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業務員的技能|Part 1|了解客戶的角色與立場
2009/11/09 13:48:06瀏覽2524|回應0|推薦0

之前用三篇文章來說明我個人所推崇的業務員品格:謙卑虛己熱忱關懷,以及耐心堅忍。接下來,就來談談我個人所推薦的四項業務員的技能:了解客戶的角色與立場,發問與傾聽,感受客戶的認知與反應,以及化歧見為共識。在此預先打個廣告,談完業務員的技能之後,我會來探討兩個常見的業務員的煩惱問句:『客戶到底在哪裡呢?』 以及『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將這個系列寫完。好啦,就開始來談談業務員的技能吧!

根據我的經過,如果以論述的方式來寫業務員的技能,必定會搞得又臭又長。我看最好還是先從一個簡單的案例來開始吧!(本案例純屬虛構)

* * * * * *

在百貨公司的家電用品樓層,店員正在對一個小孩講解 Wii 遊戲機的操作,小孩身旁站著父母以及他的姐姐。

『好棒喔!真好玩!』 小孩拿著搖控器對著電視螢幕,邊揮邊喊。

『加油!加油!用力揮!』 店員在旁加油打氣,然後轉身對小孩的父母笑著說:『玩 Wii 的小孩不會變壞喔!』

『我們家裡,從來不允許小孩打電玩遊戲的。』小孩的母親禮貌地回答。

『Wii 是全家的娛樂遊戲。像爸爸平常工作忙碌,下班後就可以跟小朋友打打Wii 網球、保齡球、高爾夫球或棒球啦!放鬆心情,又能培養感情,很多家庭就是因為這樣才買Wii 的喲!先生要不要試試看?』 說著說著,店員將另外一個搖控器拿給小孩的爸爸... ...

『我不會玩啦!我從來沒打過電玩....』 小孩的爸爸搖手笑著說... ...

『爸!你就試試看嘛!你看,弟在等你呢!試一下嘛!』 小孩的姐姐笑著、催促地說著... ...

* * * * * *

我在《行走在沙漠裡的創業家|流沙篇(五)》曾經說過:

菜市場裡,買賣雙方直接針對產品說三道四、比手劃腳的銷售行為,是"一對一"的直接銷售模式,這樣的業務型態講求的是實戰經驗與戰術戰技;在企業市場裡,銷售行為通常是"組織對組織"的模式、銷售小組(Sales Team)講求的是策略,所以稱為「策略性銷售」。對一個企業或組織進行「策略性銷售」時,通常會碰上四種類型的購買者(Buyer):使用型的購買者(User Buyer)、經濟型的購買者 (Economic Buyer) 、技術型的購買者(Technical Buyer)、以及教練型的購買者 (Coach Buyer);每一類型的購買者有可能是多人,每一個人也可能扮演多個類型的購買者。每一類型的購買者對產品的成交與否,都有其購買影響力(Buyer Influence)。

並且在那篇文章裡,我用以下的四象圖來說明這四種類型的購買者:

簡單來說,User Buyer 與Coach Buyer 都是透過產品成交來得到右腦感性的滿足。User Buyer 透過產品功能來解決自身的問題(It is for Me 為自己);Coach Buyer 透過產品的成交得到他人的認同與感激(It is for You 為別人)。另一方面,Technical Buyer 與Economic Buyer 都是用左腦理性來看待產品交易,只是Economic Buyer 的理性是用在產品價格以及實際效益之上(It is for Me 為自己),而Technical Buyer 的理性是用在替公司把關、將不良的產品過濾掉(It is for You 為別人)。

不過,為了讓「策略性銷售」的解說更白話些,我在《部落格行銷 |案例二の三|太御科技(下)》自行採用使用者決定者協助者,以及挑剔者這四種角色來取代之前所說的四種類型的購買者。也就是說,

