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拯救了巴黎 文/梁文道
2019/04/09 21:35:12瀏覽575|回應0|推薦0

1944825日,正是巴黎從納粹鐵蹄下被解放的那一天。這天,希特勒發出一封電報:「巴黎到底燒了沒有?」

為什麼他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希特勒的狠心:毀滅巴黎

原來,當年諾曼底登陸成功後,盟軍勢如破竹,逐漸往德國方向推進時,希特勒就下定決心,將不惜一切代價,守住他心目中將會延續千年的第三帝國在歐洲大陸上最大的戰利品─巴黎。

巴黎一旦守不住,希特勒的命令是,那就將巴黎徹底變成一片廢墟。他要讓盟軍即使得到這座城市,也一無所獲,甚至要讓他們覺得,就算贏了這座城市,也代表著輸掉了一切。

為了達成目的,他指派了心目中最忠誠的軍官,也就是當時駐守巴黎的德軍最高統帥─迪特里希‧馮‧柯爾提茲。

巴黎到底被燒了沒有?

今天的我們想必都清楚,巴黎當然沒有被燒。巴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希特勒最信任的將領卻沒有執行他下達的命令?

率先拯救巴黎的是盟軍

為什麼巴黎沒有被燒?其實那個時候覺得巴黎可以被毀滅的人,並不只有希特勒,其中比較讓人意外的角色,是當時巴黎地下抵抗運動的一位領袖人物─羅爾上校。

他知道德軍快要守不住巴黎了,但是他認為巴黎應該由法國人民自己解放,有這種想法的人絕不止他一個,還包括戴高樂以及法國國內其他「戴高樂分子」。只不過羅爾上校的做法更為極端,就是全巴黎人民一起起義、抵抗。他到處散布革命的訊息,準備武器,決心在盟軍進城之前自己解放自己,並和駐紮在這裡的德國雄師作戰。

但是,這種做法並不會有好下場。前車之鑒便是,之前華沙市民在蘇聯紅軍已經挺進到城外、但又猶豫不前的時候,自己率先起義,結果德國部隊進行了一場近乎「屠城」的行動,殺害了整整20萬起義市民,整座華沙城變成一片廢墟。

因此,很多人擔心,這時候羅爾上校若是領導起義,是否會讓巴黎同樣變成廢墟,犧牲許許多多的巴黎人。但是,羅爾上校認為,巴黎值得犧牲20萬人,即便炸掉再多的古典建築,毀滅那些永恒的美景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巴黎人必須自己解放自己,戰後秩序再讓由以羅爾上校自己為首的黨派來維護、領導。

得知這些消息之前,有些盟軍將領非常不願意去解放巴黎,比如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理由很簡單,他們的目標是繼續向德國挺進,而特意繞道並進攻巴黎,不僅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且會損耗珍貴的汽油和兵力,以當時戰事相當吃緊的情況,非常不划算。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種奇特的張力:一方面是希特勒下令,就算毀滅整座城市都要守住巴黎;另一方面是蠢蠢欲動的地下抵抗人士認為,無論如何都要起義;還有一方面是盟軍偏偏在這個時候不願進軍巴黎。如果盟軍當時只是繞巴黎城而過,巴黎市民自行起義,或許我們今天就不會再看到巴黎了。

這時候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在中間斡旋,包括後人已經忘記名字的瑞典駐巴黎總領事諾爾丁,一些戴高樂派的間諜頭目以及戴高樂將軍本人。最終,我們看到的就是幾方面的角力、命運的陰差陽錯,終於促成盟軍統帥最後決定,還是要向巴黎挺進。

尤其戴高樂將軍,他基本上已經策動了本來在艾森豪威爾麾下的一支法國軍隊,要這支法國軍隊不顧一切,不要管艾森豪威爾聯合司令部的命令,自己帶人先進攻巴黎。

因此,我們可以說,最先拯救巴黎的,其實是這些向巴黎挺進的盟軍。因為他們的進入,才使得原來羅爾上校計畫執行的「起義策略」失敗。

遊說柯爾提茲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今天仍然看得見巴黎這座城市,並且保存著它的歷史原貌?

這就要說回柯爾提茲,他來到巴黎之時就決定要執行元首的命令。只不過當時的他,也已經意識到,希特勒似乎過於瘋狂了,他甚至感覺到,這場戰爭德國其實已經輸了。

於是問題變得很簡單:焚毀巴黎、與巴黎同歸於盡,到底有沒有必要?

結果,被認為是「法奸政權」的維希政府的巴黎市長泰丁格得知了這個計畫,他想勸柯爾提茲不要這麼做。但是,他能用什麼理由勸服這位以鐵石心腸聞名的納粹將領呢?

