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14 22:42:59瀏覽1996|回應1|推薦16 | |
在戶外遇見野生動物,會讓你驚喜或是驚嚇?一般人會把沒有攻擊性的小動物視為可愛,把兇猛有毒、長相不討喜的視為驚嚇。我就有些不同,野生動物對我來說都具有吸引力,我會仔細觀察,只要沒有立即性的危險,我會儘量近距離好好欣賞生物的多樣性,不管4隻腳的、2隻腳的、沒有腳的都一樣。 也因此,當我在路邊或山上撿拾落難動物回家,內人總會說,「趕快放了牠吧!不要像上次那隻一樣...」。我說,「怎麼?又怕是臨終關懷嗎?」 內人會這麼說是有原因的。打從搬到鄉下,後院是綠色叢林,有一次一隻不知打哪來的幼鷹,居然出現在後院對著狂吠的狗鼓動翅膀作勢啄狗,我一開始不相信我的眼睛,難道是眼花嗎?怎麼後院有恐龍?那隻兇猛的幼鷹會像鵝一樣追人,那次我一路退得一身冷汗,原來老鷹被稱為猛禽是有道理的。那隻凶狠的幼鷹,羽翼已齊,不知什麼原因降臨到後院。為了讓牠飛走,我拿長竹竿把鷹舉高,但牠沒有要飛的樣子,只是到地上用走的。一陣大雨把鷹淋濕了,冬天的晚上又特別寒冷,我請母親切了生雞肉放在幼鷹旁邊,幼鷹一點都沒有想吃的慾望。濕冷的當晚,幼鷹不支倒下,我趕忙用布包住幼鷹帶進屋內,用吹風機把羽毛吹乾,失溫的幼鷹虛弱的躺著,盡管鷹眼仍然炯炯有神,但仍沒撐過當晚,走了。我撫摸著老鷹的羽毛,看著鳥中之王落難,心中不勝唏噓。 另一次看到一隻鴿子被汽車撞著,掉到路中央,我停下摩托車,把痛苦掙扎的鴿子撿回家,希望能夠治癒,不過鳥籠還沒準備好,鴿子已經斷氣。 這種我稱為救治動物的熱血行動,一次又一次變成「臨終關懷」,醫生沒當成,倒成了禮儀師。這也是內人不希望我把受傷動物帶回家的原因。 碰巧下午在水溝旁發現一隻小麻雀,在草堆裡跳呀跳,我停下摩托車觀看,發現是隻還不會飛的幼鳥,走進一瞧,不得了,小鳥身上佈滿一群螞蟻,眼看麻雀快要變成祭品。我趕忙撈起麻雀,將螞蟻通通揮掉,小麻雀不知是眼睛受傷還是尚未開目(小鳥孵出來後需待一段時間才會睜開眼睛),雙眼都沒有睜開。翅膀尾端有些折斷,羽翼有膠纏繞的痕跡,以我的經驗判斷,這殘膠應該不是人為的,而是蜘蛛網,可能小麻雀逃過了大蜘蛛佈下的天羅地網,落地後又被螞蟻攻擊,接著被人類擒拿,真慘!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跟蜘蛛螞蟻不同,麻雀不是我的菜,所以安全啦! 民生問題來了,小麻雀眼睛都沒睜開,怎麼自己吃呀!這有點傷腦筋,還好麻雀不怕生,可以任人捧在手心,握在手裡,只是餵食米粒時,鳥兒嘴巴不張開,女兒拿來飯粒,鳥兒還是倔強的緊閉嘴巴。用吸管餵水,還好嘴巴會稍微動一動,揚起頭嚥下去,稍稍化解我和女兒的焦慮。天色已晚,我說讓小鳥休息吧!小鳥在鳥巢裡把頭迴轉近180度,埋在自己的翅膀裡,安穩地睡覺。半夜起來偷看小鳥狀況,看來睡得很熟,經過白天的考驗折騰,可能筋疲力盡。 我把鳥籠備妥米粒和水,希望小鳥經過一晚養精蓄銳能夠回復元氣,開始進食。結果第二天鳥兒還是不肯吃東西,盡管我到後院抓了幾隻蟲和挖了蚯蚓,都引不起牠的食慾。我開始擔心了,因為兩天不吃東西的後果是體力逐漸喪失,而且也開始看得出來鳥兒的活力下降。當天晚上下了場暴雨,「如果小鳥還在戶外沒有被鳥媽媽找到,可能也被大水沖走了...」 內人如此安慰我。我告訴內人,「我預計明天一早想辦法把鳥嘴張開,強迫灌食,再不吃東西小鳥就會餓死。」 隔天一早,鳥兒果然更虛弱,我想扳開鳥喙,鳥兒卻頑強抵抗,如果再用力,恐怕只會傷了鳥兒。我內心彷彿瞭解了鳥兒的心意,也尊重牠的決定。到了下午,鳥兒已經倒臥,說了再見。 我很掙扎是否下次遇到類似情形,該把動物救回來,還是當作視而不見。期間也曾經在野外救起一隻腳上戴有腳環的賽鴿,幸運的是,鴿子願意吃米粒,過了幾天,鴿子走出開了門的鳥籠,振翅飛上屋頂,我雀躍的跟上前去,仰頭跟鴿子對望,心裡替牠恢復了本能高興。「去吧!到你要去的地方。」我心中暗自興奮說著。鴿子從屋簷一躍,拍拍翅膀飛上天際,我看著鴿子愈飛愈遠,滿足極了。 其實,我對帶回來的動物生命終結在眼前很自責,後來一位較了解野生動物的朋友說的話讓我比較釋懷。他說,「野生動物原本就會避開人類,當牠出現在人類可以接近或捕捉的範圍時,很明顯,牠應該已經受了傷或生病,就算碰到好心人想帶回救治,野性讓牠們不接受人類提供的食物和服務,因此治癒的機率很低。」 那以後碰到受傷的野生動物,是要當個過客呢?還是要當牠生命中的貴人?我的選擇是能救則救,盡力而為,你呢? |
|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