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玉山風雲錄
2013/09/27 21:12:41瀏覽430|回應0|推薦2

五月十四日,我們再度登上麟趾、鹿林二山,我說:這山上的山地部落,居民一定很幸福.

濠哥告訴我:玉山主峯上沒有部落.

其實在滿清時代,這裡是有部落的只不過在大分事件時,山上布農族部落遭日警強制遷移,以致這裡現在渺無人煙,只剩下在八通關古道一帶,尚遺留些許遺跡.

玉山,舊名八通關,自古即為布農族的聖山,神聖不可侵犯.但在歷史的記錄中,玉山這個名字早為臺灣府誌所記載,玉山主峰巍峨壯麗、氣宇非凡,四面皆是陡壁危崖,南北兩側是千仞峭壁,西側絕壑深溝,東側則是碎石陡坡。玉山聳立於天際,無論山容或山勢皆有帝王之尊.日本人曾訝於其勢,乃命名為新高山,與雪山、能高山號為臺灣三高.且與在著名的台灣百岳之中,玉山與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合稱「五岳」.而二次大戰偷襲珍珠港的「虎 虎 虎」作戰計劃,亦稱新高山作戰計劃,因日軍的作戰代號,即為「ニイタカヤマノボレ一二○八」(攀登新高山一二○八).

清同治年間,爆發牡丹社事件,沈葆禎意會到臺灣的重要性,向清廷奏請建省,為慈禧所拒,但批準沈氏建設臺灣之議.沈氏擬定三條橫貫東西的道路.總兵吳光亮即修築中路,自林圯埔通玉里的道路.因吳光亮親自駐紮八通關,因此,這條路即被稱為八通關道.但因蕃漢衝突不斷及地形限制,二十年後滿清撤軍,這條道路逐漸荒廢.

大正四年五月十七日,布農族首領拉荷阿雷、阿里曼西肯率眾起義,斬殺12名日警,史稱大分事件.事件爆發後,布農起義軍即沿著這條荒廢的山道,與日軍抗衡.為求一勞永逸,日軍一面封鎖古道,迫使義軍退入荖濃溪的塔馬荷社,另一方修築新路,以打擊抗日蕃的活動範圍.大正八年,日軍一面作戰,一面修築八通關越橫斷道路.以包圍塔馬荷社,此路於大正十年興建成功,全長一百二十五公里,昭和六年,阿里曼西肯率先歸順,但拉荷阿雷仍堅拒日軍招降,堅決抗戰.同年十二月,關山越嶺道路修建成功,塔馬荷曝露在日軍的砲火之下,在日軍的南北夾擊之下,拉荷阿雷終在昭和八年,放下武器,率八十餘族人與日軍和解.長達二十年的大分事件,終於落幕.

現在玉山的八通關古道,半為清治,半為日治,日治的道路尚有當年大分事件時警察派駐所的遺跡,及當年所遺留的清酒酒瓶.惜酒瓶大多為登山客破壞,殊為可惜.目前古道較明顯且可通行的部分,是從東埔一鄰開始,經陳有蘭溪右岸的父子斷崖、雲龍瀑布、樂樂、對關、一直到八通關草原為止.古道大部分路徑因淹沒在山野荒草間,辨識不易,除八通關草原留明顯的古道遺跡外,較完整且易接近的尚有父子斷崖對岸山腰上64階8尺寬石階,以及乙女瀑布與對觀之間溪谷上方所保有的一小段石階.民國七十六年,內政部正式將清代的八通關道列為阈家一級古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lin0727&aid=833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