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淡水魚丸聊起北海岸那些石滬
2011/09/27 05:07:17瀏覽2391|回應0|推薦24
淡水早年還有小火車時年代,
維持純樸濱海小鎮,還不是很觀光化時,
渡船口那家可口魚丸是在地傳統小吃,
也是來渡船頭必吃庶民小吃。

冬天來淡水時,在酷寒的氣候中,
總會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魚丸湯,
餡料紮實、多汁味美是淡水魚丸的特性,
咬下去的口感與嚼勁,配上個包子,
是最好的享受,很幸福的感覺。

一個地方的傳統小吃,跟當地特產習習相關,
而淡水的舊名滬尾,居然跟魚丸也有關係??
魚丸、滬尾、鯊魚之間關連度是什麼,
那就是石滬。

石滬和淡水的過去有很深的關係。
淡水古名滬尾,為土著語(Hoba)轉音而來,為河口之意。
漢人譯為滬尾,是指海濱捕魚處的末端,
「滬」字原意為在潮間帶所築以攔魚的竹柵。
數百年來淡水先民在此圍石為滬,地名因而稱「石滬角」。
臺灣地處太平洋洋流運動的要衝,魚群經過海峽時,
容易受洋流擠壓而有特別靠近海岸的現象,
聰明的先民們,合作拾取海岸盛產的石塊,
選擇海岸地形穩固、潮汐紊亂,魚群易迷路之處,
堆疊成「石滬」這種既原始又安全的捕魚設施。

隨著漲潮而來的魚群,在潮水從石縫慢慢退去後,
就被攔魚堰阻隔而擱淺於石滬內,成為漁民們的網中物。

做淡水魚丸的鯊魚,從那邊來呢?
根據當地老漁民表示,
早年淡水河河水未受家庭及工業廢水汙染,河口漁產極為豐富,
上游會漂下無數死貓死狗,甚至死豬死牛的屍骸,
隨著潮汐飄遊集中在淡水河口一帶,而這些腐肉正是鯊魚最愛,
因此淡水河口經常聚集迴游為數可觀的鯊魚群。

聽當地長輩們描述,
淡水河的鯊魚出沒,游入淡水河的鯊魚都是些1尺左右的小鯊魚,很少超過1尺半,
左岸到蛇仔形(龍形),右岸至竹圍左右,不會進入到關渡。
民國50~60年(1960~1970年)間,隨著一波波的歹水(工業廢水)出現,
就不再傳出 鯊魚出沒的消息。

游入淡水河的 鯊魚都是些1尺左右的小鯊魚,很少超過1尺半
退潮時,淡水河口的潮流會流向沙崙海水浴場附近的海域,
而鯊魚群也跟著潮流移動,而擱淺於這一帶的的石滬,
當然,兇猛的鯊魚不容易制服,漁民們要靠棒棍、鐵鉤和魚叉等工具合作捕捉,
一般先用魚叉鏢住鯊魚,將牠們拖向岸邊,然後再用鐵鉤鉤住鯊魚,
以棍棒敲昏後拖上岸,才算大功告成。
而這些捕捉來的鯊魚,就是製作淡水特產—魚丸的最佳材料。

淡水的台語俚語「6月鯊,狗不拖」,
意思是,5、6月的鯊魚產量實在太多了,連狗都不想理,
但怎麼可以這樣浪費漁產呢?做魚丸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今日淡水魚丸名聞全台,歸功於石滬!也跟鯊魚有關。

提起石滬,
大家第一印象一定是想到澎湖,特別是七美雙心石滬,
其實淡水一帶的石滬早年相當壯觀,
目前仍然可以一睹石滬的風貌,
這種石滬圍漁方式,在日治時期達到鼎盛,
北海岸的三芝、淡水、石門一帶,曾堆築過二、三十個,
大大小小的石滬,日治時代台北州役更曾加以繪圖為範,
並標示各滬主姓名,管理上尤其嚴格,
規定每一石滬有一定規模,並有一漁戶照顧,
當時石滬的魚貨量相當大,因此使得漁村一片富庶現象;

此外,石滬還可以減緩海潮之害,
形成海堤外的外堤,可謂一舉數得;
以現代的說法來說,
石滬就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

但於近年來河口海岸魚源枯竭,
主要原因為過度漁撈及水源之污染,
因此石滬漁法逐漸乏人問津。

淡海附近常可見一道「海上長城」斷垣殘壁,
足以見證早年石滬林立的盛況!

石滬,是臺灣先民發展出來的傳統漁撈設施,
『台灣府志』所載,
「以碎石築海平之,為漁民捕魚之所,村處其尾處而得名」。
這些石滬是當地居民在農作閒暇之餘,另一項生計來源,
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百年歷史的石滬漁法,日漸沒落,
如今北海岸只留下殘破的石滬遺跡,空留憑弔。

早年三芝海邊有六、七座石滬,長度從二百到一千多公尺不等,
每一個石滬都有它名字,錫板村有頂滬、下滬;古庄村有石馬滬、深滬;
新庄村有社寮滬、雙連滬。大部分因年久失修損毀殆盡。

北海岸現存保留最完整的石滬,為三芝雙連石滬,至今具有百年歷史,
為目前北海岸中仍保留完整形狀的石滬之一,
石滬沿海岸長約200公尺,向外海延伸約60公尺寬,於退潮時能辨識完整形狀,
其周圍環境為藻礁與沙岸混合地形。

參觀石滬要考量潮汐,要拍石滬全景,要等退潮,
探查時剛好是農曆九月初九,
下午乾潮翻流,所以很適合去看潮間帶,
符合三芝有句俗語「初九、二三中午乾」。

三芝雙連石滬為先民巧妙利用潮水漲退的潮差現象,
就地取材以火山岩興建滬牆以捕撈漁貨,且雙連石滬具有百年歷史,
記錄了沿海居民利用自然力量與人類的智慧所形成的一種文化景觀。

當地的婦女人家也會在退潮後,
三五成群的在石滬內潮間帶撿拾擱淺的魚蝦和貝類等,
有螃蟹,海瓜子、珠螺、黑螺、尖尾螺等,
形成了一幅相當特別的漁忙景象。

北海岸石滬的風光歲月,隨著淡水河和附近海域的逐漸污染,
魚苗生存不易、魚貨量銳減和產業變遷等,收益不如以往,經濟價值不再,
沒有人再以石滬為重要經濟來源,致使今日只剩下文化的價值觀。
今日石滬隨著潮起潮落,在夕陽與浪花之間默默的崩毀、 凋零。

本文參考資料:
到滬尾看石滬/彭增龍
三芝鄉@ 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
重建海上長城—淡水興仁社區要讓洲子灣風華再現撰文/鄭一青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man588&aid=567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