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山地賞月舞-中國
2022/03/15 13:19:20瀏覽1657|回應0|推薦0

山地賞月舞
(中國)

 

歌名:杵歌
作詞:待考
作曲:邵族傳統歌謠
演唱:演唱者眾
舞名:山地賞月舞
編舞:劉效坡老師,民國58
土風舞音樂:幼獅唱片CYC -0002
預備舞姿:團體舞,單圈,鄰伴牽手肩高(W舞姿)

這一首非常具有原住民色彩的舞蹈是由劉效坡老師編於民國58,在民國601月在救國團以同心協力的舞名推廣至全國.

一定有舞友會覺得納悶,這一首明明就是台灣山地舞,為什麼要列入中國?熟悉台灣土風舞史的大家應該記得,台灣早期的本土土風舞分類,本來就是分類在中國土風舞中國聯歡舞”.(請參閱下圖
中華民族舞蹈類型)



後來由張慶三老師與許多土風舞的先進們推廣土風舞不遺餘力,造成台灣土風舞的狂潮,到了大約民國66年達到了頂峰,當時人口1800萬的台灣大約有600萬人在跳土風舞,因此教育部(?)將在台灣的中國土風舞統稱為中國全民舞” (請參閱下圖中華民國台灣區中華民族舞蹈比賽實施要點)



因此,編於民國58年的山地賞月舞列入當時的中國土風舞是合情合理的(我們純粹是就舞論舞,有憑有據,請某些有政治傾向的舞友別帶有色的政治眼鏡來看我們純樸的土風舞,打無聊的筆仗嘿.)

接下來我們從本舞的歌曲開始談起
.本舞配曲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就是我們在小學學的杵歌”.杵歌傳自南投日月潭邵族的杵音”.既然是我們小時候就學到的東西,那應該很簡單吧?其實不然,經過進一步探討之後才發現到原住民文化是如此的寬廣與繽紛.老規矩,請大家搬好小板凳坐好,青蛙老師要開講嘍.


自從日本人佔領台灣之後,或許因為邵族的人數太少,因此日本人對邵族的定位一直是比較模糊的,有時劃分為平埔族的一個分支,有時又劃分為阿里山鄒族的一個部落,莫衷一是.我在讀小學的時候,那時候的原住民(那時還沒有"原住民"這個名詞,我們稱呼為"山地同胞",即使生活在高上也是我們的同胞.可是還是有部份沒品的台灣人很沒水準的跟著日本人叫山地同胞為番仔”,實在令人厭惡)分類還只有九族(這九族是:阿美族,泰雅族,雅美族,鄒族,排灣族,魯凱,布農族,卑南族與邵族.),邵族是其中人數最少的一族.有人則說九族裏面沒有邵族,是賽夏族,邵族是第十族,跟我小學時候背的剛好相反,可是國39年就已經有邵族的勞軍團了耶!詳見後文.

30年代邵族照片:









傳說中邵族祖先在追逐白鹿時,無意間來到了日月潭,發現周遭風光明媚且資源肥美,是個可讓子孫世代生存的地方,於是舉族搬遷於此.這個地方因此被叫做"水沙連".(青蛙老師註:沙連(發音:Soalian)為住在彰化山邊的原住民稱呼住在山裏面的原住民的稱呼,邵族人遷徙到日月潭這邊,因為有水,因此成這塊地為"水沙連".(另有一說,因為日月潭一帶原是水沙相連的淺水沼澤,故名水沙連.).由於水沙連這塊區域有山脈,丘陵,盆地,河川與日月潭,這個豐富的自然環境使得邵族人可以從事採集,狩獵,漁撈和農耕等多元化生活型態,讓邵族人發展出自己的語言,宗教,文化等獨特的文化特色.)

水沙連-諸羅縣誌


白鹿的傳說:
(以下故事引用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發展協會台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版權為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所有;部份圖片引用俄羅斯網站https://bkrs.info)

很久很久以前邵族祖先帕達木和十幾個族人出遠門,準備十五天的乾糧,用竹子筒裝粟米,還有生山芋及生蕃薯.在上山好幾天,都沒有收穫,於是帕達木和族人們就到了一個山洞裡休息,過夜後出來打獵,經過那麼多天而毫無收獲,總不好意思空手回到部落,讓等待他們豐收回來的家人失望,因此雖然知道糧食已所剩不多,但是繼續追捕獵物的企圖心越來越強烈.有一天,一隻獵犬吠得好厲害,在叢林繞來繞去,最後有幾個人看到獵物,驚奇的發現不是大山豬,也不是野兔,而是一隻從來沒有見過的白鹿.


