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米勒.台北
----
趁著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 註1 )整修米勒廳的機會,台灣人有福了!
法國國寶級大師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最重要的代表作「拾穗」、「晚禱」、「牧羊女與羊群」等作品歷史上首度同時離開法國(註2),而且展出地點竟然是地球另一端的台灣。光憑這個理由,就值得一看,而且非看不可!
「拾穗」與「晚禱」,米勒所用的筆法雖未必稱得上細緻,但蘊含極大的能量。米勒將他的感動,如溫暖的陽光散放出來。
在米勒那遙遠的年代,正是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展開的時候。農民人口的比例正快速減少;反之,都市化與工業化的現象帶來更多的機會,但可憐的農人或是窮苦的人們依然必須不斷地辛勤工作與換取微薄的生活條件,幾乎無法休息。
回到我們的家園,不正也是發生這相關的議題?農業在上個世紀也發生革命性改變。我國也是從一個農業國家不斷地轉型至今日以工商及服務為主的國度。在這演進的過程中,因為生活物資的充裕,許多傳統的美德或是檢樸的價值也一點一滴地式微。過去如此,未來亦恐難以避免。
「盡可能地去關懷、盡可能地保留感動心中的價值」我如此告訴自己。我想,這是我看完米勒等大師作品後最直接的啟示。
賞畫,是與偉大的藝術家作心靈交流。在他們的作品裡,我們可以發現當時他們的感動與掛念,也可以感覺他們試圖保留的價值。親臨現場的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註1:在奧塞美術館的網頁,仍可依稀看見人們欣賞米勒作品「拾穗」的照片。參考網頁:
http://www.musee-orsay.fr/fr/collections/bienvenue.html
註2:相關新聞可以參考下列網址新聞:
http://www.musee-orsay.fr/en/events/exhibitions/extra-mural/exhibitions/article/the-works-of-millet-from-the-musee-dorsay-16957.html
新聞內容:
As the rooms where these works are displayed are undergoing renovation, the opportunity has arisen, for the first time, to organise an extra-mural exhibition of the Millet collection from the Musée d'Orsay.
200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