一番勸說後,他引領著柯爾提茲走到德軍司令部大樓的陽臺上,請柯爾提茲看一看陽臺外的景象。

在他們身下的路上,「一個身穿花布衣裙的漂亮姑娘騎車經過,一隻手按著被風吹起的裙子。在杜伊勒花園的綠色草坪中間,未來的小水手在擺弄他們的玩具,帆船就靠在圓形小池塘的邊上。河的對岸,在中午燦爛的陽光下,埋葬著拿破崙的榮軍院的金色圓頂閃閃發光。在它背後,艾菲爾鐵塔聳立在萬里晴空之中」。

泰丁格伸手指著他們面前的景色,向似乎沒有感情的軍人做了最後一次慷慨陳詞。

他指著右邊羅浮宮的灰色花崗岩側樓,和側樓之間用石塊圍繞的花園,又指了指右邊協和廣場完美對稱的布局。

他對將軍說:「給一個將軍的任務常常是毀壞,不是保存。不妨設想將來有一天,你有機會作為遊客,又站在這個陽臺上,再一次欣賞這些使我們歡樂、使我們悲傷的建築物。你能說:『本來我可以把這一切都毀滅掉的,但是我把它們保存了下來,作為獻給人類的禮物。』我親愛的將軍,難道這不值得一個征服者感到光榮嗎?」

說起來,4年之前,當時非常窩囊的法國最後決定棄守他們的首都巴黎,其中一個理由也正是,不希望戰火波及他們所鍾愛的這座城市。

現在,這個投靠了納粹德國、常被認為是「法奸」的市長,在用他的良心為這座城市做最後一次陳詞。

但是,最後將軍到底聽進去了沒有?當時這位市長並不敢肯定,因為柯爾提茲說,他還有他的任務要完成。當然,最後我們知道,他沒有選擇毀滅巴黎,他背叛了希特勒。

背叛了祖國,卻沒有背叛人性的價值

可是為什麼?為什麼最鐵石心腸的人,在這個時候拒絕毀滅巴黎,轉而選擇背叛他們至高無上的元首?

我們可以看一下從佐治亞州來的美國軍人的陳述。

29歲的農家子弟里昂‧科爾,跟很多軍人一樣,攻入巴黎後被熱情的巴黎市民帶回家。他站在蒙馬特一座公寓的第5層樓的陽臺上,展現在他腳下的是他以前從書本中讀到過的,也是他多年只能在夢中夢到過的景色。

在漸深的暮靄中,它們的輪廓如今僅依稀可辨:艾菲爾鐵塔,聖母院的雙塔,塞納河懶洋洋的彎曲河道。他的主人遞給他一杯白蘭地,然後,那對上了年紀的法國夫婦和他並肩站在那裡,一起欣賞巴黎夜色的降臨。他是被他們邀來一起喝一杯的,這個身材高大的美國兵肩上還扛著衝鋒槍。

在他們一起欣賞的時候,展現在他們面前的壯觀景色突然大放光明:自193993日以來,巴黎第一次無所畏懼地燈火通明起來。為了表示慶祝,巴黎市的電工向全市輸送了電力。面對如此壯麗的景色,科爾不禁目瞪口呆。在他身旁的那位太太也倒吸了一口氣,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彷彿在夢境中,她把酒杯舉過陽臺鐵欄杆,向下面的城市輕聲說:「光明之城。」

為什麼今天我要說起這樣一個年代久遠的故事?

因為在我看來,在這個故事裡,巴黎最終沒有被焚毀,恰好說明我們很珍視一種價值─審美的價值。

美,並不只是單純的、抽象的、冰冷的東西。

像希特勒這樣當不成藝術家,但一輩子還是想做藝術家的人,他所知道的那種「美」是粗俗的。真正的美,是一種讓人能夠從中感受到「人的存在」的美。

真正的美,會讓你無法輕易說出「巴黎值得犧牲20萬人」。在真正懂得美的人的心目中,人是一個具體的生命,而不是為了完成一項歷史任務就可以拋棄的冰冷數字。這才是真正的美。

光明之城,巴黎的美。

在我們剛才讀到的那個故事裡,納粹德國將軍看到的,除了那些宏偉的建築物,還有漂亮的少女騎著腳踏車,可愛的、穿著水手裝的小朋友正在池塘邊玩著紙質的帆船。種種景象,最終讓他決定背叛他的祖國,但是,他沒有背叛自己的良心,以及更高的人性價值。

 

(田龍華/摘自微信公眾號「看理想」)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ddytang0054&aid=1254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