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探訪六塊厝藍仔石滬
2011/10/11 18:41:29瀏覽1330|回應0|推薦20
為了追尋傳說中北海岸12座石滬踪影,
再次來到淡水,
煩請賢孝里葉里長騎著摩托車帶路,
四處去找耆老詢問有關石滬,
田野調查中發現石滬記憶及傳說,
已遠離淡水在地人腦海中,
就像石滬坍塌損毀,
要80歲以上老人家才有微許童年記憶,
間接證實北海岸石滬在1940年代就開始傾廢,
石滬記憶不從在,正如潮浪大退潮中。
http://a1.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ash4/s720x720/294611_10150337863608513_692613512_8169052_622707378_n.jpg
但最終還是找到石滬主人的後代,
新埔子盧家是柯仔頭石滬主人,
是盧家開台第4世以地主糾集佃農及子村民們,
共同堆積而成,共同採集魚獲,
那個地方又叫紫菜窟,民國60年時變成九孔池了。

石滬,是居民以深厚之海的知識為根底,
就地取材配合地理
形勢和潮汐水流,
所堆疊出的半陸半海之捕魚陷阱。

由於其規模較為龐大

無論採石或堆疊均需大量人力,
因而其又常為某個社群所共同營造,
完成後亦
輪流共管利益共享,
代表著一種社會結構,
甚至在過去,擁有石滬也成為一種社
經象徵,
在日據時代台北州官廳就有登記石滬產權記錄。
http://a2.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snc7/s720x720/321627_10150337891118513_692613512_8169126_1744471491_n.jpg
北海岸的石滬群,因體積龐大,
根據田野調查了解,都是當地仕紳,
糾集家族及村民出錢出力建造而成,
像新埔仔盧家。

有出錢出力的每戶每月分得巡滬的時間與日期,
該日僅准此戶去捕抓,且捕獲的漁獲均為該戶所有,
依此輪流。

石滬反應了社會變遷,
在光復後,淡水新埔子地區,因農業社會變遷,
農村人力不足,維修不易,
石滬終就走上淍零不歸路,
從以前每日可捉取數千斤魚,
到現在只能撿捨珠螺,
石滬變成文化遺產象徵。

追尋北海岸傳說12座石滬踪影,
來到位於大屯溪流域的六塊厝,
六塊厝中紅磚大厝處處,
六塊厝的名稱源自於100多年前古地名,
意思為六座具有大埕的人家,且有正身、護龍的三合院。
六塊厝的地址,分別是六塊厝14號(第一正身)陳姓,12號(第二正身)謝姓,
11之7號(第三正身)陳姓,7號(第四正身)謝姓,
6號(第五正身)施姓,4號(第六正身)陳姓。
每一大宅院都有水井一至二口,仍遺留在大宅內,
並且大都保留了大厝的原貌,值得大家欣賞。

石滬要建造必需有地理條件的配合,
第一、要有石材,主要石材為白化的珊瑚以及玄武岩,利用白化的珊瑚遇酸後分解成碳酸氫鈣以凝固玄武岩,以防海浪衝壞。
第 二、潮差要大,漲潮時潮水將魚群趕入石滬,退潮時魚群被困在石滬中。
第三、風浪要強,魚群越容易被趕入石滬中。
第四、珊瑚礁棚的面積要大,因珊瑚礁棚的食物鏈效應,所以能引入更多的魚群到石滬。

隨著夕陽絢爛,海水退去乾潮時,
海水降了也許公尺,沿岸的石頭浮現水面,
六塊厝港附近二個石滬蔚然成形在眼前,
根據當地人的講法,這一個石滬叫:
籃仔滬及深滬。

六塊厝當地的主要為姓李、施、謝、陳等,
石滬以地勢,由早年都是村民糾眾集力興建,
在玄天大帝廟埕前還見一位8旬老人,
他說著石滬早年一天可收數千斤的魚獲量,
石滬是捉海水表層流動的魚,
像白帶魚、丁香魚、花枝、軟絲等,
再翻山越嶺挑去台北賣,
大屯溪古道就是這樣走出來。

踩在退潮後的石滬黄砂上,
柔軟而不下陷,一道又一道的小沙堆,
遠方石滬顯露石粒陳列像天上的星辰,
石滬正跟潮浪合作演出濱海裝置藝術。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
通識研究集刊    第 十五 期 2009 年 06 月 頁 97 ~ 114 開南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澎湖土生土長之砌石技術-建築之原生文化研究陳 正 哲*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man588&aid=5727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