這時,他們由失望轉為振奮,開始全力追捕「白鹿」,可是連續直追了好幾天,卻不見白鹿的蹤影,獵犬卻仍不停的追尋,帕達木和族人們,不甘心肥美的白鹿跑掉,於是拿起弓箭和配刀繼續追蹤,只要獵犬叫,他們就跟著跑,一直跑到今天的南投魚池鄉,終於又見到白鹿的影子,還看見白鹿突然跳進一片大湖中,就是今天的日月潭.



帕達木:


大家又餓又渴,只好跟著狗兒到水邊喝水,這時他們泡在水中的腳邊出現許多肥美的魚,因為他們一向住在山上,吃過山豬、兔子、鳥肉、蛇肉等等,卻沒有吃過魚肉,大家開始幫忙抓魚、烤魚,把吃不完的烤成魚乾,當「乾糧」,也解決了回程食物的問題.



帕達木和族人們回到家鄉後告訴族人,他們發現新天地的冒險故事,族人覺得很驚奇,日子一天天過去,冒險故事逐漸被遺忘,帕達木卻念念不忘那個美麗的地方,於是他決定帶著家人遷村,有近一百人跟隨帕達木,沿途找尋作了記號的樹木,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找到了.跟隨而來的族人們就推舉發現新天地的「帕達木」為邵族第一代頭目,於是帕達木在今天的日月潭拉魯島附近,一棵三十個人才抱得住的巨大「茄苳」樹下,召集族人向樹神發誓:從今而後,不論富貴貧困,永遠不會搬離此地,只要茄苳樹長出一片新葉,邵族人必增添一人,同時茄苳樹也成為邵族的聖樹.這就是邵族的白鹿傳說.



邵族在邵族語(Thaw)""的意思,現在說的伊達邵(Ita Thaw)意思是"我們是人".


邵族17世紀末就已經存在台灣了,歷經清朝統治,乃至於日據時代,到現在民國時代,這中間歷經種種變遷,人口數愈來愈少,現在只剩幾百人.(原民會資料只公佈到民國1027月資料,包括全台閩地區,邵族人只剩下733,而仍居住在日月潭地區的邵族人只剩300多人).邵族除了有自己獨立的語言邵語之外,在文化上跟其他族差異也頗大.(:有關水沙連最早的文獻是在清朝康熙23,也就是1684,首任諸羅知縣季麒光在"台灣雜記"中提到水沙連的名詞和地理位置,由此可知,水沙連早在1684年之前就已經有了這個地名.)

台灣雜記/台灣記略(作者分別為:清季麒光; 清林謙光)






在這裏青蛙老師簡單介紹兩個邵族傳統文化跟舞友們交流,一是祖靈籃;二就是跟我們這首舞有關的傳統歌舞文化.

祖靈籃:
祖靈信仰是邵族文化特色之一,邵族人把對祖靈的信仰實體化,將籐編成的籃子,裏面盛放祖先遺留下來的物品,包括衣服,飾品,珠寶...等等,稱為ulauwan,作為祖靈存在的象徵(是否就像漢民族的祖先牌位的意思?).祖靈籃的由來也是有一個故事.文獻中記載,當年祖先遷移到日月潭時,當時有一位頭目的妻子生下一對雙胞胎兄弟,臉的顏色剛好一黑一白.在邵族的傳統觀念中,生雙胞胎世不詳的預兆,於是就把黑臉的嬰兒丟入日月潭中淹死.第二天,雙胞胎的父親做夢夢見他那黑臉的小孩跑到他的夢裏來跟他說話,大意是:"今日我已死,此後族人每戶人家必須準備一只籃子,裏面要放祖先的衣物,做為祖靈的居處加以供奉,不得有誤,否則將遭致大禍.頭目醒來後,便將此夢告訴族人,大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此都非常的害怕便紛紛供奉起祖靈籃,做為祖靈的象徵.(也有台灣人用閩南語俗話"公媽籃"來稱呼祖靈籃.)

邵族祖靈籃:








歌舞文化:

邵族歌舞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是杵歌和杵音(打獵歌與迎賓歌),,別意外,其實我們現在聽的邵族的杵歌不是邵族傳統的東西,而是日據時代因應觀光需求而出現的產物!

在邵族人的傳統習俗裡只有"舂石音"(也就是我們所稱的杵音”),沒有"杵歌"."舂石音"是一種儀式,邵族人把它當作是過傳統邵族年之前的序幕,"杵歌"是後來在日據時代被發展出來的表演而已.

很早以前"舂石音"儀式舉行的日子是固定的,原先可能是以月的圓缺或者是以某種植物的長苞,開花或萌芽為度量基準.大約從清朝中葉開始,邵族人和漢族人有了密切的文化接觸之後才開始以農曆的月日為準.早在農曆七月初,邵族人舉行過狩獵祭典之後,男人們就必須陸續上山到獵場去打獵,一直到大約月底的時候才背負著滿載的烘乾獵肉,興高彩烈地回到部落裡來準備過年.

