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習轉移理論〈Transfer of Learning〉
2012/04/21 23:45:44瀏覽2498|回應0|推薦1

學習轉移理論〈Transfer of Learning〉

學習轉移理論〈Transfer of Learning〉 Kevin寄給我的論文書摘(出處如下),我覺得還蠻清楚明瞭,值得有興趣「體驗教育」的讀者細讀。或者改個方式讀,試試不妨把學員改為你所帶領的員工、學生、被領導者的名字,或許有不同的想法。學習轉移理論〈Transfer of Learning〉體驗式教學真正的價值,乃是基於學員,在體驗式教學活動中所學習到的經驗、知識、技能或態度,能否有效的運用到未來工作或實際生活中。探索教育活動學習轉移理論主要有三種,可以用來解釋為何在探索教育活動中的經驗,可以轉移至日常的學習和成長,即特定性轉移、非特定性轉移〈Bruner, 1960〉和隱喻性轉移〈Gass, 1990〉。

  1. 特定性轉移〈specific transfer〉:當學員將學習到的經驗,應用到與其相類似的特定或相似的事物中,可以說是習慣的延伸和結合,心理學家推介此一特定現象為特定轉移。此種轉移多屬於具體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應用。如個人在探索活動之初,學習到如何以繩索套到木栓以確保安全,當學習運用繩索的過程,養成了確保安全的習慣,在攀登垂降的活動時,就能自然應用手部技巧,發揮功能。
  2. 非特定性轉移〈non-specific transfer〉:當學員並不是以知識和技巧為基礎,而是將原先的學習經驗普遍化為概念,以作為認知問題的基礎,是一種原則和態度的轉移,然後將之運用到另一新的學習環境。比如學員在信任倒的活動中,體驗到如何「接受」和「給予」的關係,相互支持,培養信任感。當學員面對生活中的環境時,就能將上述的學習經驗,實際運用在同儕團體或同事間,發展互動信任的關係,建立高效能的團體。
  3. 隱喻性轉移〈metaphoric transfer〉:當學員將某一情境中的學習體驗,普遍化至另一情境中,但在此時,被轉移的原則並非結構上相同或共通的,而是相似的〈similar〉、類比的〈analogous〉、或隱喻的〈metaphorical〉。例如在划雙人獨木舟時,學員學習到彼此動作要協調、有默契及目標一致的重要性,在此獨木舟活動的經驗並不會和實際的生活經驗完全一樣,而是相類似,因而將經驗轉移、運用到企業團體的分工合作。
另外,有些步驟可以增加在探索教育中的學習轉移,學者提出在探索教育中能夠運用以下的十種學習轉移技巧〈Gass,1990〉:
  • 在課程/活動實際實施之前,先規劃轉移的條件。如:參與者先確認、發展和建立願意改變的承諾,學員對自我的學習經驗設定目標,基於學員的能力而設計適當的探索經驗。
  • 在學習情境中建立和未來工作情境相似的環境,如此較有可能達到正向的轉移。
  • 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提供學員學習轉移的機會,因為此時是最好的學習時機,既強烈的支持和回饋。
  • 使學習的結果是自然發生的,而非刻意的。訓練員太多的介入,以及用外在動機的誘因,會降低其學習轉移的效果;自我內在的動機會讓學員更願意承擔責任。
  • 提供學員能內化〈internalize〉其學習經驗的方法。常用的是透過自我察覺和省思,並將之具體的口語表達出來,可增加轉移的效果,另外還有使用隱喻或是獨處的方法,來協助學員在未來將如何運用這些體驗。
  • 邀請過去有過成功經驗的學員參與探索教育活動,藉者良好的典範學習,看到他們如何成功地將學習轉移至日常生活中,讓參學員有所預想和期待。
  • 邀請對學員而言是有重要意義的人〈significant others〉,一起參與活動,能更增強學習效果的轉移。
  • 盡可能的讓學員負擔更多的責任,如此不僅可增進學員的動機,並且能激勵其在未來經驗中運用以前所學。
  • 發展有助學習轉移效果的技巧。常用的有進化經驗〈processing〉、分享討論〈debriefing〉、和帶領技巧〈facilitating〉等。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盡可能的分享、討論、回饋,而不只是在活動結束前才進行。
  • 提供學員能持續後續行動的經驗〈follow-up〉,幫助學習轉移。當學員開始將其學習經驗轉移時,後續跟催活動〈如持續性的溝通、對學習的決定、過程的選擇和回饋〉的出現,將增強其轉移的能力。
所以探索教育活動是經過有效的規劃與安排,可以將在活動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經由學習轉移理論運用到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上;加上體驗學習圈四階段的體驗;反省;普遍化;應用;可將活動情境中的體會;啟發;運用到真實生活的世界;充分發揮體驗學習的效用 到的經驗,經由學習轉移理論運用到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上。加上體驗學習圈四階段的體驗、反省、普遍化、應用,可將活動情境中的體會、啟發,運用到真實生活的世界,充分發揮體驗學習的效用。論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徐正芳 碩士論文體驗式教學訓練成效之因素探討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hbc&aid=636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