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柑仔瀨庄﹣探索瑞芳的起源地
2010/06/30 05:58:39瀏覽3198|回應0|推薦9

尋找柑仔瀨庄﹣探索瑞芳的起源地

聚落名稱,
不僅只是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定位功能,
同時也表現著一個地區當時環境背
景的意涵,
隨著時空變遷,聚落命名也常有更迭。


透過地名的回溯和探索,
可了解當時的聚落分布特徵與及和周遭環境的互動情形。


因為地形特徵通常規模較大、型態明顯且保持較久,
故直覺上容易以地形特徵作為最初地名的命名,以利記憶。

所以許多以自然環
境做為聚落名稱中,
依所在地形特徵或位置作為命名的,實居多數。

根據瑞芳鎮誌所載,柑仔瀨的地名由來,

在現今柑坪里基隆河沿岸,有淺灘成瀨,
淺灘附近種植柑橘,

故而得名。

柑仔瀨的地名由來,明顯為跟地形地物有關,
與張政亮教授發表於,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40 期/民國93 年5 月
台北地區漢人聚落拓墾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地形地理論相吻合。

格友文清所編寫,新北市瑞芳區之行政區名
變革歷史全紀錄,

顯示在1896年前,出現都是為柑仔瀨庄,
至到清朝時期與大正九年時,都還被稱為柑仔瀨。



想要探討瑞芳,
就是必需先了解柑仔瀨庄,



百年過去,
昔日可通行航運的基隆河,
透過百年前的版畫,
遇見當時可行舟的基隆河,
那年小木船可直駛至柑仔瀨來。


根據《台北廳志》:
基隆川,自基隆堡瑞芳莊至芝蘭堡關渡約三十二公里,

可通行載重十石至二十石之紅頭船。
可見當時船運,是可通航,但 是用吃水較淺的小船轉運。


以上的史料來看,乾隆年間從艋舺沿基隆河北上,
河岸逐漸有錫口、南港、水返腳、八堵等聚落形成,水運終點在柑仔瀨一地。

 

因基隆河上游瑞芳礦區金礦、煤礦之挖掘,
林地面積日減,水源未能涵蓄,以致山洪時起泛濫,
砂石順流而下,河床因之淤淺,

隆河變成淺灘連連,
柑仔瀨庄的碼頭及渡口,
就此從歷史及人們記憶消失掩沒,
昔日的柑仔瀨庄,何處尋遺跡呢?

基隆河依舊緩緩流過,
石礫滿滿的淺灘的平瀨,
答案自在流水中。

回顧,
漢人入墾台北地區,
一如人類早先殖移的經驗模式,
天然的港灣與河口是登岸的前哨站,
而初墾聚落的地點
(site)選擇則是緊依附著自然環境,
特別是良好的地勢與位置,

柑仔瀨庄是瑞芳一帶開發時,
乾隆期間漢移民開墾時,
基隆河是瑞芳的生命之源,
大多沿著基隆河邊或其支流附近發展,
就著河岸的狹長平地,開圳成田而為村莊。

柑仔瀨位於三貂山區與基隆河谷交界之山口,
淡蘭之間交通必經之地,也是基隆河上游
河運終點,
因水陸地利之便,
往來旅客薈集,因商業機能而形成街肆。

柑仔瀨庄很早在文史上有出現過,
1815年,
設立了柑仔瀨舖。

1865年
,同治四年的鬮書,出現了基隆堡柑仔瀨庄土名柑仔潭
1900年,成立瑞芳公學校。




根據明治28年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所述:


明治28年的前一年,瑞芳曾被土匪大舉入侵台北的時候,




瑞芳這個巿街是最初被襲擊的地方,全巿街在兵火中毀滅,

如今居民看來都只能在臨時搭蓋的草屋
過日子,共有六十戶。



但是,耆老說二十年前這裡只有二、三戶農家而已,


自從附近的九份山發現了金礦,而且貫穿巿街的瑞芳河也有砂金可採,


才發展成一個巿街。


而這瑞芳疑是就是指柑仔瀨庄,

依此來估算,柑仔瀨庄的發展約在1870年才慢慢成市集。





柑仔瀨庄,古時面貌為何?現在呢?

文史中出現的年代是何時呢?

昔日的瑞芳河運終點在那?
渡船頭在那呢?
一連串問題,都逐
一浮現,
要找答案,
那就到柑坪里去走走,
實際田野調查訪談。

首先整理文史古冊上,則留有:
1815年 嘉慶二十年,台灣知府乃於將北海岸的四個郵遞站–淡水舖、圭柔山舖、金包里舖、雞籠舖裁撤,移至
今淡蘭古道上的艋舺(萬華)、錫口(松山)、水返腳(汐止)與暖暖,另外還添設了柑仔瀨舖、燦光寮舖與三貂嶺舖,以連接噶瑪蘭的舖。
1865年
 同治四年,鬮書 基隆堡柑仔瀨庄土名柑仔潭一三三番地之一

1898年 明治三十一年,台灣堡圖,日本殖民政府自九月起開始實施台灣土地調查事
業的成果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在調查土地權力、區分土地地目和等則以及詳細查明地形。

常言道:「史地不分家」。


地圖記錄地理,可與歷史相互佐證,
靜態地圖就像是對某一歷史空間的瞬間攝影,
然而一張地圖,總給人無窮的想像空間。
那找出
台灣堡圖及台灣古地圖來比對。



詢問地方耆老,
以解開心中迷惑。
在柑枰里遇見了42年搬來此的陳先生,指著下方是渡船頭,
而陳先生的岳母是在地人,在日本時代經營酒保,
而酒保就是雜貨店,他們姓劉,
在日本時代經營旅社,在過往旅客可以暫歇一宿。
而蘇太太則是世居在此,熱心的帶領回憶她兒時的柑仔瀨。



蘇太太指著這幾根在昏暗燈光下的大柱子,
是百年前的瑞芳公學校的遺跡,也是鐵釘仔會社的舊工廠遺跡,

原來瑞芳公學校成立時,是成立在柑仔瀨庄內,
瑞芳公學校位於柑坪里內,不是現在瑞芳街
上的瑞芳國小
,
從教人不悔的教室變成後來的鐵釘仔 會社,到今天的民宅,
變遷可真大。

柑仔瀨的柑仔在那呢?

蘇太太指著這斜坡,
清朝時,
旅客摘來解喝的柑仔樹,
這是生長在此地,柑仔瀨的柑仔樹
雖然是記憶中的柑仔樹,但傳說中柑仔樹出現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man588&aid=417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