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節婦情結已去,愚民心態未除
2017/11/12 02:13:15瀏覽470|回應0|推薦9

宋明理學發展到極至的狹隘禮教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現在都不合時宜了!但現在節婦情結已去,但愚民心態卻仍未消除。

程頤:「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節者以配身,是己失節也。」有人問程頤先生曰:「寡婦貧苦無依,能不能再嫁乎哉?」程頤則提出「絕對不能,有些人怕凍死餓死,才用饑寒作為藉口,要知道,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作為衡量賢媛淑女的標準。朱熹在〈與陳師中書〉也同意這樣的說法:「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為迂闊;然自知經識理之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主張婦女「從一而終」、壓抑「人慾」。(以上摘自維基百科)

漢族這個觀念的由來便是統治者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天子獨大、獨裁觀念下所提倡的忠貞觀,從國家到宗族到家族到家庭,實行層層控制的極端集體主義與殉節思想,並透過科舉制度箝制知識分子的思想,進而達成型塑貞節為社會法禮標準的目的。

人不可不忠、不孝、不貞,但不能陷入愚忠、愚孝、愚節的連環箝制圈套,以致罔顧人性與人命,更妨礙國家的開明、開放與現代化,而最終只是為了達成絕對獨裁的統治目的。但今日已2016年,尚有人說:中國人不適合民主、台灣的人權自由是一種禍害,不都是這樣的餘毒思想未清嗎?

PS:其實我對程頤沒啥偏見,我研究理學很久,在術數上也略有所得,程頤、邵雍等人,都算我們祖師爺。 不過時代不同,民初新儒家即對儒學的現代化提出很深的反思,我想擺脫舊包袱,走向新時代,也是現在儒家的新功課!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7663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