使用者  相當於  使用型的購買者(User Buyer)
決定者  相當於  經濟型的購買者 (Economic Buyer)
協助者  相當於  教練型的購買者 (Coach Buyer)
挑剔者  相當於  技術型的購買者(Technical Buyer)

* * * * * *

OK,把場景拉回到百貨公司的家電用品樓層。請讀者用業務員「了解客戶的角色」的技能,來分辨誰是扮演何種角色。看看你們的答案是否跟我類似:

小孩子本人  肯定是  使用者
小孩的姐姐  應該是  協助者  但也可能是  使用者
小孩的爸爸  應該是  決定者  但也可能是  使用者  或是  協助者
小孩的母親  應該是  挑剔者  但也可能是  決定者  或是  使用者

進行「策略性銷售」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現況,也就是透過「了解客戶的角色」,以及「分析客戶的立場」來確認目前自己所處的位置。接下來,「策略性銷售」的第二步,就是設定下一個階段的目標,然後第三步就是採用可行的方法來達成階段性的目標。之後再回到第一步,然後第二步,然後第三步,以此循序漸進,一直到達成最後目標為止。

接下來,我們就看該店員如何繼續進行「策略性銷售」。首先,因為「客戶的角色」俱備多重性,於是該店員就先設定下一個階段的目標:向全體客戶證實一個信念,那就是,孩子玩 Wii 的時間也可以是增進親子互動的時間。根據這個目標,他就可以比較容易地來「了解客戶的角色」:

小孩子本人  肯定是  使用者 
小孩的姐姐  目前是  協助者 
小孩的爸爸  目前是  決定者 
小孩的母親  目前是  挑剔者 

請注意,之所以會認定小孩的爸爸是現階段的決定者,因為他可以決定下一個階段的目標是否可以被達成。然後根據這一個階段的目標來「分析客戶的立場」:

小孩子本人  立場:已接受,成交會帶來"win"感覺
小孩的姐姐  立場:已接受,促成親子互動似乎會讓她有"win"感覺
小孩的爸爸  立場:還未接受 ,但是,增進親子互動似乎會讓他有"win"感覺
小孩的母親  立場:不接受,擔心孩子浪費時間在電玩上,這讓她有"loss"的感覺

要達成這一個階段的目標所需要的可行方法,就是謙卑熱忱地鼓勵小孩的爸爸加入小孩正在玩的遊戲,耐心關懷地教小孩的爸爸玩 Wii!這應該是店員的本職專業啊!不是嗎?如此一來, 挑剔者的立場就會由"loss"朝向"win"來靠近,而且現階段的決定者,使用者,以及協助者都會得到"win"感覺。(有關客戶"win-loss的感覺",我會在談到《感受客戶的認知與反應》的時候來加以說明。)

假設五分鐘之後,該店員成功地讓小孩的爸爸加入小孩正在玩的遊戲,也就是說,階段目標,達成!接下來,他就必須重新來「了解客戶的角色」:

小孩子本人  肯定是  使用者
小孩的姐姐  肯定是  協助者  也會是使用者
小孩的爸爸  目前是  協助者  也會是使用者
小孩的母親  目前是  決定者  但也是挑剔者 

也必須重新來「分析客戶的立場」:

小孩子本人  立場:已接受,成交會帶來"win"感覺
小孩的姐姐  立場:已接受,成交會帶來"win"感覺
小孩的爸爸  立場:已接受,成交會帶來"win"感覺
小孩的母親  立場:還未接受 ,擔心孩子有可能會偷玩;成交不會帶來"win"感覺

於是該店員已經明白,成交的條件就是要讓小孩的母親產生"win"感覺,並且把她的疑慮減到最低。當然啦,另外一種可能的成交途徑,就是企圖讓小孩的爸爸的立場轉變為決定者,然後削弱小孩的母親,也就是挑剔者的影響力。可是,好的業務員應該要盡量避免引起客戶內部的衝突 ...

OK,就醬子!點到為止,多說無益。下次再聊。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tmc&aid=347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