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2 18:42:27瀏覽4676|回應0|推薦3 | |
我認為所有的『神識』說都有破綻,只有佛教的神識說我找不出破綻,所以我用佛教的說法,非我有特殊能力,諒先告知。 就道教理論:萬物包含人都是『氣』的合成,氣本身就具有靈性,所以萬物皆有靈,這就是氾神論。以人而言,人有靈識,人的個個器官、細胞也有各自的靈識(見『周易參同契』),所以後來的一些道教神學者以最小的氣粒子的靈性稱為「靈子」。如無特殊加持,人死後的主靈脫離身體後,能量變小,其餘的組成散去,又各復去組合成其它靈體。 就道教的某一說法是,人死之後為鬼,鬼死之後為魙(一說魅),魙死後叫什麼我忘了, 這個說法的破綻是,與因果論是不契合的,因果論跟大自然法則一樣,最終必須是平衡的,也必須是零合的,有多少業障,就必須有多少補償,不會憑空消失。但如果一個作惡多端的人靈魂死了三次,最後魂飛魄散,這不就變成『呆帳』了? 佛教的說法當然派別也有不一,我綜合較完整的說法如下,但請容許我先打個比喻。人的『想法』無法不透過物質與物理來表現, 所以人把想法寫在程式(軟體)上,軟體輸入硬體便能使硬體執行人的想法。 這裡的『想法』是『神識』、軟體是靈魂(佛教稱為『中陰身』)、硬體指的是身體。很多宗教都認為靈魂是最後的主體,是神識,並且可以獲得永生,但佛教認為最終的主體是『識』,靈魂只是輪迴過程中『識』借用的一個載體,以現代科學語言來講,它也只是一團質能而已。 那『識』是甚麼?這可要說上好幾天,就形下角度粗略的說(先不考慮形上學),那是有感覺、有感受、有感情、有意志的,有『識』,這個靈體才有冷熱痛癢的感覺,有喜好厭惡的感受,有愛恨的感情,最重要是有自由意志(自己決定要作什麼)。 如果沒有『識』,生命(請注意,生命只是一種生化生滅現象,單細胞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那它表現出對光的趨向,對水的探求,只是一種物理性,而非自由意識的表現。而對沒有『識』的動物,如海星、蛤蜊而言,牠的動作讓你覺得他好似有靈性,其實也只是神經叢的反射動作而已。 在佛教的觀念裡,形而下的神識是不滅的(稱為『阿賴耶識』),它紀錄著累生累世的資料,無一遁形,好像一顆小小的晶片,卻無一遺漏的紀錄著記憶與因果。但『神識不滅』並非佛教的最高價值,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洗淨這些記憶、情緒、意念,讓每個的『識』都完全乾乾淨淨的,從此你的識、我的識、大家的識就不分你我了,都是一個共同的識。 而當識完全乾乾淨淨的,就沒有分別心,沒有過去現在的時間觀,沒有這裡那裡的空間觀,沒有「有或沒有」的存在觀,那時還有什麼永恆不永恆呢?永恆或不滅,只是人在未徹悟前的形下觀,諸法空相乃為究竟!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