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7 07:51:50瀏覽743|回應1|推薦0 | |
有人指出,我的標題下錯了,應該是「沉默的正義,囂張的暴力」才是。少數的暴力,囂張地壓迫多數的沉默正義,在台灣社會裡,處處可見。應當用不著我來寫才是。另外,在「沉默的正義」裡,至少人們的眼神會流露關注或情感,可是「冷漠的正義」,著實讓人心灰意冷。 上一篇文章主要是來描述二十幾年前我在滿座的中興號車上,所感受到的「冷漠的正義」。文中我只針對中年鮪魚肚兄坐到我位置上的把手、用屁股把我壓醒的舉動稱為「算得上是囂張的自私吧!」 他對我的暴力舉動,不是文章的重點。「囂張的暴力」已經是台灣島內的日常生活事實,用不著我來批評警政單位的執法素質,用不著我來批評多數沉默正義的姑息養奸。 來談談「囂張的自私」吧!我在上一篇文章裡提到,「囂張的自私」通常是由「冷漠的正義」給縱容出來的。如果你有遇到過以下的情景,你應該能知道我的意思: 許多人在排隊領取免費贈品,譬如說..嗯....免費的早餐盒吧!就算是規定得很清楚,一個家庭只能拿一盒,但就是會出現「機關算盡」的民眾與「執法不力」的辦事員之間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式的"鬥法"。這時候,如果前段的排隊民眾都是「冷漠的正義」的話,「囂張的自私」就會得逞,反正被犧牲的是後段的排隊民眾。 今年母親節,我又刻意出差到台灣,陪母親吃飯。我母親住不慣美國,所以自十年前移民美國創業之後,我常常藉由亞洲出差的機會,歇腳台中,探望母親,畢竟跟她相處的時間已經進入到數計時的階段了。喔!千萬別誤會,我母親身體很好,只是年齡即將超過一般婦女的平均壽命罷了。 對我們兄弟姐妹而言,母親節陪母親吃飯,跟除夕夜吃團圓飯一樣重要。目的是要讓母親看到子女間的相互逗趣。今年,我們去了以栽種海芋聞名的陽明山竹子湖吃中飯,然後晚餐再由母親下廚,在二姐家大夥喝點小酒、聊聊往事。 我的第二個故事就發生在進出竹子湖的小路上。 五月十日早上搭高鐵上台北,因為當天起得早,九點半左右就抵達板橋,再由二姐及二姐夫到車站接我們,開車前往竹子湖,然後與大姐及大姐夫在餐廳碰頭。那間餐廳目前很夯,菜色普通,但價格非常大眾化。我們十一點半就吃完,起身離坐時才發現,排隊的人群已經多到要等上個兩小時以上才有桌子ㄝ! 這還不打緊,我們居然無法開車離開竹子湖! 進出竹子湖的車子把小馬路給堵塞了,不知道誰該讓誰。因為當時要駛出竹子湖的車子只有幾輛,於是帶頭進入竹子湖的前幾輛車子有人走了出來,一一指示要出去的車子先後退、找路旁空位靠邊停,好讓他們能先開進來。因為要進入竹子湖的車子實在是太多了,要他們退後,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正義,不是只有用來對抗惡勢力,它也代表「做正確的事」。雖然,我不期待「社會正義」,可是,我絕對不會讓自己成為「冷漠的正義」裡的一員。我走下車,看了看狀況,發現三個問題: (1)有人路邊停車太囂張了,造成出入的一般瓶頸; (2)要進入竹子湖的車陣裡,正好有一輛車停在一根路燈突出之處,造成出入的嚴重瓶頸; (3)車子要先能出去,才能多出停車位。 並且,用餐可能得等上個兩小時以上的資訊必須要讓排隊進入竹子湖的車主知道。於是我就不理會那些人的指示,側身穿梭地走到叉路口,一一向停在叉路口的車主告之狀況,請他們考慮放棄進入竹子湖。有人沒反應,但有一輛立即駛離。我舉手擋住想要往前推進的車子,然後一一請路燈之後的車子退後,好讓停在路燈旁的車子能往後移,好製造出更多的空間讓出來的車子能一一駛離竹子湖。 總算輪到那輛車子了。我向車主示意請他搖下車窗, 「請你往後移好嗎?」我說。 「為什麼?」 「好讓車子出得來。因為這根路燈...」我說。 「之前就有一輛車過得了,為什麼我要移?」 「可能車身較小,或者車主技術較好。可以請以你往後移好嗎?」我說。 車主不耐煩地往後移動半個車身。 出來的車輛陸續駛離竹子湖。我等到我姐夫的車子之後,便上車離去... 「之前就有一輛車過得了,為什麼我要移?」那位車主的說話口氣讓我感到不舒服。他從照後鏡就應該看到我所正在做的事... 「我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停在這裡又不犯法?為什麼要我後退?為什麼要讓你們這些人高高興興地離去?就是故意要擋一下!」也許...這是他當時的心情。否則我想不出為何拒絕後退一個車身的理由。 雖然我已經習慣碰上「冷漠的正義」,但是,遇到「囂張的自私」,無論事情的大小--小至停車、排隊購物,大至遊行、政治算計,總是令我氣憤。
沒想到前一篇文章居然一天有上千位的讀者,有那麼多的回應!對我這個封閉的小部落格板主來說,宛若有了登上舞台的初體驗。 我關閉推薦是想鼓勵留言與回應,另外的一個原因我寫在《部落格行銷|實驗一|補充說明(三)》裡頭。只要不涉及人身攻擊與漫罵,我通常不會刪除留言或回應。緊管有些回應的自我主觀意識很強烈,我也是歡歡喜喜地將他們保留。但是,不回應,不代表認同。 當作者寫完並分享文章之後,文章的「解讀權」就完完全全屬於讀者,作者本身對文章的解釋沒有特別的權威。十個《哈姆雷特》的讀者,就有十個哈姆雷特的解讀。 謝謝你們的來訪。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