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尺工-蔡翠釵老師編
2022/02/24 16:51:15瀏覽744|回應0|推薦0

上尺工
(蔡翠釵老師編)

 

歌名:Do Re Mi
作詞:Oscar Hammerstein II
作曲:Richard Charles Rodgers
演唱:Julie Andrews
舞名:上尺工(Do Re Mi)
編舞:蔡翠釵老師  
土風舞音樂:女王唱片Q.N.L.0943
預備舞姿:團體舞,單圈,牽手自然下垂(V舞姿)

上尺?什麼是上尺工?是拿著尺上屋頂工作的工人嗎?上尺工跟音樂的Do Re Mi又有什麼關係呢?剛聽到這個名字的舞友可能會丈二金剛不著頭腦,滿腦子問號,就讓青蛙老師幫各位解答吧.

青蛙老師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電影廣告叫做仙樂飄飄處處聞”,裡面有一位淘氣的家庭教師,帶著七位小朋友在山坡草地上盡情的玩樂唱歌.後來在台灣電影上映時,名字卻不一樣了,叫做真善美”.那時在電影院裡看到美麗的奧地利風光,著實被它深深的吸引,世界上竟然有這種如天上仙境的地方.既然是電影,那就一定有故事可以聽啦.老規矩,請各位舞友們搬小板凳來坐好,青蛙老師要來開講啦.


場景回到西元1930年的奧地利,充滿音樂氣息,連空氣中都充滿音符的薩爾斯堡.女主角瑪麗亞是阿爾卑斯山上一所修道院的實習修女.不同於其他修女,天真爛漫的她老是不遵守院裡的作息,偷偷跑到山頭外嬉戲,歌唱.



一天,大家禱告時,又發現瑪麗亞遲到了,原來她剛在外頭忘情歌唱,直到鐘聲響起才匆忙回來.受夠瑪麗亞的幾位修女來到院長辦公室,決定好好討論瑪麗亞的問題.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伴隨著辦公室外瑪麗亞闖禍的尖叫,漫長的討論後終於在院長的主持下得出結論.於是瑪麗亞被喚入院長辦公室內,和院長談論她的未來:慈悲的院長看出這兒終究不是她的居身之所,決定讓她下山,到一戶向修道院請求家庭教師許久的人家擔任孩子們的老師.



對未來充滿徬徨和不安感的瑪麗亞提著行李,一路憂心忡忡地趕到這戶人家;在她眼前的是棟包含美麗庭園的巨大豪廈,而房子的主人則是崔普家的核心人物——奧匈帝國海軍的蓋爾··崔普上校以及他與前妻生的七名子女,其中最大的麗莎16,最小的葛特兒才5.








由於沒有母親,身兼母職的上校以嚴格的軍事化方式教育孩子.






瑪麗亞來了後卻改變了整個家,她教這些孩子唱歌,帶他們嬉戲,並教這些孩子演布偶戲等才藝,因此博得孩子們的喜愛.但另一方面,這些事逐漸傳到忙碌的上校耳中,卻多少令他有些不快.







瑪麗亞在阿爾卑斯山的草皮上教孩子們唱”Do Re Mi”:


瑪麗亞教孩子們演布偶戲-孤獨的牧羊人,搭配的歌曲就是我們用來跳草原上的呼喚原曲:


其實上校雖然離家如此久,但不全是為了公務,他和維也納的愛莎女伯爵已經交往了一段時間,兩人的發展也快步入紅毯.而另外一方面,上校的大女兒卻愛上了納粹黨的小傳令兵勞夫,因此常背著上校溜出來私會.這一切,卻因瑪麗亞的影響力而逐漸改變.終於,上校帶著愛莎女伯爵回來了.



崔普上校要驗收瑪麗亞幾個月來的成果,以及證實些傳言.結果他差點被孩子們的惡行氣昏:爬樹,游泳,穿不要的窗簾做成的衣服以及瑪麗亞的頂撞之詞.結果兩人大吵一架,瑪麗亞被上校趕出了門.但就在她將離去時,孩子們唱起了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優美的歌聲感動了冷酷的上校,使他以優美的歌聲附合而唱.於是,瑪麗亞留下來了,並帶領孩子一同準備崔普宅邸將在下星期舉辦的舞會.



崔普上校教孩子們演唱小白花”.(小白花舞蹈簡介請舞友們另外參閱青蛙的窩舞蹈簡介.)


舞會中間,崔普上校跟瑪麗亞跑到庭園中為小孩子們示範蘭德勒的跳法,進而迸出愛的火花.各位舞友們看到以下的照片舞姿是否有點眼熟?(是的,就是我們跳的真善美原舞.”真善美的簡介請另外參閱青蛙的窩中的舞蹈簡介.)

















舞會的過程十分成功,瑪麗亞與上校間的關係也迅速升溫.孩子的表演贏得來賓的喝采,但舞會一結束瑪麗亞卻迫不及待的跑回修道院.回到院裡的瑪麗亞像變了人似,整天不發一語卻只顧著禱告.直到有一天,她終於告訴瑪格麗特修女想早日成為正式修女的心願:因為她發現她已不知不覺愛上崔普上校了.為了躲避這一切,她決心成為一位虔誠的修女.



