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9/10 09:13:41瀏覽989|回應1|推薦8 | |
中秋節前幾天就看到一些訊息說,農曆(以下同)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土地公聖誕,教大家如何拜拜,但因為土地公聖誕分明是二月初二,所以又有人說是「第二個生日」、「得道日」。關於這點可能有點錯誤,這可從「做牙」說起。
台灣習俗,商人初二、十六祭拜土地公(平常人家初一、十五),《台灣省通志》:「商家例於每月望朔之翌日,具饌祭祀土地神,曰作迓(或牙),又曰迓福,即迎接福運之意。」其中迓(牙)是迎接的意思,譬如台灣人是說迓媽祖、迓城隍,並非迎媽祖、迎城隍,迎反而是迓的近音近義誤用。所以,「做牙」是做迓福之祭,「吃牙」是吃迓祭後的供品,也就是「打牙祭」,在古時,這可是少有的吃到「腥臊」(此二字後演變成台語菜餚豐盛之意)。
因為元月是活動豐富的春節期間,所以民俗改以二月二日做頭牙,也就是現今的「春酒宴」,大肆慶祝,也將這天當成土地公誕辰。之後在十二月十六舉行尾牙,也大肆慶祝。至於年中,就是中秋,《諸羅縣志》記載:「二月二日,街衢社里斂錢演戲,賽當境土神;蓋倣古『春祈』之意」「中秋祀當境土神,與二月二日同;倣『秋報』也。」意思是說,土地公的頭牙和中秋祭是「仿效」春秋二祭而來。
至於現在流傳的中秋節是土地公「第二個生日」或「得道日」說法並太正確,因為人或神並沒有「第二個生日」(三太子李哪吒除外,祂削骨還父、割肉還母,後來燃燈道祖又賜給祂重生,民間以六月初六為祂的復活日);至於得道,土地公沒有修道也未列於天庭仙班,自然也沒有得道日(其實,土地公和城隍爺都是職稱,由賢靈任職,並非專指某人或某神)。所以如要說,就是「中秋謝土地」囉!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