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06 00:53:03瀏覽503|回應0|推薦0 | |
【聯合報╱國際中心】油價居高不下,運輸成本大增,形成當前全球化的最大壁壘。企業把生產線撤回本國或鄰近市場地區以節省運費的「鄰近效應」(neighborhood effect)發酵,對全球化構成重大挑戰。國際油價最近雖稍微降溫,每桶仍高達125美元,與10年前曾低到每桶10美元,有如天壤。這10年間上海到美國的貨櫃運費也漲了近兩倍。...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世界市場公司5月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近來高漲的運費平均已相當於9%的關稅,形成全球化最大壁壘,而非關稅,足以抹殺30年來促進貿易自由化的所有努力。運費高漲,大又笨重的製品首當其衝。以鋼材為例,中國對美出口鋼材量一年內驟減兩成多,跌到10年最低點。本土食材開始流行,西半球的雞、魚等食物大老遠運到亞洲切割包裝再越洋運回的做法可能成為歷史,常見的進口食材變成奢侈品。源於日本、旨在徹底改善材料零件的運送與生產過剩的「及時生產系統」(Just-in-time,JIT)則會更普及。(部分摘要) 全球化只是企業降低成本的手段,不是以〝改善人類全體生活水準〞為目標的。但是,企業全球化的力量卻也加速了全球網路的架設速度,也為軟體開發、諮詢服務、數位內容、及美術設計等等與運輸成本無直接相關的產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企業經營模式及人才就業方式。因為我所關注的是新世代的就業問題,所以我们現在來看看高油價對這個問題的影響。 (1) 大企業會變成變海歸派?除非該企業的市場是以台灣為主。因為台灣目前的大企業是以外銷為主,再加上由大陸銷往台灣的運輸成本與大陸內陸的運輸成本差距不大,所以,目前在檯面上的大企業,尤其是屬於成熟型產業的,八成以上會將工作機會「外銷」到大陸。 (2) 中小企業會變成變海歸派?除非該企業的市場是以台灣為主。大型企業的外移勢必會帶動衛星企業(也就是供應商)的外移,除非該供應商的零件生產技術須要仰賴特殊的工匠技能,而該工匠打死也要愛台灣、不出走。 (3) 目前大部分的成熟型產業尚可能根留台灣的,應該是屬於高附加價值、以台灣內需市場為主、也不怕低價大陸貨的中小企業,所能創造出的就業機會不多,主要的工作機會可能來自於老員工的退休,通常是工匠型的人才需求,而非一般的高等教育畢業生。另一方面,這種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價格較高、市場區隔性大、利潤也較高、所以所能創造的工作機會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很穩定,如可稱之為〝郭靖型〞企業(請參考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 運費飆漲,企業變海歸派?講的是歐美跨國企業吧!不是台灣喔。
真的當不了〝郭靖〞?那就學學〝楊過型〞的創業(或設計)高手或〝韋小寶型〞的市場溝通(或行銷)高手吧!(請參考金庸小說「神雕俠侶」、「鹿鼎記」。) 嗯,下次再來聊創業與行銷。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