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博碩士都來搶郵局的工作!哎呀~
2008/07/29 04:17:37瀏覽1048|回應0|推薦3

博碩士都來搶郵局的工作!

只要註明終身雇用、月薪五萬以上,也許有一天連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都是博士!

考零分也可以上大學,也不就證實了博士太多了嗎?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博士,那裡有可能成立那麼多的大學!我個人認為百分之90以上的大學教授是培養不出真正的博士的,因為百分之90以上的大學教授的研究論文大多是屬於「沒事找事做」型、「歹戲拖棚」型,「東施效頻」型、或者是最常見的「一元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型的垃圾論文。在學術界「劣幣驅良幣」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學術商業化」的推波助瀾,過去所謂的「象牙塔」已經倒塌了。教育部所推動的「五年五百億」及「卓越計畫」只是用來控制台灣的教育界、凸顯教育部的權力傲慢的策略手段罷了,基本上解決不了台灣人力資源與國家競爭力脫節的問題。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標題是「星港大陸挖角 台灣腦力外流」,內容提到:

「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大陸市場龐大且薪資福利彈性極大,近年來以二.五至三倍以上的薪水挖角台灣的高級研究人才,加上香港與新加坡早就以高薪台灣搶人,台灣「腦力外流」情形越來越嚴重,只能以「恐怖」來形容。如果政府不及時採取積極措施,學術界許多優秀人才都將面臨被挖走的危機...」

說穿了,就是建議台灣政府以千萬薪資的挖角方式來加入所謂的國際人才召募比賽。這很可能會淪落為跟「凱子外交」或「軍備競賽」一樣的後果。這跟用錢來聘請當今的世界記錄保持者來代表台灣參加北京奧運有何不同?這些人是為自己留名,還是為台灣的百年大計著想;這些人是為自己的利益,還是為未來人類的福祉著想?唉,實在不想浪費時間來探討高等學術研究的問題,還是趕緊回到教學與就業的議題。

長話短說,經營大學不能光靠學費收入與政府補助,否則解決不了台灣人力資源與國家競爭力脫節的問題。學校必須有能力向校友募款、向企業或法人基金爭取研究經費,也就是說經營一所大學必須在學費收入、校友募款、產學合作、政府補助的四大財源開闢上有比例上的規劃與執行能力,否則會害了學生、害了社會。學校創辦初期的確有待政府補助,但跟創投資金審核創業家一樣,五年內是否可以達到損益平衡,也就是說,客戶願意繳款成為學生,畢業後的客戶願意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來肯定服務價值,而法人團體也願意支持有社會價值的研究、企業也願意贊助有市場價值的技術開發。至於那些沒有社會價值與市場價值的研究,就必須靠政府補助了,因為不能因為大家現在看不懂,就讓那些熱情的、不出世的未來人才沒有活路﹝這種人是希有動物,對於他們,憑藉熱情,一頭栽進我們看不出有任何未來價值的研究裡,真是另我感動,一般懂得利害關係的學者是無法走上這條路的。)

耶,不是說長話短說嗎?是的,重點來了,當一間學校能靠學費收入、校友募款、產學合作來經營時,教學與就業的問題就能解決一大半了,也就是說降低教育部對大學的直接財務影響力,並放寬私人、法人與企業對教育贊助的節稅規定;另外一小半就要靠學生自己的生涯規劃了,當學徒好呢?還是當大學生好呢?還是當研究生好呢?事實上,這不應該是多條平行線,當一個人的生涯規劃有所修改時,就要有管道讓人學習換跑道,這是每個國民的基本權力,也是政府教育單位與學校應有的執行力(而非規定與口號)。

千萬、千萬不要只有讓人民繳稅給政府,再由教育部撥款給學校,應該要讓人民有直接捐款給學校的自由,應該要讓人民有不認同政府教育政策的自由。針對教育而言,我認為教育部應退居為間接的監督單位:立即要求各校開使統計並公佈三年內畢業校友的就業(深造)率及平均薪資、立即開使統計並公佈三年內畢業校友對自己學校的評鑑。

下次再聊。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tmc&aid=208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