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那些曾自卑的人 文/假張
2019/04/21 20:31:17瀏覽158|回應0|推薦0

史丹‧李去世那天,漫威官網上貼出一段他生前說過的話:「我曾經有點自慚形穢,因為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漫畫書作者,而別的人都在建設大橋,或者從事醫學職業。但後來我意識到,娛樂是大家生活裡非常重要的東西之一。如果你能娛樂別人,那你在做的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老爺子用自己的想像力,在我們庸常的生活之外創造出一個如此深邃迷人的時空。但在職業生涯的初期,他竟然曾經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卑,認為自己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比不過造大橋的工程師和治病救人的醫生。

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時代,那些從事娛樂、文化、文學、藝術行業的人,都會被有意無意地輕視,很多人因此有過受質疑乃至懷疑自我價值的時候。年輕的史丹‧李最後堅持下來,是因為他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也是因為他意識到這才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娜塔莉‧波曼也有類似的經歷。翻開娜塔莉‧波曼的人生履歷,許多人都會倒吸一口冷氣。對她的從影經歷,很多人耳熟能詳。她11歲開始演電影,憑藉《終極追殺令》一舉成名。在那之後,少年老成的她已經能夠擺脫好萊塢的商業勢力,只接自己覺得有價值的電影。

這個擁有完美容顏和演技的女神還是哈佛大學的學霸。中學的時候她就以愛學習著稱,她在學校出名,是因為「總是背著一個比自己身體還大的書包」。中學時她還入圍英特爾科學獎,並最終進入半決賽,這是全美公認要求最高、最頂尖的高中科學競賽,大多數參賽者成年後都成了著名的科學家。

在問答網站上,有一個熱門問題是「娜塔莉‧波曼到底有多聰明」。很多在生活中認識她的人都實名作證,她真的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優秀的人。有人提到了這麼幾件事:中學時,娜塔莉‧波曼就曾在專業科技期刊上發表過兩篇論文;除了英語,她還會說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日語、德語和法語;2004年,身為猶太人的她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耶路撒冷,進入希伯來大學就讀,在那裡她的學習成績是全班第一。

此外,娜塔莉‧波曼還有自己的埃爾德什係數。這個係數以匈牙利數學家保羅‧埃爾德什的名字命名,用來衡量一個人與世界核心學術圈的距離。埃爾德什本人的係數是0,與他合寫過論文的人的係數是1,與係數為1的人合寫過論文的,係數再加1,依此類推。僅是擁有這個係數,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而娜塔莉‧波曼的係數是7

可是你能想像嗎?這麼優秀的一個人,在被哈佛大學錄取後,仍然感到深深的自卑,並因此經歷了一段黑暗的日子。

娜塔莉‧波曼曾經在很多次公開演講和媒體採訪裡提到過這些往事。她說:「進入哈佛以後,我害怕別人會認為我是因為名氣才來到這裡,害怕別人覺得我配不上哈佛的智力標準。」她周圍的同學都來自名校,他們覺得和高中相比,哈佛的作業實在太簡單了。「看到他們淡定的眼神,我簡直要嚇壞了。」

她的不自信是因為對演員這個職業的不自信。她說:「我覺得自己沒有聰明到配得上這裡。每次我開口說話的時候,都覺得必須證明自己不只是一個白癡女演員。」

而這種不自信,來自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她的父母都從事學術研究,對教育非常看重。雖然他們沒有反對她去做童星,但總覺得演戲不是正經職業,一直希望她能夠往學術方面發展。

娜塔莉‧波曼之所以決定放棄本來前途一片光明的演員生涯而去讀哈佛,有點想在父母面前為自己正名的意味─她竭力想做一個「聰明人」。只要能夠進入哈佛,她不在乎自己以後還能不能繼續演戲。

在哈佛,娜塔莉‧波曼的學習成績仍然非常優秀,很多功課都是A。如果她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很有可能已成為一名小有成就的心理學家。而父母對她的期望一直沒有改變。在她大學畢業3年以後,父親有次很嚴肅地對她說,她是時候繼續去讀個法學院或者其他專業的博士了,因為那樣才更有前途。

所幸,和史丹‧李一樣,娜塔莉‧波曼最後克服了內心對於演員這個職業的自卑,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她認清了這樣一個道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她說:「我成為一個演員是有原因的,因為我愛我的職業。這是我想做的事、我熱愛的事、我喜歡做的事。」

2011年,30歲的娜塔莉‧波曼因為《黑天鵝》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這個世界也許少了一位優秀的心理學家,但多了一位優秀的演員。

哈佛出過那麼多總統、政要、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但娜塔莉‧波曼是獨一無二的,她是哈佛有史以來第一位成為奧斯卡影后的校友。

所以,千萬不要懷疑你做的工作是否有價值,只要是你熱愛的事,那就堅持下去、全力以赴吧。

(王傳生/摘自微信公眾號「假裝在紐約」)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ddytang0054&aid=12588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