就在七月的最後一天晚上,部落裡的女人們齊集於頭目家展開"舂石音".族人們有一個浪漫的說法:婦女們是要以清脆響亮的杵音召回出獵晚歸的男人.早先這個晚上的舂石音完全是女人的事,男人們是不碰木杵的.現在則不再忌諱,男人女人們都混在一起,一邊高興地舂著石音,一邊笑鬧著,直到天色濛濛亮的時候各自回家,準備一早又要開始進行傳統邵族過年的各項祭儀.

所謂的杵音就是婦女用木杵在石板或石臼中舂米去穀殼石的聲音,又稱為舂石音.


舂石音的杵長短粗細不一,最長的可以達到一個半人的高度,短的大概只有一個人高.杵的形狀兩頭粗,中間細,枝數在七或八支均可,大夥兒圍著一個埋在土裡只露出平坦面的石頭,輪流舉起長杵用力舂擊,於是「叮叮噹噹」悠揚頓挫,充滿跳躍音符的"杵音"於焉產生.



邵族人舂石音的時候,旁邊通常還會有兩三個人拿著短竹筒敲擊地面,發出低沉的伴奏聲,配合長杵衝擊在石頭上的聲響,鏗鏘迴盪,疏落有致,是令人記憶深刻的音樂組合.

現在請舞友們來欣賞一段珍貴的邵族"杵音",我找到的是某一部Video clip的前面19秒錄到的剛好就是邵族杵音.(可惜沒有很完整.)



西元1931年日據時代,日月潭進行水力發電工程,居住在日月潭的邵族人被移居到卜吉庄,也就是光復後的德化社,現在的日月村.當觀光客到日月潭遊覽時,邵族人就是以舂石音表演給遊客們欣賞,遊客們也會打賞錢給表演人員.說來也心酸,邵族人歷經日據時代建電廠部落遷移,漢人移入的擠壓,社會的變遷與經濟的壓力,造成生計問題.後來在台電公司跟地方政府的輔導之下,將他們的歌舞表演給觀光客欣賞,也成為最早被觀光化的原住民.

日據時代的日本明信片:(大約為民國17,也就是西元1928)




以下引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活出歷史-台灣原住民觀點"講座中的部份資料,可見當時原住民生活之艱辛:

日據時代的台灣,日月潭是一個重要的觀光勝地,因應觀光的需要,杵音被運用來代表邵族和原住民的文化以招徠遊客,同時為了增加生動的程度,另外再加上歌唱的表演,其實杵音是杵音,歌唱是歌唱,邵人表演的方式是先舂石音然後再唱歌,也並不是兩者同時進行的. 所謂「杵歌」只是表演給觀光客看的一個節目罷了.如前面所介紹的, 在古老的邵族傳統裡"舂石音"並不外帶唱歌,它的祭儀意義卻常是被外人所疏忽.

"
觀光性的杵歌"一直到民國六十年左右都還繼續地在固定的歌舞場所中表演給旅客們欣賞,可惜的是政府在辦理日月村的市地重劃時,把表演性歌舞場和祭儀性的杵音場都給"重劃"掉了,這些年來邵族族人們連一年一度的"傳統舂石音"都得擠在一個重劃得支離破碎、侷促不堪的場子裡舉行,真是令人慨嘆,我們是如此對待珍貴的文化遺產!”

舞友們現在知道了齁,邵族"杵音"儀式跟後來吸引觀光性質的"杵歌"二者是不同的.

現在請舞友們欣賞另一部影片,不過上傳的人寫錯了,應該是邵族,不是鄒族:



下面這段表演比較完整,前面先唱歌,1:58秒起就是完整的邵族杵音.(奇怪,舞台上怎麼有一隻狗狗嘞! 牠不是表演的一員呀! !小黃到別的地方去玩,不要在舞台上擋鏡頭啦. )



台灣光復之後,當時比較出名的是毛家的女兒叫做毛阿金,不但人長得漂亮,歌也唱得好聽,舞也跳得漂亮,毛家這一團歌舞團的團長就是毛阿金的爸爸,叫做毛信孝.老蔣總統到日月潭,乘船到德化社視察時,就是由毛家的歌舞團在碼頭迎接,並以邵族傳統歌舞來歡迎老蔣總統.老蔣總統對邵族的傳統歌舞與舂石音時分的激賞.當時毛信孝就有了"毛王爺"這個暱稱.後來在民國39,老蔣總統安排毛王爺率領族人到上海,定海,舟山群島等地去勞軍,當時國共還在內戰,邵族人是冒著生命危險搭著軍機前往表演,也因此邵族人得到政府一些特別的待遇,也成為最早被觀光化的原住民.

