藝術家,他窮畢生之力,想要留給這個世界的哲思與意涵。

妳多面向地介紹了他的技巧與思想,清楚而詳盡,我不能添加什麼,希望有緣的讀者細細品嘗。

只想說,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和藝術家,他們藉著文學,繪畫和音樂創作來表達他們對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幽微-或歌頌,或感嘆,或共鳴,或寂寞自處-的許多觀察。

我亦感覺,當維梅爾一次次地運用「光」製作了「停格」的瞬間,不論是畫中的秤,最後的晚餐,眉間的神,樂器和信的隱喻,他的創作態度都是謹慎而且充滿慈悲的,所以畫面中並沒有嚴厲的主觀審判,很多只是「呈現」而已,讓觀賞者自己去深思與定奪,對比起許多巴洛克時代的強烈作品,顯得寧靜與安詳。

如果如飛雪與妳說的,他的傳世作品只有37幅這樣少,他本人英年早逝,而且是在逝世後約200年才為世人所推崇,「開了光」,真的只能說:做為一位不媚俗,高尚的藝術家是很寂寞的。因為你心中的光,即使你再努力呈現,也只能透過自己的眼。

因此,藝術是孤獨的,屬於自己心靈的,但也是充實的,因為他代表了這個思想家的內涵。

而如果我們靜心以待,虛心而求,也許也有緣分感受這光,得到他人慷慨的分享。

因此感謝蒂兒慷慨的分享。

寫作也是一條孤獨的路,希望有才華的蒂兒一直堅持下去。

蒂兒(fudi63) 於 2014-08-24 13:17 回覆:

維梅爾是業餘的畫家,他還有其他工作要做,為養活家人,所以作品少應該也跟此有關。

那年代的人或許還看得懂他的寓意,現代人就很困難了。

例如這張圖的後面的邱比特,手上拿著一張小卡片,上面的數字是1,代表所愛的人只能有一位,意味著忠貞。而左下角牆角磁磚上有許多"小人",其一是邱比特拿釣竿,意味著釣竿的餌是愛情,大部分的人都會上鉤。

這張圖在現場看就能很清楚的看到那些細微之處。

而維梅爾喜歡用布幕(特別是飛雪帶來的左邊那張圖),布幕佔了1/3畫面,那是為了要營造一種畫面與現實的距離,畫中讀信的女子的寧靜與情緒想要在一種不被干擾的狀態下進行。

謝謝Siena給我這麼豐富的回饋。


飛雪(星光駐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22 23:23

蒂兒這篇展覽觀後心得寫得很專業

把維梅爾畫作的各個面向都說明了

比聽導覽還精采呢

----------

維梅爾是個差點被歷史洪流淹沒的畫家

看了此次展覽才知道維梅爾是在死後的兩百年

他的畫才被藝術界所看到進而推崇

維梅爾不像林布蘭那麼長壽

只活了43年~留下來經鑑定確認的畫作只有37幅

儘管如此~維梅爾的才華最後還是被世人所肯定

這次展出雖然是原尺寸的複製畫

就是如蒂兒說的~因他的畫作分別散落在18個收藏處

而且很多還是鎮館之寶~

像是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倒牛奶的女僕   繪畫的藝術......皆是

不可能一次就全部商借展出

這也是我想去看的原因

---------

這次高雄展參觀人潮不多

但也正好讓飛雪可以不受阻礙的盡情參觀

所以那天在裡面約待了三四個小時

站在每幅畫前細細感受維梅爾筆下的溫潤靜謐

對於畫裡的光影變化~飛雪其實並不太懂

只是純粹喜歡他的構圖以及把時間定格於某一刻的感動

如果說林布蘭是用光線呈現舞臺效果

那麼維梅爾就是用布簾呈現幕啟人生

  

---------

蒂兒說的高雄場有17世紀的服裝展示

其實還是以維梅爾畫裡麻豆穿的服飾為主

而且是穿在人型模特兒身上

感覺上不是那麼別出心裁說

   

蒂兒(fudi63) 於 2014-08-23 17:38 回覆:

謝謝小飛雪的補充,以及送來那麼多的照片。

這些模特兒都太瘦了,少了那時代的氛圍。

是蠻可惜的。

~~

小飛雪帶來的兩張照片,左邊那一張圖的人影有投射到窗戶上,是維梅爾的鏡像原理,右邊那張<情書>的寓意也非常多。

巴洛克時期的圖都充滿敘事性與舞台效果,而維梅爾總是製造一件件如停格般的,又像要讓人躲在布幕後面偷窺般的情節,情書的逆光效果就是這樣的效果。我覺得很有趣。

玩弄光線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是維梅爾的拿手絕活。

這種高光點的畫龍點睛方式所製造的氛圍也是維梅爾常常使用的技法。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