但在院長循循善誘下,瑪麗亞終於理解自己的夢想不該躲避,而應坦然面對.於是瑪麗亞又回到了崔普家.這時,少了瑪麗亞的崔普家卻陷入愁雲慘澹中,不但孩子們想念瑪麗亞,上校的心也迷上著她.瑪麗亞回來後,不但孩子們高興起來了,同上校居住的愛莎女伯爵也發現自己挽不住情人的心,自己退出這有點曖昧的三角關係.不久,上校向瑪麗亞求婚,而她也坦然接受了這段如夢似幻的愛情.步入禮堂後,瑪麗亞與崔普一家人共度歡樂的家庭時光.





在此同時,納粹德國的魔掌也逐漸深向這家人.德奧合併後,開始吸收奧國軍人加入納粹德國陣營,忠勇愛國的崔普上校自然也是納粹亟欲招募的人才.無奈崔普上校堅決不肯點頭,納粹只好用盡各種手法,包含威脅利誘,強拉上校入營.於是上校和瑪麗亞開始計畫秘密流亡瑞士的潛逃計畫……

音樂節會場上,大家的表現都很精采,崔普家庭優美的歌唱廣受大家歡迎.在觀眾的掌聲中,崔普全家緩緩消失在舞台上……經過一番競爭之後,比賽結果揭曉:崔普家順利拿下冠軍,但領獎時卻遲遲不見他們出現:原來,在上校的朋友麥斯精心安排之下,瑪麗亞和上校帶著七個孩子已在逃離的路途中.他們在修女的掩護下,躲過了德國人的搜索,最後在修女們的祝福中,全家徒步越過阿爾卑斯山,朝自由的山頭緩緩行進,邁向自由的天地.
(
幕下)

老闆招待本電影的本事”(常看青蛙的窩舞蹈簡介的舞友們應該知道什麼是本事,還不知道的新朋友,請往前爬文,應該很容易找到解答)



電影跟風景,還有音樂都很美對不對?說到這裡,各位舞友們心中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答案,就是本舞舞名上尺工”Do Re Mi”到底有什麼關係?這就要講到音律啦.我們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發展出來中國五聲音階,也就是宮,,(ㄐㄩㄝˊ),(ㄓˇ).在漢朝司馬遷的史記「律書第三」中有記載:”……九九八十一以為宮.三分去一,五十四以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為角.”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先取一根長度為81單位的竹管用來定為,用三分損益法便可以依序求得,”,”,”音的長度分別為54724864.那還是沒有講到上尺工?!別急,讓青蛙老師再往下說.

或許有些音樂素養很強的舞友,或者東洋音樂史熟悉的舞友,或者超過80歲以上,在日據時代上過日本音樂課的資深舞友會回答說,這有什麼難的,這就是日本的”Do Re Mi”的漢字寫法嘛,連這個也要賣關子.呵呵,其實這只說對了一點點,日本的”Do Re Mi”的確是寫成上尺工沒錯,但是這也是從我們中國文化傳過去的,並不是日本本土發展出來的.上一段講到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寫到中國五聲音階的訂定法,到了唐朝,音律發展更為完備,這時使用的音律叫做工尺譜”.工尺譜並不是絕對音名,而是一種可移調”(movable-do)的記譜法,和西方音樂的唱名(Solfège:do,re,mi,fa,so,la,si)類似.下面附上工尺譜與唱名的對照表,以及簡譜和日文的對照表,這樣一來舞友們就一目了然啦.



真善美Do Re Mi原文歌詞:
Do, a deer, a female deer
Re, a drop of golden sun
Mi, a name I call myself
Fa, a long, long way to run
So,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 a note to follow So
Ti,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 oh, oh

歌詞中譯:
Do(諧音母鹿doe),一隻鹿,一隻母鹿
Re(
諧音光線ray),一道早晨的陽光
Mi(
諧音我me),是稱呼我自己
Fa(
諧音遙遠的far),要跑好長的路
So(
諧音縫sew),一根針編織著毛線
La,
So後的音
Ti(
諧音茶tea),一種配果醬麵包的飲料
我們又重新回到Do

美國電影音樂作曲名家Roy Webb曾經對這一首歌曲做了以下的評語:
“Do Re Mi
整首曲子的主旋律不超出八度音,可是它所帶出的感動卻超越時空跨越時代.真的是天才~只有天才才能還原音樂本來的面目,以音樂本身來感動人.原來,當我在許多作品中尋尋覓覓所謂的經典或所謂的不朽,真正的經典,早就在我身邊,從來不曾遠離”.

在此我們先來欣賞電影本歌曲的完整段落:



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國語版的兒歌,看能不能勾起大家小時候的回憶:


接下來我們介紹本舞,本舞是由蔡翠釵老師編於民國56,並發表於同年10.藉由全體往右,往左,向圓心,向圓外的移動,以及搭肩搖擺,拍手轉圈等簡單的動作,將本舞以及本歌曲帶到最高氣氛,完全掌握到電影情節中熱鬧的音符與快樂的孩子們童稚的歡樂.

老闆招待中文原文舞序:


最後老闆招待,由蔡翠釵老師在台灣土風舞一甲子聯歡親自示範的本舞,在此特別感謝台灣土風舞一甲子論壇提供珍貴的影帶與舞友們分享,謝謝!










參考資料:
1.
中文版維基百科
2.
英文版維基百科
3.
土風舞全集:陳驥老師編著
4.
隨意窩清樂芬坊部落格
5.
台灣土風舞一甲子論壇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flin01&aid=17180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