「毛王爺」毛信孝頭目


毛王爺大女兒毛玉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我們所說的毛阿金,因為毛王爺的大女兒叫做毛阿金,二女兒叫做毛阿秀,三女兒叫做毛玉琴,或許是吧,待考):



後來毛阿金把邵族舞蹈改在室內舞台上表演,受到遊客們的喜愛.由於觀光舞蹈表演的收入不錯,又有平地人慫恿另外的石家也成立一個表演場,爭搶觀光客資源.

邵族的歌舞表演(示意圖,非當年石家或毛家的表演):


邵族的觀光舞蹈有一點像合作社性質,平常在家裏做事時都要穿好表演的服裝,因為觀光客甚麼時候到不知道,萬一準備來不及,耽誤了觀光客的時間,可能就表演不成啦.有時因為觀光客路程耽擱,半夜才到,大家也是要起來集合表演,這樣才慢慢的改善家計.在文史工作前輩陳奇錄老師與李亦園老師的"邵族調查報告"中有提到,為了維持演出秩序,這些表演團體都還訂有"歌舞公約".公約中規定誰穿甚麼服裝,要拿哪一支杵,甚麼時間上場表演等等規定,就好像一個共生的部落社會.前面說了,當年的路況不是很好,觀光客到的時間也都不一定,不管你在廚房做菜,或者吃飯等等之類的事情,一定都要把表演衣服穿著,隨時待命集合表演.

德化社山地舞員公約:


觀光舞蹈表演:杵歌



真正搭配杵音的"杵歌":
(
轉載自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數位資源交流中心)



中文歌詞:(終於有一首不用我翻譯的歌詞了.)
(
本歌詞出自民國58年許玉蘭的中國地方小調民謠精華第二集唱片中,當時的和的翻譯跟現在有一點不一樣齁)
1.
月亮啊!已經出來喲!
美麗的月亮爬上東邊的山坡,
我們趁此良宵,跳舞唱歌。

.
那路溫吐呀!拉呀嘿,伊呀嘿,
那路哇,溫吐伊呀!拉呀嘿伊呀!
噢伊那路哇吐伊那拉嘿呀。

2.
大家呀!快來快來喲!
皎潔的月亮已經照上了椰樹,
來呀大好夜色,唱歌跳舞。

.
那路溫吐呀!拉呀嘿,伊呀嘿,
那路哇,溫吐伊呀!拉呀嘿伊呀!
噢伊那路哇吐伊那拉嘿呀。

3.
月亮啊!已經出來喲!
美麗的月亮爬上東邊的山坡,
我們趁此良宵,跳舞唱歌。

.
那路溫吐呀!拉呀嘿,伊呀嘿,
那路哇,溫吐伊呀!拉呀嘿伊呀!
噢伊那路哇吐伊那拉嘿呀。

4.
大家呀!快來快來喲!
皎潔的月亮已經照上了椰樹,
來呀大好夜色,唱歌跳舞。

.
那路溫吐呀!拉呀嘿,伊呀嘿,
那路哇,溫吐伊呀!拉呀嘿伊呀!
噢伊那路哇吐伊那拉嘿呀。


民國58年許玉蘭演唱的版本:


(
我儘量找找看網路上有沒有我們跳舞的版本,要不然真的會有點頭暈.(尤其是聽到前奏一開始,我還真的會給他跳大板城的姑娘呢. )

老闆招待本舞2個中文原文舞序:



青蛙老師在此說明幾個注意重點:
1.
第一段的山地側進步是朝左邊,順時鐘(CW)方向,每一步都要起來.
2.
第三段踏併之後是踏跳步,不是踏盪步(踏盪步沒有的動作,而本舞有的動作.
3.
第四段最後拍轉的拍手動作落在第7,不是第8.
有關山地側進步,踏跳步,踏盪步等等基本舞步,我會找時間另外成立一個單元來說明,或者舞友們可以參考張慶三老師與陳芳枝老師合著的土風舞之路一書.

最後老闆招待本舞的教學與示範帶,在此我們特別感謝遠在美國加州Fremont舞友們的示範與老師的解說:














參考資料:
1.
中文版維基百科
2.
國家教育研究院舞蹈辭典
3.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4.
台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田哲益著,臺北武陵出版社出版
5.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活出歷史-台灣原住民觀點"講座
6.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
7.
中國土風舞暨創作舞全集
8.
中國土風舞教材第一集-劉坡專集
9.
邵族歌舞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洪淑玲碩士論文,民國9412.
10.
台灣學誌第四期:靜宜大學黃國超老師,民國10010.
11.
台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12.KKNEW
每日頭條
13.
日月潭觀光旅遊網:原民部落網頁
14.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網
15.陳德明老師繪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flin01&aid=17202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