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部落格行銷 | 案例一 | 探討(17)
2008/09/26 15:15:21瀏覽552|回應0|推薦0

讓我們繼續來看老麥(hugh macleod)如何處理第七篇PO文裡「矇昧的加值」(Ignorance Premium)所引起的對話。這是他對English Cut所PO的第八篇文章。請記住,老麥的主要目的就是刺激市場有關English Cut的對話。

the ignorance premium (cont.) (posted on February 7, 2005)

* * * (中文翻譯)

「矇昧的加值」(Ignorance Premium)就是:當客戶知道得越少,廠商就可以索取更高的加值。

當我解釋「矇昧的加值」的時候,我用紳士西服來當例子:

想知道甚麼叫做"名牌西服的哄騙"嗎?那就是寧可多花美金300元買亞曼尼Armani,也不願省下美金600元跟中國城裡的老裁縫買西服。可是一但市場上出現了有關English Cut的對話之後,人們就會因為加入這個對話而知道得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聰明。

凱薩琳(譯註:Katherine就是上一篇PO文的第9篇回應者)在她的回應裡合理地問到:

“變得更聰明有用嗎?為了省下600美金我得花時間來找到中國城裡的老裁縫!時間成本怎麼說?”

如果時間成本是美金$500? $300? $50? $15? 或者是"幾乎免費"的時候,該怎麼說?更進一步的說,如果這些"幾乎免費"的資訊,本來只有English Cut的讀者知悉,不知怎麼地,擴散到上千、上萬、數十萬的人的時候,你認為像亞曼尼Armani這樣的公司會如何應變?

這樣的發展不只會影響紳士西服的市場而已,它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所面對的眾多市場已經開始越來越聰明,甚至聰明的速度遠超過我們的公司。所以公司只好開始伺候市場。

這樣一來,你有甚麼辦法?

* * *

顯然老麥已經將話題引導到核心問題,那就是:企業如何來面對「知道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聰明」的消費者。這跟Apple或Microsoft無關。而他用來支持這個論調的例子還是English Cut。這是處理爭議時常用的一個技巧,也就是把"圓的面積擴大,但圓心不動"。讓我來加以說明。

1.當你想要引起話題討論的時候,第一個要考慮的是"人":哪些人比較會加入討論,並且意見會相左?在部落格圈子(Blogsphere)只要丟出Apple vs Microsoft的話題,就會有四種人加入戰局:Apple, Mirosoft, Google, Open Source的支持者,所以我認為老麥才會明知故犯地在之前的PO文說:「想知道甚麼叫做"名牌科技的哄騙"嗎?那就是寧可花美金400元買iPod,也不願花美金250元買跟Microsoft掛鉤的產品。」 OK,討論的就來啦!並且看戲的也來了。

2.第二個要考慮的是"目的":你可以先丟一個敏感的話題來聚集群眾,但目的是甚麼?老麥的目的不是Apple,Microsoft,也不是Armani,而是讓English Cut成為討論的話題。可是他的讀者不會對手工西服有興趣,於是他把English Cut的小圓圈擴大到「矇昧的加值」,然後再將「矇昧的加值」擴大到「越來越聰明的市場」。每擴大一次,影響的群眾就越廣。所以老麥才會在這篇PO裡寫下:「這樣的發展不只會影響紳士西服的市場而已,它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也就是基於這個原因,我才會特別強調

【部落格行銷之發現六】成功的部落格行銷必須要能夠讓別人,尤其是讓「宣傳者」,能看到或是感受到「信念」。

因為,如果只是看到產品的話,很難將"圓的面積擴大"。必須是看到或是感受到「行銷者」的「信念」,「宣傳者」方能將對話的層次拉高並"擴大圓的面積"。

記得老麥怎樣教導馬先生Cluetrain的三大教條的嗎?

一、市場就是對話。

二、加入對話。

三、藉由改善對話來掌握對話。

老麥的的確確地不再談iPod,成功地藉由改善對話來掌握對話。這篇PO文所引起的回應就環繞在資訊透明對市場的影響,還蠻精彩的。但受限於篇幅,我就不翻譯了。從這裡,我倒是觀察到一個重點,那就是

【部落格行銷之發現11】部落格行銷較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行銷者」的內容加上「宣傳者」的對話與連結。

換句話說,「行銷者」負責內容開發,「宣傳者」負責市場對話。相互合作,各盡其職。但問題來了,除了靠機緣之外,這兩者如何對對碰、如何邂逅?

【部落格行銷之問題一】如何讓「行銷者」找到合適的「宣傳者」?「宣傳者」如何讓「行銷者」找到他(她)?

請記住,一開始「行銷者」和「宣傳者」之間不能存在任何實質的利益或利害關係,直到市場被打開為止。所以「宣傳者」最大的風險就是為人作嫁。我們可以看看麥先生與馬先生到後來是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合作關係。

以後有時間,我會對麥先生提出的問題--企業如何來面對「知道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聰明」的消費者--發表一些我的看法。畢竟這是部落格行銷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tmc&aid=224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