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07 06:18:12瀏覽1363|回應1|推薦0 | |
為什麼爽約稱為「放鴿子」? 上網google也得不到滿意的答案。到底「放鴿子」是源自哪裡?中國文學裡有「放鴿子」嗎?如果是地方生活厘語,是從哪裡開始的呢?還是「遍地開花」型的厘語?台灣話有「放鴿子」,並且非常生活化。小的時候,我常常看到許多人家的屋頂上有養鴿籠。每到傍晚就看到有人站在屋頂上頭,搖晃著用長長細竹竿綁著紅布的旗子,吆喝著鴿群飛行環繞來訓練它們的方向感。好奇怪呵,被放出去的鴿子,還是會飛回來!並且,不論遭受什麼樣的待遇,鴿子就是會飛回鴿籠,然後被關起來。小時候曾經目睹一隻輸掉比賽鴿子的腳被飼主折斷、被扔出去之後,它還是傻傻地飛回鴿籠;長大之後,也看過被男人耍得傷心欲死的女子,被甩之後,她還是楚楚可憐地巴著那個男人;兩者相似之處,令人欷噓不已。(當然,男女角色互換的情況也時有所聞...) 賽鴿界賭博的方式就是將各家的賽鴿運到遠地,再將它們放出,看看誰家的鴿子先飛返自家的養鴿籠。加起來,賭金當時算蠻大的。小時候常常在茶店仔聽到養鴿人家的對話,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用道地台語幹譙:『哄棒昏叫阿啦(被放鴿子了)!』 也就是說,他的鴿子沒有飛回來。據了解,除非客死異鄉或身陷網羅,鴿子還是會飛回它被關的鴿籠,只是時候未知。說真的,鴿子天生就能「歸巢」的本事,真的好神奇!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愛用「飛鴿傳書」的理由,因為它們有「心的方向」並且「心有所屬」。 基於以上的認知,被「放鴿子」應該是對方"客死異鄉"或"身陷網羅"才是。如此這般有心人的爽約,我覺得還可以接受啦!因為他們心有所屬。我最討厭的是那些「不當一回事」的爽約,他們的失信不值得稱為「放鴿子」,應該是「黃牛」才是。 等一下,為甚麼失信被稱為「黃牛」?我相信此「黃牛」非彼黃牛喔!黃牛只吃草、拉板車、任勞任怨、打不還腳、罵不還口,死了還可能被做成為牛肉乾,所以跟失信八竿子打不著。於是我去wiki了「黃牛」一下,得到以下的解釋: 黃牛是指在合法銷售途徑以外壟斷和銷售限量參與權與商品以圖利的中介人的俗稱。黄牛一词来源于20世纪的中国上海,是指票贩子们聯群搶購票時常有如黃牛群之騷動,故将他们稱为黃牛或黄牛黨。因黃牛行为連帶匿名炒賣圖利的行為严重影響到正當銷售途徑,故在很多地方皆屬違法。現在引申至所有能獲取之特殊方法(或典型的排隊,或囤積限量商品,或像「司法黃牛」般靠著特殊的社會地位或利益關係)有規模的壟斷圖利的商品(不一定是票,也可以是護照輪候號碼、表格、或有收藏價值之物品如簽名球衣、限量發行之紀念品等等)或服務,而社會上有殷切需求的民眾或願出高價接受就會有黃牛的出現 ... ... 由此可見,市場上的黃牛黨徒匿名炒賣,唯利是圖,決非重視信用之人。他們的信用完全取決於雙方的利害關係,所以,「因為你拿我沒輒」型的失信爽約就是「黃牛」,我覺得不應該跟「心有所屬」型的「放鴿子」混為一談才是。 最近我們台灣的代理商正全力地邀請學術界的客戶上網來免費體驗JoinNet,所以,負責引導體驗的小姐們有了親自接觸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使用者的機會。很遺憾的是,即使是學術界,還是有不算少數的老師及學生對業務以及服務人員的約定來失信或爽約!讓於約定時間專程到訪的業務人員,撲空!讓於約定時間上線帶領體驗的小姐,枯等!並且事後不聞不問,表現得跟沒事人一樣,真的會讓人覺得今不如昔,信用掃地。不過,看同事們還是以被「放鴿子」來自我解嘲,而不是將爽約之人冠上「黃牛」,我覺得他們還是蠻尊重學術人的。但是, 《論語•顏淵第十二》 子貢問「政」。 《論語•為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所以,為人師者啊,莘莘學子啊,小心「食言而肥」囉!自我警惕,自我警惕啊! (看到善良可愛的員工屢屢被放鴿子,心有不忍,故PO此文)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